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生,有的平淡,有的充实,有的像一首无字的歌,有的像一曲美妙的乐章……攀枝花市新钢钒公司炼铁厂2号高炉炉前高级技师陆尚辉,用他的热血和汗水谱写了一首激越高昂的青春之歌。他先后被(集团)公司授予了标兵、先进生产者和能工巧将等多项荣誉。1985年7月,年仅19岁、怀揣着梦想的陆尚辉来到炼铁厂,当上了一名炉前工。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陆尚辉十分珍惜。首先,他从加强学习、努力钻研业务入手。在陆尚辉的书房里,《高炉炉前工》、《高炉炉前工问答》和《高炉事故一百例》等书籍不知道被他翻阅了多少次。从参加工作至今,陆尚辉先后担任过铁…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15日,将是“高炉铁人”、攀钢英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景强在新钢钒公司炼铁厂工作31年的日子。在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炉前高级技师,马景强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在日常工作中,无论出铁放渣、烧渣口,还是捅铁口、抢事故,他都走在前头。2003年6月,三高炉中修时,他积极配合施工,严把质量关。停炉时,他不顾自己年龄偏大、体力减弱,身先士卒钻进温度高达60~70℃炉缸里,指挥烧残铁。由于温度高,20~30分钟就得换人一次,他跟其他年轻人一样,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直到中修结束,他都没有休息过一…  相似文献   

3.
訾冬青  寿军 《江淮》2011,(3):18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阜阳市在全市20412名各级党代表中部署开展了以"八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立足岗位作贡献、引领示范当表率"活动,营造了"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提高认识"学一篇",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各级党代表注重加强学习,既带头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又带头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组织形式多样的党员学习,争做带头学习的模范。  相似文献   

4.
王奎达     
封面上的这位剑眉大眼、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是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钢四化尖兵、共产党员王奎达。王奎达今年39岁,原是首钢二高炉炉前工。前些年,由于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他曾一度情绪消沉。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几年来他进步很快。1982年,领导词他到当时有名的后进班组——丙班当班长。  相似文献   

5.
漫漫致富路     
今年36岁的王兰华是农二师二十七团五连的一名承包职工。他承包了20亩地,又是一个大田班长。由于他父亲过早去世,母亲又是个家属,家中兄弟姐妹5个,排行老三的他14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给别人放羊、打工,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那时,他放一年羊,别人给他两只羊作为一年的工钱,依靠放羊和打工挣来的钱减轻过重的家庭负担。1994年元旦结婚后,王兰华夫妇开始参加连队的土地承包。由于连队土地紧张,加上没有种地经验,承包了20亩地种甜菜,当年纯收入只有3000多元。领到钱后,他立即买了10只羊,从此走上了种养结合的道路。王兰华虽然文化不高,但他特别爱学习、好钻研,经常买科技书刊和科技光碟,认真学习,并用于自己的种植和养殖实践。每年连队办的科技之冬他总是一天不漏地认真听、用心记。  相似文献   

6.
许刚 《正气》2003,(Z2)
1994年10月,仇建民脱下橄榄色的警服,穿上兰色的税服。从军营到税务,他成了一名新兵。为使自己从一名合格的军人变成一名合格的税干,他可下了不少苦心:从书本里学,从实践中学,从老税干身上学,拼命弥补自己业务上的差距。他还多次参加了市、县局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报考并通过了中央电视大学会计电算化专业和中央党校法律专业的学习。近年来的学习和实际锻炼,仇建民已从一个税务新兵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税务干部,并走上了领导岗位。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命名为“市级征管能手”“廉政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税务工作者”。去年曲沃县地税征…  相似文献   

7.
艾爱国:焊花闪闪写人生□晓敏深根舟扬1969年,19岁的艾爱国带着“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的决心,走进了湖南湘潭钢铁公司,当了一名焊工。在工作中,艾爱国深深地感到自己理论知识的贫乏。于是,他一头泡进了书堆里,系统地学习了《焊接工艺学》、《现代焊接新技...  相似文献   

8.
他想当一名小号手或宣传员。然而历史却固执地选择他干上了医务工作 1930年秋,黄安县二程区少共区委会组织部长、年仅13岁的詹少联,带着19名少年参加了红军。 詹少联参军后,他希望能当一名小号兵,全连一百多人,都听他手中的小铜号指挥;或希望当个宣传队员,打一面小红旗,部队每到一地,宣传群  相似文献   

