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受理信访工作中曾遇到过多起集体上访中的过激行为,但由于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始终坚持了“六个字”做法,不仅使每一起信访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都得到圆满解决,而且未留下任何后遗症。1.加强感情沟通,接待来访体现一个“亲”字。上访人为了实现上访目的,往往密切关注接访者的表情举动,并以此做出停访、缠访、越级上访和闹事的决定。因此,能否顺利解决信访问题,接访起着重要作用。接访者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接访全过程”的宗旨,并做到“四要”:一是态度要热情,二是举止要文明,三是思考要换位,四是办事要公正…  相似文献   

2.
特殊广告     
不久前,在山东省无棣县爆出一则新闻:县委、县府领导为接待上访的群众,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报纸的显著位置做起了“特殊广告”.“广告”把接访的时间、地点说得一清二楚,让上访人一目了然.自古以来,人们对做生意打广告并不足为奇,而为接访做广告还真成了新鲜事.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刑事法官,我亲历了大接访的全过程。上访队伍的壮观景象2006年5月,备受媒体关注的河南省法院“大接访”拉开序幕。在“人人受到接待,件件依法处理”的大幅标语下,上访人洪峰般涌过来,排成几百米的“长龙阵”,手拿上访材料的男男女女,神情各异地候着、等着、期盼着。头晚下班,机关外已经聚集起一片黑压压人群,穿过南侧人行道边上访人或躺或睡、横七竖八的间隙,我不由自主地感慨,为了赶早他们竟睡在这里,真是不容易。第二天,接访引导员早晨7时30分已开始填写《来访人员登记表》,在法警引导下填过表的人经由南门安检缓缓进入接访区。设…  相似文献   

4.
钟胜平 《中国监察》2009,(18):51-51
近期,该县纪委、监察局实行查案与息访一体化责任制,要求案件调查组既负责调查案情,又负责息访工作。调查组调查完案情,必须将结果及时向上访人反馈;如不息访,必须重新调查,直至息访。如因工作不力造成上访人不息访或越级上访,纪委、监察局将对调查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地方集体上访的人数和规模逐渐增大,已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处理集体上访的做法有很多,但主要离不开以下三步。一、分析成因分析成因是化解集体上访的前提。分析成因主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是上访群众方面,二是信访工作人员方面。在上访群众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有理重复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客观存在,但多次举报后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结果群众很不满意,群众就会借助群体力量促使问题的解决,这就形成了集体上访,甚至越级上访。(2)有理无序上访。有些有理的上访群众对信访法规了解不多,出于某种原因不愿单独上访,认…  相似文献   

6.
息访协议的窘境与出路——以涉诉信访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涉诉信访案件时,综合上访人的上访要求,反复协商、斡旋后,责任单位、协办单位、协调单位及有关人员共同与上访人就上访要求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从涉诉信访层面观察和统计,这一协议有两条内容必不可少:一是上访人息访,二是上访人取得金钱补助。这就是所谓的“息访协议”。从法律层面考察和分析,息访协议有别于一般的民商事协议,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合同。笔者主张,设立信访信托机构和信访信托基金,规范息访协议内容及签订程序,使息访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7.
李忠诚 《中国司法》2006,(12):87-88
群众涉法上访折射出执法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执法的规范程度,揭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原因所在。我们对待群众的申诉上访,只能导而疏,错则纠,无错则说服息诉,不能采用“冷、硬、横、推、堵”的方法搪塞,否则社会矛盾不但得不到有效的疏导和解决,反而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接访是受理和解决申诉的第一步,也是息诉的一个关键环节,接访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因此,接访要和有关申诉案件的办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查明原因、找准对策上预防上访申诉案件的重复产生,从根本上解决申诉上访问题。下面,笔者就亲历接访上访群众…  相似文献   

