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方略开展了多视角、宽领域的研究,主要成果可以概括为转变思路、变革制度和多样举措等三个方面策略,但受研究基础、视域的影响,中国特色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话语体系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2.
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而网络传媒的特性促使群体性事件中各种信息成陪地聚焦、发酵、放大、扩散甚而扭曲,并且成为利益诉求者情绪相互感染、发泄的渠道。目前针对网络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大多比较宏观,以整个群体性事件为研究对象,忽视了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的差异性,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3.
现实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逐渐社会化后出现的新现象。网络群体性事件已与现实群体性事件成为可比较的两个概念、现象和模式。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演化规律与干预方式都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王万军  崔建良 《前沿》2012,(10):81-82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交流信息、传播舆情的重要渠道。近几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因素。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分析入手,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如何预防和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郝其宏 《电子政务》2013,(11):29-35
针对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现实群体性事件交织影响、交互发展的态势,使用比较法辨析两者的共同属性和不同之处,厘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避免认识模糊和对策混乱。现实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规模性、冲突性、集群性、制度外表达、人民内部矛盾等共同属性,在参与主体、引爆方式、动员手段、演化形态、事件后果、处置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其逻辑关系是群体性事件范畴之下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6.
尹慧 《前沿》2011,(23):196-198
现在社会各领域都十分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本文在查阅国内文献的基础上,就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心理机制及网络群体事件的防范治理等几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进行了分析述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较大威胁,公安机关应研究把握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及特征,有效遏制其发展态势。同时公安机关需通过分析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构成要素,尤其是对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即参与者进行剖析,并进一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更好地解决网络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主要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以及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等特征,伴随着谣言扩散的同时还具有动态性、表层性的特征。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前,网络舆论使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具有自发性和快速性;在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微博舆论领袖的作用大、谣言的扩散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政府利用网络发布官方信息,安抚民心。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对立性公共事件在网络出现;二是网民热议,生成网络舆论;三是传统媒体参与,与网络舆论相互呼应促动,生成社会舆论;四是出现制度外社会行动;五是事件消退。在前四个阶段,事件对社会秩序的冲击逐步增大,强度和危机指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继东  唐慧玲 《公安研究》2013,(10):11-17,21
纵观发展过程,网络涉警群体性事件大致经历了始发期、发展期、爆发期、平稳期四个阶段,其具有宣传与炒作交织、理性与盲从并存、言论与行动结合、正面与负面兼有等特点,形成原因既有社会问题、网络特点等外在原因,也有公安机关自身问题和应对不力等内在原因。公安机关要科学应对网络涉警群体性事件,必须建立健全涉警舆情监测分析、舆情引导、网下处置和公安队伍教育管理等机制,才能牢牢把握应对工作的主动权,维护和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网民群体得到极大扩充,网络现已成为广大网民发表意愿和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网络的自身独有的特点,使得一些网络舆论失真、虚假,因而被人利用,在现实社会里发生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近年来,辽宁群体性事件呈逐步上升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网络规范化管理欠缺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文中仅对辽宁地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表现形式、产生条件和应对机制进行分析和研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处理这类事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的涌现,网络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然而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阻碍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深入研究。文章在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词语的褒贬性之后,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客体、行为方式及政府的规制性方面加以考量,提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是网民就具有不确定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发表看法、交换意见、集聚思想并需要政府予以规制的事件。  相似文献   

13.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源于网络、参与主体年轻化、事件发生具有隐匿性、快速性、聚集性、针对性等;社会运行机制失范、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网民的相互学习模仿、群体利益与文化差异等都是其发生的原因;完善网络立法、用法律规范行为,实施阳光政务、保障公民权力,加强道德建设、共建网络文明,新旧媒体结合、传播社会正能量等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因网络炒作诱发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并呈现出突发性、互动性、扩散性、复杂性以及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广、管控难度大等特点。坚持快速反应、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三项原则,建立信息沟通、网络管理、应急联动三项机制,强化法制、技术、教育三项保障,是防范和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办法。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媒体的多样性、开拓性 ,其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自由度高、难以监控 ,使其在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容易产生不真实和不恰当的报道 ,给事件的处置增加困难 ,甚至致使事件恶性发展。采用法律和政策手段对网络媒体加强监控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 ,引导公众正确对待群体性事件 ,是降低网络媒体对群体性事件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网络群体性事件风险评估具有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科学配置警力资源等重要价值。网络群体性事件风险的成因主要有环境风险、网民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和网络管理风险等。风险识别包括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安全需要和安全价值识别、外部威胁识别、管理系统脆弱性识别和安全措施漏洞识别。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应对措施包括风险预警、风险消除、风险降低、风险分散、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  相似文献   

17.
方东华  张祥浩 《求索》2013,(5):193-195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是一个客观现实,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宁波PX项目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有其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消极影响。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政府治理工作的重要挑战。本文在充分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起因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危机的生命周期现象,构建危机治理模型,并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分别提出前期治理策略、预警治理策略、紧急治理策略及善后协调策略。  相似文献   

18.
崔建良  朱进 《人民论坛》2012,(29):28-2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由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具有虚拟性和多元化等特征,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虚拟与现实交织、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等规律,需要从建立政务公开机制,保障网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等措施入手,构建全方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且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学术界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概述了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界定、特点、发生的成因以及化解机制,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给政府应对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准确掌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诱发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及时、妥善应对.具体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要注重搭建网络对话平台,构建网络舆论引导新机制,进一步推进“网络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