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禺 《福建乡土》2008,(3):34-36
都说闽东有山可游仙。当两岸葱茏、碧水潺潺的霍童溪引导我们行过一峡口而豁然开朗,那灵秀的山水给人别有洞天之感。此处便是霍童。“霍童”,不仅指称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也是方圆几十里奇峰峻岭的统称。  相似文献   

2.
都说闽东有山可游仙。当两岸葱茏、碧水潺潺的霍童溪引导我们行过一峡口而豁然开朗,那灵秀的山水给人别有洞天之感。此处便是霍童。霍童,不仅指称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也是方圆几十里奇峰峻岭的统称。  相似文献   

3.
孙业旺 《春秋》2020,(2):63-65
微山县鲁桥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虽说知名度远不如江南名镇,但当你站在鲁桥东面的山顶俯瞰古镇全貌时,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古泗河、老运河、白马河三条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河流在古镇交汇了,而古镇的西边则是烟波浩渺的南四湖。在这里古镇与河湖相依,自然与历史同在,俨然是一幅不加任何粉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水墨画。也正是有了这三条古老河流的滋养,鲁桥镇独树一帜,有着与其他古镇不一样的韵味。  相似文献   

4.
霍童漫笔     
未到霍童之前,有关霍童的传说便如雷贯耳,且被渲染得迷离奇谲,让人心向往之。俗谚云:“未登霍童空寻仙,不到支提枉为僧”,可知霍童在道佛两家心目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座美丽的海湾之城,蓝色之都,"六新大宁德"建设令蕉城八面来风,动感时尚。瀛洲仙境·洪口、洞天古镇·霍童、雁乐溪·赤溪、八卦村·邑坂、房车村·贵村、荷花村·洋岸坂、碧桂园·八都……一个个"美丽乡村"就像霍童溪畔的珍珠链,让人们记住乡愁。乡村广场舞、"三都澳"新民乐队演出、"绿音"百人口琴演奏、"蕉城霍童溪杯"全国摄影艺术展、骑行梦之队运动与"海风机车"摩旅在霍童溪畔奔驰……让蕉城群众文化绽放风采。蕉城,一座时尚之都,充满生命力和激情的背后是经济活力的推波助澜,蕉城一路高歌"产业  相似文献   

6.
千年古镇,好一幅江南水乡美丽画卷。这是许多初到嘉定镇的游客的第一印象。然而,你可知道,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还有另一个名字——练祁。名人辈出,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嘉定镇积淀了丰富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上海市目前唯一保存唐宋以来城市肌理的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7.
霍童镇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西北部,距市区仅40余公里。其历史悠久,据《寰宇》载:昔有仙人霍桐住霍桐山,唐天宝六年(747年)改霍桐山为霍童山。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霍童就有人类活动,至今还留下许多遗迹。它还是佛道等宗教重要的场所,唐代时就被誉为全国三十六洞天之首,位居五岳之前。霍童支提山在佛教界的地位与五台、峨眉、普陀、九华四大名山并列,是天冠菩萨在中国显身说法的道场。千百年来,霍童被冠以"佛国仙都"的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时在赤溪镇,离霍童15公里。几个赤溪镇文学爱好青年办了《南屏峰下》——一本油印小刊物,纯属自娱自乐。霍童镇的青年们则在办《化成林》,而宁德地区在办《三角帆》诗刊,文学爱好者们时有互访交流,对霍童是第一洞天一事着实向往与憧憬,总怀着探秘究竟的冲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著名古建筑文化保护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仪三曾经说过,和平古镇在福建省乃至全国来讲,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平古镇是中国古村镇的典范。她和中国其他古镇一样,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风水学、自然学,以及天文地理,水、地、场与人的关系,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0.
缪华 《福建乡土》2009,(4):9-10
南方多嘉木。 位于南方的宁德蕉城区乡村,往往都有着一大群年代久远、茂密葳蕤的树林,村民遵古训承祖制,不砍不伐,任其自由生长。久而久之,这树林在岁月的风吹雨淋中,成为了招风纳水的风水林,也成了诱人引客的风景林。但各村风水林所处的位置有所不同,或在村前,一如九都的贵村;或在村后,一如金涵的上金贝村。霍童外表村同样也有着一片风水林,只是它和村庄遥遥相望,彼此相隔着几百米的路程,孤零零地长在那条霍童溪边。  相似文献   

