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杨建学 《法律科学》2010,28(2):71-78
自环境权理论在我国提出以来,关于环境权的各种主张纷争迭起。从统合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类—自然"环境系统来看,环境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层次性的综合性权利,通过人对环境的直接支配关系、环境在人与人之间的间接分配关系和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体现出来。环境关涉整个人类的利益,环境权体现了人类利益的共同性,而"人类—自然"环境系统中环境权的发展趋势之最终路径是宪法化。  相似文献   

2.
集合概念的人类与类概念的人类是两个性质不同且极易混淆的概念。人类环境危机语境中的人类是集合概念的人类,这个人类的环境也是整体的地球环境。代际公平理论建立的基础是集合概念的人类以及这种人类的地球环境。集合概念的人类是一个整体,无法承受"代"的分割,地球环境也不是可供继承的财产。代际论者构筑的多个人类并存并以地球环境为继承对象的理论既不合乎逻辑,也不符合客观事实,是荒诞的理论虚构。  相似文献   

3.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所谓环境,即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经人类改造过的环境,如城市、工业区、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着自然环境,只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到了人类从动物中分化出来之后,整个自然界才进入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新阶段。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有赖于自然环境,需要向自然环境索取生活资料,需要把自然环境改造成为适合人类活动的生存环境。在人类进行上述活动  相似文献   

4.
徐祥民 《政法论丛》2023,(1):110-123
环境损害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或者由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引起的自然环境的不利变化,是对人类环境发生的各种不利变化现象的抽象。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环境破坏等都没有揭示工业化给人类环境带来的不利变化的本质。环境侵权既不等于环境损害也不被环境损害所包含,它是人为粘连在环境污染之后的侵权法制度。人类活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有取、放、移、扰四种类型,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也有取竭型、放累型、移易型和扰乱型四种类型。环境损害是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建设走向成功的“指路明灯”,也是环境法学范畴体系的核心范畴。以环境损害为逻辑起点,环境法学已经初步形成由环境单元、环境共同体、人天关系、环境行为、环保责任、环境保护法、环境利益等基本范畴构成的环境法学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并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活动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环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环境伦理学的三大主张作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行为准则,对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闫爱青 《政府法制》2008,(18):50-50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的一切活动也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因此,环境问题是人类的一大问题。而要想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作保障。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它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它不仅破坏了我国的资源环境,而且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对地方政府环境管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如何突破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环境纠纷诉讼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人与环境之间永不停歇的能量交换过程中,基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也需要向环境排放物质和能量。一方面,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享受良好的  相似文献   

9.
汪劲 《现代法学》2002,24(2):124-130
本文认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以家族、部族、地域利益为中心 ,到现在以国家、人种、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伦理时代。在这个漫长过程中虽然调整人类行为的法律逐渐成熟和完善 ,但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念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2 0世纪以来 ,环境问题在各国日益突现 ,运用传统法律手段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更显力不从心。频频爆发的公害事件、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使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本文指出 ,2 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 ,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平等的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应运而生 ,它对人类中心主义予以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 ,提出了新的以确立环境和自然固有价值及权利的环境伦理思想。本文认为 ,这些思想理论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提出了新的挑战 ,不仅动摇了传统部门法的法理学基础 ,一些国家还涌现了反映和维护环境和自然固有价值及权利的法律实践。本文指出 ,伦理观念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嬗变已经影响到当代环境立法和实践 ,并将对整个传统法律从理论到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西方环境权益理论中的若干新理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劲 《中外法学》1999,(4):29-38
<正> 法律是立法者依照一定目的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社会性的行为规范。制定一部法律,其首要的要求是该法律符合立法的目的,也即制定该法律的意图或动机。以环境立法来说,它的立法意图应当是通过对环境的法律保护,从而达到实现衡平世代间的人类利益和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然而,作为法律上的“物”,环境及其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具有已被人类认识的对人类的经济价值和正在为人类认识过程中的对自然的生态价值的两面性,它们二者均为人类在地球上不断繁衍和生存的客观基础。因此在以传统法方法保护人类自身的既得权利和利益的同时,还存在着为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传统人类的法权(对环境  相似文献   

11.
《青海检察》2009,(1):51-54
一、环境犯罪问题的由来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从此,“环境与发展”就成为时代的主题。“环境”一词,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指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相似文献   

12.
冉启兵 《法制与社会》2010,(35):359-359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类的生存受到极大影响,将人类环境作为刑法保护对象的环境犯罪概念由此出现。环境犯罪的责任承担可以说是对人类环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今天乃至以后的生存状况。因此,对环境犯罪责任承担方式从理论到实践的考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环境危机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人类中心论是环境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作为一种反人类中心论的生态中心论是一场人类价值观上的范式转变,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伦理观和价值观,而且也提供了"人—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陶锡良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球自然环境养育了人类,人类却对不起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在自然科学中建立了环境科学、人类生态学等科学体系,在社会科学中创立了环境伦理学、环境法学等理论体系.环境伦理,是将人类...  相似文献   

15.
国际环境犯罪及其立法状况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笼罩全球的环境危机 人类是环境的骄子,同时,人类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又无情地毁灭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从产业革侖带来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来,人类就从来没有摆脱过这种尴尬的局面。时至今日,环境危机已经笼罩全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估算,由于环境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立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境问题是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要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除了依靠技术革新、科技进步外,更要依靠全人类环境意识提高和采取自觉的环境保护行动。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已成为环境保护和教育的重大课题,它在加强环境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环境教育立法也成为法学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国际环境教育立法概况“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Education)一词最早见于1970年美国《环…  相似文献   

17.
盂伟 《法学论坛》2004,19(6):74-77
在环境伦理学中,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利论、生物平等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四种学说。其中,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最低性的道德标准,可以作为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审视环境犯罪,可以发现:环境犯罪是对当代人和未来世代人利益的侵犯,其社会危害性并不仅仅体现为经济价值,环境犯罪正在向一种自然犯罪演化。  相似文献   

18.
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伟 《法商研究》2004,21(6):11-15
在环境伦理学中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 (权利 )论、生物平等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四种学说。其中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最低的道德标准 ,可以作为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审视环境犯罪 ,可以发现 :环境犯罪是对当代人和未来世代人利益的侵犯 ,其社会危害性并不仅仅体现为经济价值 ;环境犯罪正在向一种自然犯罪演化。  相似文献   

19.
一、严重危害国际环境罪概述 所谓“环境”,就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简单地说,就是指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和资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解释,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即人类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剑 《河北法学》2005,23(10):109-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伦理受此观念影响,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的分立走向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的鼎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的环境伦理强调生态伦理道德和生态价值观,将环境与发展、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是环境保护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