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像在春天里追寻那茸茸的雪莲,像在冬天里追寻那人间的暖流,自从我有记忆开始,就朦朦胧胧地记得在我生命的源头似乎曾有过一片净土绿茵,那里曾有过圣洁的母爱,不管妈妈怎么否认,我总是固执地认定:我还曾有过一个妈妈! 这念头真像是一个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2.
朋友     
那年我11岁,正是踌躇满志的年龄。我记得那是1964年2月份,我在新南威尔士州中北部海岸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我终于成了"大孩子"了,因为那年我上了小学最高的年级。我的新老师是柯里斯赫莫先生,他是一个性格活泼的人,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课常常以高唱《雪河来客》而告终。  相似文献   

3.
20岁那年,我就想死,并且“死”过。那是1992年,我第一次高考落榜。当时,很难相信成绩一向不错的我,竟然连所普通中专都没考上,一想起父亲整日在地里忙碌的身影,我又恨又愧。还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你得给爸争口气,也读个大学,让咱村人看看。”可是结果呢?我越想越伤心,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了一天一夜,哭干眼泪之后,我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决定离开这个我无颜再见的世界。也许是命中注定,昏迷过后,我在医院里又醒了过来。那天,亲戚们都围着我,像观察稀有动物一样看着我,父亲则坐在一旁不声不响地抽着旱烟,那腾起的烟雾一圈一圈地扩散,弥漫…  相似文献   

4.
有人曾很正经地对我说:你需要找一个闺蜜.我马上就本能地反驳:我不需要! 有的女人喜欢生活在闺蜜堆里,因为那样会比较温暖;另外一些则不是,因为她们自己就可以让自己温暖.与孤独相处时油然而生的温暖,比什么都贴心吧. 总之,在平常日子里,你看不到我身边有一个闺蜜,当然,老妈和老姐除外.  相似文献   

5.
徐春丽 《新青年》2023,(4):42-43
<正>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斗了十几年,每一个孩子都让我印象深刻,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们在成长,我也得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其说是我教育了孩子,不如说是孩子影响着我的教育观。随着教龄的增长,教育视野的拓宽,我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6.
勇气     
电话里的留言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留言的人是克尼里斯·阿伯拉罕姆.他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叫我给他打一个电话. 这位年轻人在电话里对我说:"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我对他说:"我当然记得你,克尼里斯."  相似文献   

7.
粉红的围巾     
我永远记得粉红的杜鹃花盛开的那年春天,我们班上转来一位叫晴的漂亮女孩.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三男孩来说,晴的出现无异于在我们灰色的天空划过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我敢说我们班的每一位男生都喜欢晴,因为她有着一头乌黑卷曲的长发,灿烂的笑容,银铃般动听的声音.然而,最让我们奇怪的是,晴不管冬夏都围着一个粉红的围巾.  相似文献   

8.
嬉戏少年时     
机场里有一所小学,三间房中学的一个校区,老师由部队有文化的家属担任。分一至五年级,学生都是部队的子弟。上初中后,要到三间房村里的中学去读书,村里的孩子管我们叫"机场的孩子"。我们来自四川、广东、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十几个省份。有的老师文化不高,也不专业,更像是个看孩子的,上世纪70年代初,学校受文革的冲击,上不了正规的课。上课时老师让同学们从家带一些小人儿书给同学们念,记得读过我买  相似文献   

9.
思君如满月     
梁秉堃 《海内与海外》2014,(1):23-23,22
正于是之辞世已经整整一年了,我却总觉得依旧是"新丧"。在整个春夏秋冬的日子里几乎每一天,我都在思念着故人、师长和挚友,他的音容笑貌,行动坐卧,仿佛都是挥之不去的。为了寄托那不尽的哀思,我执笔写下这份还迟到的悼词,或许是对于他和我们都会有些益处。往事如云,难舍难分。记得,于是之曾经回答过询问:"一个演员最后拼的是什么?"他响亮地说道:"演员拼的是修养,而不是技巧。"因为技巧是可以在短时间里掌握的,而  相似文献   

10.
细雨:我以前给你打过电话,听你的声音,感觉上咱们俩是同龄人,我现在有一件事很需要你的帮助和安慰:我失恋了。以前,我是一个很自立和自尊的女人,可是,自从认识他以后,我真的改变了许多。几乎我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流泪都是因为他。如今,因为种种原因,他离开了我。我们分手已经有3个月了,每一次经过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每一次听到我们一起听过的音乐,我都会哭。我想,再这样下去,我这个人就完了。可是,没有了他,我真的再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和理由,让自己接着活下去。细雨,请你帮帮我。玻璃心玻璃心:好美的名字,记得有句…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我高中毕业,由于高考失利,有那么一段日子心情很是郁闷,于是姐夫给我联系了一个乡中学,让我去做几天代课教师,以放松一下自己。那是一个离县城很远的乡,也很穷,学校里的学生大都是下面各村里的孩子。教学条件也很差,不过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因此我心里还是很兴奋的。我代的是初二年级的语文课和物理课,每堂课我都讲得很认真,而且时常在课中穿插着讲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小故事或者轶闻趣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都喜欢上我的课。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便同学生们一起聊天,给他们讲城里的事。对于处在偏远农村的孩子来说,城市生活是他们所向往而…  相似文献   

