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案例资料案例1 郭某某,男,24岁.1998年8月某日酒后乘长途车从外地返回本市.下车后即乘出租车到某酒厂实验室找其女友.在寻找其女友过程中实验室里另一年轻女子误认为郭某耍流氓,即通知厂门口的保安员.多名保安员来后强行将郭某带往位于三楼的厂保卫科.在带走的过程中郭某拒绝合作.大约15min后保安员打电话给市急救中心称郭某在带往厂保卫科途中跳楼逃跑  相似文献   

2.
高坠案是司法实践检案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高坠案的性质有他杀、自杀和意外,多见于后两者.但受高坠案发的突然性、现场多无人在场、很少有可靠的痕迹物证等客观条件限制,使得高坠案的性质判断极其困难.以基层司法实践检案研究为背景,从对高坠现场的坠落起点、坠落空间、水平移行距离、坠落终点进行客观仔细的勘查,全面系统的法医检验鉴定,深入详细的调查走访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和介绍.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103例高坠死亡案件的坠落高度以及案件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103例高坠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尸体损伤与坠落高度、坠落高度与水平移行距离、水平移行距离与案件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2015年间昆明市公安局所受理的高坠案例共103例,所得数据均经spss17.0进行统计检验。结果颅骨骨折在坠落高度为11米以上时的概率较大,四肢骨折在各高度出现的概率均比较大,肋骨骨折在坠落高度为21米以上时的概率较大,尸体的坠落高度与水平移行距离存在正相关关系。坠落高度在11米以上时自杀多见,水平移行距离在1.1m以上时自杀多见。结论尸体损伤、水平移行距离可作为辅助手段估算坠落高度,水平移行距离可作为判断案件性质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高坠”案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以我区为例,2006年“高坠”案件占人员伤亡案件总数的31%;无论“高坠”行为是自杀还是他杀,其在尸体上反映出来的总体损伤并无差异。要确定案件性质仅仅依靠法医尸体检验较难解决。因种种原因死者家属多不能接受发生的事实,加之有些现象不能完全通过法医学进行很好的解答,不能给死者家属一个完全合情合理的解释,使得此类案件上访数呈上升的趋势。笔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以及在案件勘查中的实践,对“高坠”案件现场勘查的重点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坠现场勘验及相关痕迹分析对案件性质判定的证据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情简介 2010年11月13日晚11时许,夏某拨打110报警称,嘉定区某住宅小区内7号楼有人跳楼,可能是小偷,请民警到现场处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9例直立性高坠伤案例,讨论了直立性高坠伤特征,以及坠落高度与椎体压缩性骨折、跟骨压缩性骨折、股骨骨折、沿脊柱软组织损伤出血、颅底放射状骨折以及脑挫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1.1基本情况某年1月29日23时30分,在某小区居民楼下发现一具女尸。尸体呈俯卧位,头北脚南,衣着完整。双上肢上屈、双手与颈部平齐。尸体颈下有新鲜血泊形成,尸体颈部有菜刀一把,菜刀位于颈前,刀刃向上垂直于地面,卡于颈椎骨质中。菜刀把位于身体右侧,尸体左右手分别位于菜刀刀背、刀把处,呈握物状。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吴某,女,42岁,某日上午从某小区6楼窗户坠下,坠落过程中与闭路电视线接触,后坠落地面。目击者报警后,警察立即赶到现场,用警车将吴某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死者租住的某小区601室,门锁无破坏痕迹,南卧室窗户敞开,窗台距离室内地面90cm,距离楼下地面1619.5cm。尸体与楼房墙壁呈水平方向,头东足西,仰卧位,身下压有一条长970cm闭路电视线(目击证人描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高坠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相关研究和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4年间,武汉市汉阳区范围内公安部门受理的所有高坠案件,共152例,对案件性质、高坠地点特征、死者年龄、性别、损伤情况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2例高坠死亡案件中自杀118例、意外28例,6例性质未能确定;高坠案件无论性质为何,发生地点均以居民住宅区最多;女性在自杀中占比略高,且年龄偏大(50岁),而意外高坠中全部为男性;损伤在两类性质的案件中均以头部和四肢为最多;自杀案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死者有精神疾病史。结论国内高坠案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特征,而对高坠的尸体检验需要更加仔细和全面。  相似文献   

10.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及现场勘查某日13时许,杜某(女,23岁)被发现死在工厂宿舍楼下水泥地面,地面上有大量血迹。死者仰卧,头朝西南、脚朝东北;头部与楼外墙40cm,西侧有60cm×60cm不规则形状血泊,双足距离外墙90cm;尸体周围地面上散在死者的手袋、手机、钥匙、皮靴等物品,皮靴底未见攀爬蹬踏所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及现场勘察王某,女,25岁。某年8月5日凌晨1时许,与情人白某争吵后从宾馆三楼坠楼身亡。现场位于一临街宾馆三楼房间,房间内柜子及内窗台放有盛满啤酒的瓷杯及塑料杯、矿泉水、啤酒瓶等,室内未见明显搏斗痕迹。内窗台高89cm,窗外墙壁瓷砖上有"X"形擦痕。窗户下方为人行道,有血泊形成。1.2尸体检验尸表检验额部有星芒状创口,创口中心区软组织挫碎,创周片状擦挫伤。眼睑青紫肿胀,左眼  相似文献   

