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台演出──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答《中国市场经济报》记者问记者:于老,您是我国最早提倡市场经济的理论家之一,您对经济理论家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乃至我国的改革开放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何评价?于光远:首先要恭维一下经济学家,也是自我恭维啦。自从十四大确立我...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风云的剧烈变幻,使社会主义公有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我国经济改革的现状也迫切要求深化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因此,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要不要深化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这些关系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成为人们所瞩目、关心的热点。为此,笔者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坚决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3.
史建霞:于老,今年是北平《解放》报创刊60周年,这段历史是值得追念的。但是,目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不多了。您是当时报社5位领导之一,以您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讲该报的战斗历程吧。于光远:首先谈一下北平解放报  相似文献   

4.
于荣丹  曾文泉 《奋斗》2002,(7):30-30
坚持和加强公有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中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控制力。如果不解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在理论上就无力抵制私有化思潮,在实践中势必出现私有化。这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办法坚持,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就会被弱化。如果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过程中不能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就难于巩固。  相似文献   

5.
(一)何为“两种公有制”模式?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两种公有制”模式,是指在现实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并被人们公认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固定公式.这种模式可简单概括为这样几点:(1)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只能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二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6.
十五大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创新□李连仲党的十五大报告鲜明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将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所有制问题理论界和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提法应是社会所有。马克思恩格斯曾严格区分公有和社会所有,从来没有讲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公有制。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之所以走入误区,是因为我们在翻译马思著作时翻译错了,把社会所有制误译成了公有制。我认为,上述说法立论的根据是不充分的,它片面地夸大了公有制与社会所有制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同一性。(-)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未来社会(社会主义一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时,既不是只称公有制,也不是只称社会所有制,而…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简称为“公有制”是否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原意?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对此,理论界目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李光远同志的文章进行了大量的、细致的考证,谈了自己的认识,本刊特予以发表。希望通过讨论,能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这在前一讲中已经概括地讲过了。在这一讲中,想比较具体地说明一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怎样产生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各自的内部关系和发展趋势。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是怎样产生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不可能在资本主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高放教授,您一直从本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科研和教学,不久前云南出版社出版了您著的近60万字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一书,因此,我们想请您谈谈近些年对社会主义问题的研究心得。高放教授(以下简称“高”):首先应当指出的是,社会主义现在是一个热门话题,从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到现在,社会主义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近些年人们讨论社会主义问题时,对话和交流的基调却先后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最初,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之后,国际上,特别是西方曾大肆喧嚣了好…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杨小冬长期以来,由于困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和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我们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形成了一些传统的固定观念,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公式:其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公有制=国有制;其二,社会...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经济就运行机制而言是一种市场经济,然而,这是所有制基础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因此,当根据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建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和组织形式时,就必须重新理清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关系,相应地进行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和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和囿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个别结论,我们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形成了一些传统的固定观念,概而言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公式:其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公有制=国有制;其二,社会主义经济机制=计划经济=国营经济;其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同时同步富裕。这些传统的固定观念,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形成了种种弊端,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海英  涂金坤 《唯实》2007,3(1):55-59
旧的公有制转变成社会主义新的公有制的形式是怎样的?既然公有制为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什么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中没有公有制的规定?包含有“一国两制”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将来怎样向共产主义过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决定正确解答了这三个疑惑。这一决定不仅蕴涵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深邃的思想,而且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的理论,并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新论荟萃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王珏同志在《党校论坛》1993年第11期上撰写题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和特征》一文。文中说,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应该是马克思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他说,公有制问题,是当前一个根本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根本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谈到过将来社会的所有制形式问题。他曾经说,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在剥夺劳动者,摧垮“靠自己的劳动挣得的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资本主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中国改革报》记者周正贤就民营经济可以使公有制与私有制互为实现形式这一问题,采访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单东教授,本刊特予摘发,以飨读者。记者:您作为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对“民营经济”这一领域的研究颇有造诣。您明确提出了“民营经济可以使公有制与私有制互为实现形式”。我们对这一观点很感兴趣,想通过采访将您的观点介绍给广大读者。单东;那是我在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后应邀讲学中提出来的。记者:是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z一切反映…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 ,实现了所有制理论的全面创新。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的论断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报刊文摘     
邓小平同志逝世后的第三天,即2月22日,郑惠同志和我(作者:韩钢)一道去著名学者于光远同志家约稿.谈话间,于老偶然说起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稿起草的一些情况,还说他保存有小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公有制经济改革一直是构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面。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全面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全新思路,是我国改革开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但在对“公有制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理解上,理论界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卫兴华教授,卫教授就“公有制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公有制经济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将本刊记者采写的访谈录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党建》1994,(6)
对“公有制为主体”的几点认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答本刊记者问面对国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以及部分国有企业经济亏损的问题,一些群众对“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产生了困惑。本刊记者带着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采访了国家经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