12.
肖峰 《新青年》2005,(5):40
Lis肖老师:您好!马上29岁了。硕博连读开始读博士,现在还在学校就读。我的个人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好,其中的原因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谈了好几个女朋友,但是都以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分手,而大多都是我自己主动提出分手。我周围的朋友同学很多都已经结婚了,而我还在不断地分手,我很苦恼和痛苦。2001年,我考上了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那时我和前一个女朋友刚分手半年。我记得我来这所大学不久的一天,我在学校里看到一个女生,我觉得还可以,有感觉,不免多看了几眼。在回来的路上就想我要去找她。但毕竟不认识,所以只好回宿舍了。回到宿舍后,在我看书的…  相似文献   

13.
五杀亲夫     
安演技·华盛顿重投丈夫怀抱——她曾5次意图谋杀亲夫!这位46岁最宽宏大度的大丈夫,名叫安东尼,用他的话说:“过去的都过去了。”“何况安演拉干那些事时,根本就是另一个人。她回到我身边,我同样高兴。”据警方说,在过去五个月期间,这位女士:*包每晨在丈夫的果汁里放老鼠药,连续一个月,企图毒杀亲夫。M在一罐啤酒里下20粒安眠药,让丈夫喝下。M在一次野营中手持点44口径左轮向丈夫连发6枪。但全部打不中。ds在丈夫46岁生日那天,用一柄生锈的雕刻刀插向丈夫下腰及臀部。M企图雇请杀手杀人,并把现场安排成自杀事件。据密西西…  相似文献   

14.
表婶     
对于表叔和表婶的离婚,我为他们感到可惜。在我的感觉中,他们应该是美满的一对,表叔能拥有端庄、漂亮的表婶,也是我一直所羡慕的。记得第一次在县城里和他们见面时,我正从学校毕业。人生地不熟的  相似文献   

15.
枕上江南梦     
我曾有过这样一个江南的梦——梦里有饕餮之宴、有赏目美景……我见过一张照片,照片上木桥古镇,青瓷白墙,桥上行人,桥下斜阳,流水汤汤,碧波漾漾,夕阳斜过半山,温暖了桥头上一株开开合合的桃花树———自那时心向往之,觉得那应该是最好的风景,美得可放可收,美出了江南古镇的血脉。小桥流水人家绕记得听过这样一首歌:"江南人,留客不说话,只有  相似文献   

16.
小的时候,我就喜欢看书,看书多了,也就萌生出自己试着写的念头。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已经开始教写作文。我特别喜欢上作文课,那些看书时弄不懂的问题,在作文课上,老师都会为我解惑,让我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7.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开卷有益"成了贬义词,因为它"不时尚","不前卫","大老土","傻冒儿","超级笨蛋"……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读书必须花功夫、费力气、增知识、长修养,是一件只有"持之以恒,刻苦钻研"才能做成的事情。正如高尔基所言:"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那么,当前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细雨 《新青年》2002,(10):42
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个刚满19周岁的女孩,文化程度不高,字也写得不美观,但是,我在信里表达的感情是真挚的,我真心希望您能把我的信刊登出来,让天下的父母倾听一个农村女孩子的心声。我生活在肇东市附近的一个农村家庭里,我的父母都没有多少文化,脾气暴躁,经常吵架,他们把打骂孩子当成家常便饭。我和弟弟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性格都非常内向。妈妈常常打骂我,说我不懂事,没大没小。从去年开始妈妈嫌我在家烦,给我张罗找婆家。  相似文献   

19.
正泮水弦歌,书声琅琅;师尊和蔼,受益终生;"记得当时年纪小",应该是校园留给一个人的美好记忆,起码应该是大多数人脑海中难忘的定格。可惜,对于我的少年时代来说,绝非像罗大佑《童年》里所描绘的那般情趣盎然。我少年时不是读书的年代,1966年我小学三年级时停课三年,1969年上初中基本是读语录、游行、挖防空洞、野营拉练、去工厂农村劳动,大约从初二才开始稍学最  相似文献   

20.
针头·线脑     
记得,小的时候 每在入冬前后,母亲总会拿出全家人的棉衣放到庭院里的竹竿上晾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