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计算机犯罪和隐私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时代,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地紧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拉近了很多。但随着我国计算机运用的广泛和普及,怎样保护好个人的隐私权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文字体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古代印刷术的发展推动了汉字的传播,而今日的计算机技术则使汉字字体实现了数字化与多元化发展,也使汉字字体的应用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张。无论是个人学习与娱乐,文化出版宣传,商业名称与包装等等,计算机字体已经广泛运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人们在享受计算机字体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即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对著作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引言   这里所称的网络是指计算机网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特网。从计算机诞生之时,人们就预见到网络技术将会有极大的发展。在初始阶段,人们将两三台计算机联网以实现较强的计算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联网的计算机不仅可实现联合运算,而且可以相互通信。事实上,联合运算的过程就是通过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才得以实现的。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联网的计算机越来越多,以致形成如今的遍布世界的因特网。下面简单回顾一下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   196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李克利德( J.C.R.Licklider)在他出版的系列备…  相似文献   

4.
网络犯罪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网络及网络犯罪概述  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互渗透,形成了一新的技术领域——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已渗透到科学研究、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整个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了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及网络犯罪的概念。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许多计算机设备的集合。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信息和网络作为…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计算机网络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犯罪作为当前高科技犯罪的主要形式,其危害性已经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如何从真正意义上预防计算机犯罪,防惠于未然,一直以来有很多观点。本文试从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原因和完善法律等方面来探讨计算机犯罪预防,从而更为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黑客、病毒、恶意软件也不断升级,破坏性和危害性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7.
李堃 《法制与经济》2009,(18):56-56,60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黑客、病毒、恶意软件也不断升级,破坏性和危害性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8.
阿碧 《检察风云》2005,(9):26-28
随着互联网进入生活和工作,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果这个世界突然没有了互联网,其损失将以万亿美元来计数。然而,随着我们对计算机和网络依赖性的增加,我们又不得不面临计算机网络犯罪分子所带来的一些潜在的威胁。回顾一下网络的发展过程,从电话登陆网络、配线系统到  相似文献   

9.
葛志群 《法制与社会》2012,(10):275-27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伴随着2001年第一起人肉搜索事件的出现,人肉搜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起来,人肉搜索引擎也由此被人们熟知,并熟练使用.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人们使用人肉搜索引擎的形式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信息的搜索,人肉搜索壮大为群体网络社会活动.在人肉搜索引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人肉搜索事件,在其事件的背后也反映了一定的法律问题.本文就人肉搜索引擎使用背后的法律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证据的取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巨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同时网络犯罪也呈现骤增的趋势,为了有效地打击犯罪,必须研究与网络犯罪相关的侦查技术,而计算机取证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计算机取证的主要工具,主要技术和采用方法都有别与传统犯罪的取证,并随着科学技术和犯罪的发展而产生着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明 《刑警与科技》2013,(18):64-69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家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生活自动化、舒适化、安全化成为现代人家居新选择。特别是近些年,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迅猛,且网络、通信、计算机等技术日益成熟,产品日新月异,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提高了生活质量。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应用大体处于起步阶段,用户群主要集中在高端住宅如别墅、复式住宅等。  相似文献   

12.
管理网络聊天室并进行“裸聊”如何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伴生了通过计算机网络从事的违法犯罪活动。尽管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涉及计算机的犯罪有所规定,但由于此类行为模式多样,加之信息技术自身存在的复杂性,给司法实践认定相关行为性质带来了困惑。目前,本刊结合典型案例,与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共同邀请专家,对“管理网络聊天室并进行裸聊的行为如何处理”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3.
浅谈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沁庆 《法制与社会》2012,(21):261+265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应各行各业不同需求应运而生的软件也越来越多.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实践中很多问题也显现出来.其中对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角度出发,论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存在的相关问题,以保护软件制作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推进软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的普遍运用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可不乏一些不法分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进行非法活动,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在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一般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以及我国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立法方面的缺陷或不足,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计算机立法,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15.
试论信息技术挑战下中国现行《著作权法》的修改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也日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数字技术的成熟,使得信息可以具有自己的二进制编码形式,成了可以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储存和加工的数据。与数字技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数据库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存储、组织、管理及有效利用各种信息的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决了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环境下当代中国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或新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作为其标志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而且它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等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立法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然而作为社会关系调整手段或方式的立法在信息网络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与传统的立法制度相比有所改变,同时也不可否认,网络环境下的当代中国立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一、网络环境下当代中国立法呈现的…  相似文献   

17.
正在出入口安全保障中,传统的门锁和开门方式渐渐变得不安全。门禁产品的出现很好提升了人们出入的安全性,而门禁控制也逐步成为传统安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门禁设备而言,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其技术配置也在日益提升。门禁控制系统对人们的出入安全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门禁技术的深入发展,门禁控制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与深化,究竟当前的门禁行业发展情况如何?或许本期的门禁产品专题可以为您进行解惑。  相似文献   

18.
林永和 《政法学刊》2004,21(4):84-86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通过网络,人们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局域网作为网络的组成 部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网络是没有保密措施的“裸网”,用户不敢在网上处理涉密信息,使网络的作用得不到充 分发挥,因此,应开发和运用有效的局域网保密措施,树起坚实的保密保护网。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崭新的世纪,是变革、发展的世纪。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依托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改变了传统商务的运行环境和模式,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虚拟的网络交易中,网络经济中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摆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施凤芹  张文录 《河北法学》2005,23(3):150-152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应用,促使它渗透到社会各个行 业和部门,人们对它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也突显出了计算机犯罪问题。主要从计算机犯罪的特点、新动向、立法需 要完善及预防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