12.
高坠致人死亡案件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的尸体损伤特征具有众多相似之处,一旦有尸体出现在城市高架桥下道路时,公安刑事侦查部门与交通管理部门对案件定性常常会出现分歧,"推诿扯皮"、延误侦破时机、造成不可挽回损失的情况偶有发生,也易给死者家属造成公安机关办案不利的不良社会印象,亦有发展成上访案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1案例资料 某男,50岁,2008年9月17日上午被发现死于某桥下,无目击者。 1.1现场情况 现场位于某桥下干枯的河滩内。该桥南北走向,长120m,宽20m,桥面距河滩面6.45m。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及社会、生活压力增加,坠落伤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死亡性质以自杀、意外多见,他杀较少,但部分尸体发现后无法确定死亡方式[1-4],由此引发死亡性质的争论,或对死亡方式、死亡性质的鉴定产生偏差[1-2].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高坠案件死亡方式进行分析,为法医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案例资料葛某,男,25岁。(有精神病史)某日13时左右、从自家三楼阳台上跳至地面造成当场死亡。死后5小时尸检。尸长170cm,尸斑呈暗紫红色、分布于背侧未受压部位;尸僵存在于四肢、双瞳孔等大,各0.6cm,双眼睑球结膜充血,右侧臀部见一20cm×15cm的轻度皮下淤血,右股骨颈骨折。解剖所见:横膈左半侧见一18cm×10cm的穿孔,胃体及部分大网膜由横膈穿孔处进入胸腔、左侧胸腔内有约50ml的淡红色液体,心包水肿、心尖部见一3cm×2.5cm的淤血,心脏各房、室及瓣膜未见明显异常。2讨论胃及部分大网膜通过左半侧横膈穿孔处进入胸腔与下列因素有关:(1)横膈…  相似文献   

16.
高坠致死的案件中,常可见到程度轻重不一的体表擦挫伤及骨折,但笔者遇到一例特殊的高坠后死亡案例,既无体表损伤也无骨折,现报道如下。 1 案 例   某男, 16岁,某市武术学校学生。某年 9月 16日在晚自习时间从三楼(约 9m左右)摔下,坠落在本校甲生头部、肩部及乙生左足背上,当即昏迷,急送医院抢救。查体:心率 106次 /min,血压 100/40mmHg,双瞳等大,对光反应消失。 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顶部小片状脑挫裂伤,左颞顶部软组织肿胀,颅骨未见骨折。剖腹探查见腹腔积血约 600ml,脾脏破裂成数块,腹膜后见一巨大血肿。…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1998年到2000年本市发生的278起牵涉到高坠的命案中,总结其中10例较疑难复杂的案例,报告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1998年1月27日,遂昌县某村村民王某早上上山砍柴,晚上发现其死在平整的农田里。尸检:尸表上有较多损伤,颅骨线形骨折,肝脏有一个破裂口。经调查访问,有人目击他在5公里外高山陡壁上砍柴,不慎失足高坠。经现场勘查等,证实此人系在5公里外高山上高坠后,再行走至田野死亡。案例2:1999年10月26日6时左右,在某钢铁总厂宿舍区发现一具尸体。尸检:枕顶部有一挫裂创,右颞部有一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上海市徐汇区近十年高坠死亡案件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其他区域统计数据,并结合国内外进展,以期对同行处理高坠死亡案件有所帮助。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2005-2013年度发生的391例高坠死亡案件的资料进行分项统计分析。结果 391例高坠中自杀案例占了多数(82.6%),意外案例占了少数(17.4%),在意外高坠中男性占了多数(86.3%),并且随着年龄的上升,自杀的比例逐渐上升,意外的比例逐渐下降。意外案件的坠落高度可高可低,但总体高度较低,自杀案件的坠落高度一般较高。意外案件中头部着地的比例较高(56.3%)。结论本区目前高坠案件勘验工作仍有不足,运用CT进行虚拟解剖,数字人体模型进行现场模拟等方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高坠案件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鉴定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浦东地区最近十年来记录有坠落距离的246例高坠案件,对人体损伤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杀高坠的高度显著高于意外高坠的高度(25.70m:13.98m);所有高坠中,头部损伤概率较高(75.2%),颈部损伤概率较低(6.5%);意外高坠的头部损伤概率高于自杀组(89.4%:75.2%)。结论意外高坠的死者比自杀高坠的死者更缺乏四肢对于头部的保护;过低的颈部损伤发现率提示国内法医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在高坠案件中的对于颈部损伤的检查。  相似文献   

20.
郭长铭 《法医学杂志》2007,23(5):381-381
1案例1.1案情陈某,45岁,2003年6月13日因持刀重伤他人后潜逃,被网上通缉。2004年12月3日凌晨公安机关在追捕陈某时,陈逃上屋顶拒捕,翻越三座屋顶后掉落于地脸朝下趴在水沟底,呈昏迷状态。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