8.
女性上访是信访案件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组成部分,也是鉴定人从事接访工作的难点,女性上访行为的特点与女性特点有关,最主要的特点是行为的放大与不稳定性,女性在上访过程中明显存在激惹现象,可使接访效果发生可逆性变化,而简单粗浅的工作方法是影响接待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做细工作的思路可以有效控制女性上访的效果.笔者结合多年公安调研和接访实践,对女性上访的特点与潜在问题初探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刘冰  纪文 《人民检察》2005,(16):53-55
2004年初,我院控申处对近两年来受理的涉法上访案件进行了排查分析,发现涉法上访案件中70%为刑事申诉案件,23%为控告案件,这说明群众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其中固然有上访人主观意愿不符合客观实际和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上访,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具有合理因素,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妥善解决而导致上访。还有一些案件则是因为受理单位及工作人员对来访人反映的问题解释工作不到位,或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使来访人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对抗情绪,导致多年上访。通过对涉法上访案件的梳理归类以及对上访群体心理成因…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9月26日起到今年年底,河北省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集中联合接访活动。为落实贯彻政法委的统一部署,我省法院系统开展了集中联合接访活动,并通过此项活动,探索建立领导接访机制,逐步把处理涉诉上访工作纳入规范、有序、法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监督     
《中国监察》2010,(4):32-33
湖南省衡南县建立“信访回音壁”重落实 该县纪委、监察局近年来积极加强纪检监察信访反馈,有效减少了重复上访:实名举报的当面或电话进行反馈;举报内容初核不实的,30日内向上访人反馈初核情况;初核认定存在轻微违纪问题,经反馈后还要限期整改;立案查处的信访案件,  相似文献   

12.
谭剑  谢樱 《公民与法治》2010,(18):28-28
湖南永州双牌县农民何吉上因举报村支书侵占退耕还林款并多次到县委、县政府上访,被双牌县委认定为“聚众扰乱国家机关秩序”“非法煽动组织他人上访”“威胁侮辱接访干部”。在检察机关认定其不构成犯罪后,双牌县委书记却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向永州市公安局签发函,要求对何吉上“依法予以”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13.
信息点击     
澄城人大:点名接访显特色没想到能够直接见到主管领导,没想到问题能这么快解决。近日,在澄城县人大常委会信访室,上访人王某的两个没想到道出了该县人大常委会实施点名接访制度以来的新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  相似文献   

14.
华锋 《公民与法治》2009,(10):48-48
当前,各种矛盾凸显,群体上访不断,有些部门和单位不是采取诸如“便衣”全程“陪同”回家、将“刁民”关进“学习班”,就是采取“铁腕”打压使其不敢再“找事”等手段,虽然把上访群众给拦截回来了,但他们反映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这种“接访”变“截访”的做法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注意到一些上访人由于多年上访,家庭生活通常都比较困难,信访成本是上访人的一个主要经济负担,而如何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使上访人真正降低信访成本,减轻访累?是唐山市人民检察院一直在思索和寻求解决的难题.2008年初,唐山市政法委提出信访代理的构想后,唐山市人民检察院立即按照部署在全市检察机关创造性地实施了涉检信访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如何处理好涉检上访问题,关系到检察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机制问题。近年来,检察机关普遍实行“首办责任制、检察长接待制,联合接访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检察人员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才能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完善接访机制,提高接访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最近,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厅获悉。控告检察部门将大力推广视频接访和网络信访,2012年上半年在全国检察机关逐步全面推行视频接访工作。最高检察院2011年6月下发了《关于人民检察院开展视频接待群众上访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要为此加大资金投入,强力推广视频接访,不断完善便民设施。  相似文献   

18.
百字讯     
王忠,陈立贤山乐省淄博市张店区纪委监察局从建章立制抓起,加强信访工作。自去年7月以来,在进一步完善已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重大信访情况上报制度》、《信访工作例会制度》、《文明接访公约》、《领导接访、约访、回访制度》、《集体上访责任追究制度》、《接待举报信访人员暂行规定》、《纪标监察信访承诺制度30条》等。贾希永湖北省阳新县清房第三阶段狠抓政策兑现和组织处理工作。到4目10日,已收缴退补罚款73万多元,退出公房39套,面积2340平方米。穆秀君河南省舞阳县结合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采取措施严励…  相似文献   

19.
2014年3月5日上午,山东省莒县信访局接访大厅内外人声鼎沸,近200名上访人员在这里拥挤徘徊着。他们的脸上带着愤怒、迷茫更带着期待,他们是山东省日照市六和食品有限公司的部分员工,到县信访局上访是为了反映与企业之间的劳资纠纷。  相似文献   

20.
谭吉龙 《中国检察官》2007,(10):F0003-F0003
在接访息访工作中,他们认真接待不回避。2002年8月,他们接待办理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宋艳秋上访案。老人因经济纠纷不服法院判决连续十年上访法院,三次进京,二次上省,曾截过中央领导和省委书记的车喊冤。对这样的一起案件,他们高度重视,检察长亲自指挥,法纪、民行干警配合工作,仅用一个月解决了法院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息诉了一场“马拉松官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