11.
邑坂三奇     
林峰 《福建乡土》2015,(2):27-28
过霍童溪上的桥,白鹭在茂密的树林枝头停驻、起舞;先别着急一头扎在村巷,别遗漏芦坪岗、瓦窑岗两个古人类遗址;而后,徜徉小巷,在明清古民居前,听听很久很久的故事……这是霍童历史古镇上的一个村庄,全省首批4个生态示范村之一、宁德市历史文化名村——邑坂。至今,她留有三大神奇之处。1村东北、西北侧的芦坪岗、瓦窑岗,在村民的眼中,仅仅是两个平缓的山包,再普通不过。但2000年5月,省博物考古队的一次发掘,赋予了它们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大论坛》2010,(7):F0004-F0004
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为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作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其中23处已收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  相似文献   

13.
周宝文 《文明大观》2001,(10):13-15
新世纪第一年的元旦至春节期间,一个别开生面的“敦煌壁画复原展”在古镇佛山闪亮登场。50幅绢本、石色、画幅均在12平方米的巨幅长卷上,把佛山图书馆一楼500平方米的展厅装点成了敦煌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正>一座古镇,千年伴江幽。在这里你可以穿古越今,叹赏古建筑遗存,品味传统文化的悠远,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这颗漓江畔上璀璨的明珠——阳朔县福利古镇,曾先后捧回"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画扇第一镇、全国农村健身工程示范点"三块"国字号"招牌。  相似文献   

15.
藏在大山中的古镇韩琳在中国南方山区,分布着不少古镇,保存着富有特色的古建筑,浙江省南部一个名叫廿八都的古镇就是其中之一。汽车从浙江省江山市开出,奔驰在弯弯曲曲的山区公路上,车窗外掠过的是起伏的山岭;壁立的岩石和葱郁的草木。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汽车开到了...  相似文献   

16.
书香杉洋     
杜新华 《政协天地》2014,(Z1):94-96
逾越千年,铅华洗尽,充满书香的古田县杉洋古镇在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洗礼后依旧散发着诱人的浓郁醇香。尤其是在那悠悠的古街深处,至今还完好保存着二百八十多处古城遗址、民居古屋、庙宇楼阁和祠堂书院,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城古镇水墨画卷。  相似文献   

17.
书香杉洋     
逾越千年,铅华洗尽,充满书香的古田县杉洋古镇在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洗礼后依旧散发着诱人的浓郁醇香。尤其是在那悠悠的古街深处,至今还完好保存着二百八十多处古城遗址、民居古屋、庙宇楼阁和祠堂书院,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城古镇水墨画卷。  相似文献   

18.
抢救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允古镇,我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媒体以特大号标题极为醒目地向世人告示:“娜允古镇,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个傣族古镇,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傣族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土司制度文化、旧石器文化、傣族历史文化、傣族民俗文化,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含量”。专家呼吁:“尽快抢救和保护,利用其旅游文化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古镇的抢救和保护纳入孟连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千方百计把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这一宝贵财富保护好。”思茅地委书记杨建甲对专家的建议专门批示;孟连县积极行动,特邀专家前来考察会商,目前…  相似文献   

19.
宁厂古镇     
<正>偶然原因,途经宁厂古镇,这座位于巫溪县北方的古镇在千百年历史的风霜中褪尽铅华,仿佛一个蹒跚的老人,在大宁河畔坐成了一道沧桑的风景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残破,青石板路逼仄,伸展绵延十余里,俗称"七里半边街",去的那天正好是雨后将歇,墨青色的群山干净别致,湖蓝色的河上水气暗浮。细雨中的古镇古朴沉寂,仿佛一幅晕染开的山水墨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09,(3):20-21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下的集市贸易使城镇成为地域内经济中心,集中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成为现代人心目中的古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镇多数已随历史消失,原先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等传统景观已越来越少,其稀缺性以及与现代建筑景观、生活方式的强烈差异性引起了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古镇资源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彰显。江南水乡古镇、安徽古村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