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冬季水温(10±1)℃下测定了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对鲤鱼的肝微粒体蛋白含量、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以及酶系活性的影响。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鲤鱼肝微粒体,Bradford法测肝微粒体蛋白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YP450酶系的活性。结果显示,SD、SM2、SMM处理组的CYP450含量、AND活性、AH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SD、SM2、SMM处理组会使肝微粒体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磺胺类药物对AND、AH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CYPb5含量和ERND活性没有影响。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磺胺类药物对探针药物在肝微粒体中代谢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将 12头白猪随机分成 2组 ,每组 6只 ,分别肌肉注射A、B长效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SMM )注射液 (0 .4mL/kg) ,并于给药后第 0 .2 5、0 .5 0、0 .75、1.0 0、2 .0 0、3.0 0、5 .0 0、9.0 0、12 .0 0、2 4 .0 0、36 .0 0、4 8.0 0、6 0 .0 0、72 .0 0、96 .0 0、10 8.0 0h ,自前腔静脉采血 5mL。用HPLC分析各血浆样品中的药物浓度 ,用MCPKP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A和B长效SMM注射液的Cmax分别为 2 2 .30 μg/mL± 2 .0 9μg/mL、15 .96 μg/mL± 2 .36 μg/mL ;AUC分别为 5 33.5 8μg/(mL·h) ± 30 .76 μg/(mL·h)和 199.91μg/(mL·h)± 11.31μg/(mL·h) ;t1/2 β 分别为 2 0 .2 0h±5 .31h和 9.81h± 1.0 3h。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在猪粪便中首次检测到猪嵴病毒(PKV)以来,该病毒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报道,并可能与仔猪的腹泻有关.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以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RPA-LFD)的技术来检测PKV的快速、可视化的诊断方法,并对此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了评价.结果 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可以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抗伊氏锥虫表膜抗原的单克隆抗体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健康、人工接虫及先用伊氏锥虫弱毒株免疫后用强毒株攻击马(骡)血清的循环抗原(CAg)进行了追踪检测,同时用常规ELISA法检测了相应的循环抗体(CAb),结果为:CAg与CAb不全呈平行关系;部分免疫马(骡)首次攻虫前CAg即可呈现阳性,CAb为阴性;免疫马(骡)攻虫后大多经1~3个CAg高峰而后健活,CAg逐渐转阴,CAb则上升较慢,上升后则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人工接虫马(骡)接虫后经1~2个CAg高峰而死,濒死前4/5动物CAg呈现阳性,而CAb在濒死前只有1/5呈现阳性;人工接虫马(骡)的CAg水平高于免疫马(骡),二次攻虫后的CAg水平高于首次。  相似文献   

5.
亚洲开发银行作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性多边金融机构,对消除亚太地区贫困,推动发展中成员的繁荣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框架下继续借助亚行的支持,加速广西发展,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提纯衣原体的外膜抗原组份作了分 析。结果表明,牛羊猪流产衣原体外膜抗原在结构组成上相似,但其组成成分及分子量具有微小差异。牛流产衣原体外膜抗原由86KD、80KD、60KD、42KD、37KD、34KD和14KD多肽组成,羊流产衣原体外膜抗原由86KD、80KD、60KD、40KD、37KD、34KD、30KD、21KD和14KD多肽组成,而猪流产衣原体外膜抗原分子量分别为86KD、80KD、60KD、42KD、37KD、34KD、30KD、21KD和14KD。在所有的衣原体中,都含有一种主要抗原——外膜主蛋白(MOMP)。它的电泳区带最大,其分子量为40~42KD,这与以前许多试验的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7.
应用3′RACE法降落式扩增并克隆了猪水泡病病毒(SVDV)HK/70株基因组3′端的真实序列。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长4 200 nt,包括非结构蛋白编码区(P2和P3)、3′端非编码区和poly(A)尾,其中3′NTR位于终止密码子TAA之后,长99 nt,poly(A)至少含有74个腺嘌呤碱基。经与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较,结果显示,HK/70株与J1′73、H/3′76和AUG/22/90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为99.0%(仅第65位碱基不同),而与NET/1/92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较低,为83.3%,与人柯萨奇病毒B5 UK/54株(UK/54-CB5)的同源性为75.7%。同时对3′NTR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参考毒株和CB5毒株的二级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协同变异性,有共同的祖先,显示出3′NTR存在支持其功能所必需的一些结构域。  相似文献   