9.
河中是云县爱华镇的一个边远贫困村。1980年开始,鲁世明就一直担任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对科技兴农痴心不改,80年代初开始推广"两杂"时,鲁世明率先把自己的承包田地全部用来试种,获得成功后,群众纷纷跟着干。1995年初,鲁世明报名参加农函大学习茶叶专业,他边学习边实践,发动农户新植茶树,引进机械设备,办起了集体茶厂,取得了良好效益。1999年初,当鲁世明得知县科协要在河中办事处开设农函大班后,再次报各学习,并动员其长子和次子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的一些重要会议都设置有分组讨论环节,今年记者参加某地纪委全会的一场分组讨论,印象深刻。当召集人说完开场白后,有一名基层纪委书记率先要求发言。只见他拿出了厚厚一叠打印好的稿子,开始抑扬顿挫地读起来。开头就是称赞全会报告的站位有多高,认识有多深刻,再谈自己所在地方政治生态现在如何的好。一二三四五……他一路跟着读下去,一直到"第七"才结束,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校(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生群众性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活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校学生学马列协会成为学校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社团,这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做法是: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重视学生自我教育,注重理论学习的针对性 学生学马列协会是学生自己的社团,坚持自愿参加原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目前,全校共有学生学马列小组126个,学生学马列分会10个,有4100余名学生参加,占在校学生人数的40%。全校共有6100余名同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占学生总人数的55%。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9,(11)
<正>布德从9岁开始师从父亲学习家族玉雕传统技艺。他下定决心,要让乌拉特后旗的奇石拥有真正的身份、品牌和价值,更要让乡亲们真正把握住奇石带来的致富机遇。作为一名党员,布德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传承、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攻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06,(8)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科学不带成见,但科学家有自己的信念。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中,钱学森把一名科学家的理性、良知和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震惊世界的科学成就,达到了超常的人生境界。如今已95岁的钱老,青年在国外学习时就立志:学有成就,报效祖国,使祖国不再受列强的欺凌,使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那时他就曾参加过加州理工学院马列主义学习小组的学习。他在成为世界知名学者后,历尽磨难回国。51年来,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遭遇3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他毫不犹豫地把自  相似文献   

14.
<正>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处方权"往下放,让基层当"小郎中",把空间留给他们,让基层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方式、学习重点、学习计划。各类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数量多、层级多、领域广,学校与学校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如果"一个招式包打天下",将会造成学习教育搞形式、走过场。因此,学习教育既要规定动作、统一要求,又要充分  相似文献   

15.
徐特立幼时家境贫寒,9岁时方才入私塾读书。他13岁时过继到伯祖母家。伯祖母去世后,徐特立不得不中止读书。他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一面在乡村当私塾老师,一面学习八股文。8年后,他参加了全省会试,在5000多名考生中,考了第19名,因而名声大振。  相似文献   

16.
没有亲自站到过高炉前面的人,不会真正理解什么是“铁与火”。 1400℃岩浆般奔流而出的铁水,60℃的炉前工作环境,离地20多米高的炉台上呛人的烟尘……在整个钢铁业中,最艰苦的岗位莫过于炉前工。在熊熊炉火前,贾广顺人生中最美好的20多个春秋悄然流逝。奔流的铁水,见证着一位新时期钢铁工人炽热的奉献情怀和壮美的人生乐章。  相似文献   

17.
田中平 《当代贵州》2013,(17):35-35
郭翔是水钢集团炼钢厂一炼钢车间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8年来,从一名炉前工成长为炼钢工程师,他将青春和梦想与钢铁一同熔铸,锻造出炉火般璀璨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正4月22日上午7点,57岁的穿洞村村民卢天华像往常一样点开贵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云平台手机APP,开始做每天的学习问答题目。只见他熟练地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操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便停下思考片刻。大约20分钟后,他完成了答题,紧接着又点开了"学习强国"APP,开始看新闻。卢天华是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  相似文献   

19.
1976年3月,魏志选怀着对军队生活的美好憧憬,如愿以偿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更使他感到幸运的是,来到了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秋收起义的红军团当兵。进入部队后,魏志选刻苦学习军事技能和文化知识。由于表现出色,1977年8月,他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相似文献   

20.
李明扬(1891—1978),字师广,安徽肖县李石村人,农家出身。他幼时立志当一名乡村教员。稍长,有感于清末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中华民族多舛的命运,遂改变志向投笔从戎,考进陆军第四中学。毕业后,留学于日本浩然军事学社、德国柏林大学。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来又参加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军副军长,兼独立第一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苏北第四游击区总指挥,率部抗日。1939年4月至5月,李明扬在桂系军阀支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