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故意伤害胎儿导致胎儿出生后死亡或者出生后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病症的行为。学界历来存在“有罪谈”和“无罪说”的对立;不应该将《刑法》第234条规定的“他人”解释为包括胎儿在内;故意伤害胎儿的行为也不能认定为是对出生后的婴儿的伤害;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本质是对母体的伤害,故意伤害胎儿造成妇女流产、导致胎儿出生后死亡或者出生后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病症的行为构成对母亲的故意伤害罪。  相似文献   

2.
杜邈 《公安研究》2009,(5):51-54
故意伤害罪是一种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法律性和直接性等特征。在司法实践中,应查明被害人受侵害前的原始状况,被害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侵害行为的性质与程度和有无消极因素的介入,以科学认定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司法实践中,成伤机制鉴定是故意伤害案件的主要定罪依据之一,在确定是否构成犯罪、罪责轻重等司法实务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司法实务过程中,屡屡出现重复鉴定导致鉴定结论相互矛盾的情况。笔者从一名司法实践者的视角,结合具体案件的审查过程,对故意伤害案件中重复鉴定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尝试找到解决对策,提出建议,期望对今后这一问题能够得到重视并加以解决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张锋 《人民公安》2007,(24):38-39
刚想松弛一下绷紧的神经,正月十五发生的强奸案和清明节当天的故意伤害致死案,又让他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起来……  相似文献   

5.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1,(26):33-34
6月13日,4位刑辩律师在广西自治区北海市为一起故意伤害案辩护时被北海警方刑拘,理由是涉嫌律师伪证罪。  相似文献   

6.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的后果是铁窗生涯和无尽的悔恨。2006年2月20日,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三名保安伤人的故意伤害案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我国传统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中对涉及胎儿伤害的处理,提出质疑,并详细论述了当前学界关于故意伤害胎儿行为的几种观点,同时指出其中的理论缺陷,最后提出笔者解决此类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4月19日,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与以往不同的是,被告人住地的司法所所长来到法庭,宣读了一份“社会调查报告”,证明了被告人的一贯表现,作为法官量刑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张某打伤了王某,经法医鉴定王某的伤情属轻伤,但调查中发现张某犯罪时年龄不满16周岁。张系外省人员,对方公安机关以电报形式回电通报了张某的年龄情况。请问,能否给予张某治安处罚?电报能否作为证明年龄的证据材料使用?甘肃程福康晓东程福、康晓东同志:张某如果是过失伤害,造成王某轻伤,则应通过法院解决;如果是故意伤害,造成王某轻伤,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负刑事责任。如张某不满14周岁,则完全…  相似文献   

10.
民警在非警察职权行为中开抢击伤他人应定性为故意伤害。不在履行职责的警察才有正当防卫权利。警察履行警察义务相应地享有警察特权,但警察职权受警种、时间、空间诸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制止烟民在列车上吸烟,他竟然赔上了一条命。围绕着无罪.故意伤害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律师、公诉人。法官展开了法学理论上的角逐。此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为解决这一难案提供了良方……  相似文献   

12.
无言的结局     
1999年5月28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终审判决:以杀人、故意伤害、放火罪判处杨宏斌死刑,立即执行。面对此结果杨宏斌沉重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但脸色平静。这一结果早已在他的意料之中。上午11时,一声枪响,结束了杨宏斌36岁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2019年年初,退伍女兵唐雪用刀杀死了一名持刀伤害她的人,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被宣布为正当防卫,最终无罪释放。近两年来,偶有与此相似的案例见诸报端,如昆山反杀案、河北滦源反杀案等。这类案件在社会上引起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的广泛争议。  相似文献   

14.
[案情介绍]2005年1月18日凌晨2时许,本市闵行区七宝镇联明路317号一浅浴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以戚兵为首的一伙10多人持械殴打浴场工作人员,最终造成了浴场工作人员一死三伤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本是一件极为普通的民事纠纷,由于当事人不冷静,引发了一场不该发生的血案。受害人用某身受重伤,住进了医院。而肇事者的行为到底是故意伤害的犯罪行为,还是合法的正当防卫?一时间,在李时珍故乡闹得沸沸扬扬。事出有因2000年10月初,蕲春县李时珍饮片厂下岗工人吴学勇打算购商品房一套。经  相似文献   

16.
论下岗、失业人员与社会治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定平 《湖湘论坛》2003,16(3):83-84
在城市体制转换过程中 ,因下岗、失业而产生怨恨、仇视社会及他人的心理 ,出现采取盗窃、抢劫单位或他人财物 ,报复社会、故意伤害企业领导人等方式影响社会治安的现象。从根本上控制这类社会治安问题就必须提高社会整合力 ,采取积极的社会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7.
孙姣姣 《人民公安》2022,(15):48-49
<正>24年前,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他开启了逃亡之路,从此销声匿迹、四处漂泊;24年来,江苏无锡公安民警历经艰险、踏破铁鞋,不懈追踪;24年后,警方勠力攻坚、区域协作,最终将其擒获。该案成功告破,解开了多年来存留在民警心中的“心结”,为警方持续不懈追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8.
<正>刀伤是警察在执法执勤中最常遇到的意外伤害。在打架斗殴、故意伤害、暴力袭警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使用水果刀、弹簧刀、匕首、菜刀等刀具,通过捅刺或砍切造成人员伤亡。在许多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中,恐怖分子也会持刀砍杀现场群众和警务人员,  相似文献   

19.
追击千万里     
3月12日,一起普通的绑架勒索案件,被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紧紧揪住不放,撕破重重黑幕,一个冒充军警、驾驶假冒军警车,跨越六省区绑架、抢劫、敲诈勒索、故意伤害作案23起,涉案案值高达290余万元的黑恶犯罪团伙被彻底攻破、摧毁……  相似文献   

20.
为维护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和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本市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暴力袭警犯罪,今年1月至8月底,共向法院提起公诉暴力袭警案件241件320人,涉及罪名主要有妨害公务、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检察机关得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