8.
对3~4月龄比格犬经肌肉注射方式接种犬瘟热病毒(CDV)SD(14)7株1 mL(病毒含量为106.0 TCID50/mL),并进行体温、淋巴细胞数、眼鼻直肠排毒和组织病毒含量及分布等指标检测,评价变异株SD(14)7对比格犬的致病水平。结果显示,CDV感染后第2天比格犬出现CDV感染的典型特征,如眼和鼻分泌物增多,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然而动物的体温变化无明显的“双相热”特征。CDV定量检测结果显示,比格犬攻毒后第10天开始通过眼鼻和直肠向外界排毒,CDV在脾中含量最高。病理剖检可见脾有坏死、肺炎症出血等,病理组织HE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脾有严重的充血,淋巴细胞中有CDV抗原,证实该毒株主要感染淋巴组织和器官。此外,比格犬大脑部分神经细胞严重肿胀,在脑中可检测到CDV,表明SD(14)7株具有一定的神经嗜性。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鉴定犬瘟热病毒感染比格犬的毒力因子和免疫原性以及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中华鳖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针对TLR2(Toll-like receptor 2)保守区设计兼并引物,从中华鳖脾cDNA中扩增出了740bp的目标序列。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包含富含半胱氨酸型C端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TIR结构域;与斑马鱼、鸡等脊椎动物相应的TLR2序列相似性为60.5%~74.4%。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中华鳖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各组织TLR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后第24小时,中华鳖脾和外周血TLR2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其中外周血中的增幅最显著,是对照组的8.57倍;中华鳖外周血经4μg/mL酵母聚糖刺激后,第2小时TLR2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高。首次获得了中华鳖TLR2部分cDNA序列,并分析了不同刺激物对中华鳖TLR2mRNA转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佛教组织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或成立会员组织,并在多元种族、多元宗教背景的新加坡社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国际佛光会"的会员组织——新加坡佛光会为研究个案,探讨跨国佛教组织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加坡佛光会如何实行本土化,从而揭示其发展成功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唐代诗文对于研究7~10世纪越南历史和当时安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士人之交往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唐诗《赠马植》被越南学者认为系9世纪佚名越南人所作。笔者从诗中用典、意境以及马植卸任安南都护职务的历史背景等分析,推测作者为马植本人,而非越南人。对于该诗意义的解读,笔者也提出一些与越南学者不同的看法。唐代安南地区文化逐渐发展,不少士人善吟诗作赋,但流传至今的并不多见。廖有方《题旅榇》即是其中一首。  相似文献   

12.
在克隆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O)hlyA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IPTG浓度、诱导时间、诱导温度等影响目的蛋白表达的重要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确定的最佳诱导条件,使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对表达的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进行了纯化,以其作为靶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LLO抗体.结果表明,用表达产物作为靶抗原可对LMO感染动物进行初步诊断,为建立基于LLO的动物李斯特菌病血清学诊断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参考Genebank发表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纤突蛋白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对IBV青岛腺胃分离株(SD/97/02)RNA进行RT-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呈现1条1657 bp的条带,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中,并进行序列测定,证实为S1基因.将此重组质粒命名为pMDQXS1.  相似文献   

14.
用RT-PCR方法对分离自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部分猪场的50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株和3个疫苗毒株的GP5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并与国内外的代表性毒株进行了序列比对。结果表明,2004-2010年检测的PRRSV毒株均属于美洲型,大部分毒株属于亚群1,各毒株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1.6%~100%和72.1%~99.5%之间,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亚群1毒株与我国最早分离到的美洲型毒株CH-1a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4.5%~95.7%和78.6%~95.0%,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8.1%~99.2%和85.4%~99.0%。糖基化位点以及抗原表位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
《海洋法公约》关于外大陆架申请期限的规定,导致大批国家近期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了申请。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在审议沿海国提交的划界案的基础上,就有关划定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事项向沿海国提出建议。大陆架划界委员会所做出的建议既非一个司法式的判决,又非一个纯粹的参考意见。沿海国基于委员会的建议而划定的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具有"确定性和拘束力"。在当前的情势下,中国在掌握充分的科学技术数据编写好我们自己的外大陆架划界申请案的同时,还应注意妥善处理与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周边一些国家之间的相关争端,以更好地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