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魏玛共和国是德意志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国家,也是德国政治教育制度化的诞生时期,对当代德国的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本文通过对其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剖析,探询魏玛政治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谭渊 《德国研究》2009,24(4):69-75
专业化建设是一百年来德国汉学发展的突出特点。起初,有关中国的研究服务于德国的殖民扩展政策。及至20世纪初,在德国大学中建立汉学这一新专业的呼声日益高涨。1909年,德国汉堡殖民学院设立了首个汉学教授席位。此后,汉学研究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经历了第一次繁荣,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却遭受重创。直至60年代汉学专业才从战争创伤中恢复并在更多的德国大学中得到了巩固。汉学的发展使对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成为可能。著名作家德布林、黑塞、卡内蒂、艾希等人进而在作品中成功实现了文学构思与中国思想宝库的融合,最终也给德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2009年对德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德国2009年有许多值得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1919年2月德国通过了《魏玛宪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欧洲战争爆发。经历了灭顶之灾的德意志民族在战后不得不面对国家分裂的现实,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相继成立。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在分裂40年后,德国漫长的和平统一之路的终点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4.
德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有关战争责任的话语更迭浓缩地反映了德国的历史观。作为体现时代色彩的口述史,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认为德国乃被动地为民族和自由而战,拒绝接受德国战败的耻辱遂成为二战的直接诱因;魏玛共和国对《凡尔赛和约》持修正主义立场,反对所谓的"战争责任谎言"成为此一时期的历史共识;第三帝国强调二战是一战的延续;二战以后,魏玛时期的立场得以复辟,然而历时多年的"费舍尔争论"彻底打破了德国的现代国家话语神话,"德国一战主要责任论"得以确立,批判性自我反思成为德国历史和历史书写的新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已经超越了有关一战的历史共识。  相似文献   

5.
魏玛共和国时期柏林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卢俊业编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德国到处笼罩着一种捉摸不定和惶恐不安的气氛。为尽快结束这种局面,1919年1月19日举行了制宪国民议会选举,并于2月6日在象征德国古典主义人道主义遗产的魏玛召开了第一次国民议会,选举...  相似文献   

6.
应德国歌德语言学院邀请,我今年6月前往德国参加德国大诗人歌德诞辰250周年的纪念活动,活动的第一周在歌德居住时间最长的魏玛举行。魏玛位于图林根盆地中部,海拔200米至250米,东经11°18.6′,北纬50°58.6′。经度一线有哥本哈根、慕尼黑和佛罗伦萨,纬度一线有布鲁塞尔和德累斯顿。人口62640,面积84.2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比不上上海一个区大,小小的城区有两处非常大的公园,大约占去整个城区的三分之一的面积。公园内有歌德的花园别墅,有一个露天游泳池,还有二战中被杀害的犹太人公墓和阵亡的苏…  相似文献   

7.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玛政府在平等基础上努力恢复和发展对华关系和严守中立的对华政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次大战后德国外交活动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对华政策对三十年代中后期德中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勇 《德国研究》2019,(1):100-110
在德国的历史上,规范审查权总是由法院行使。在尚未创制成文宪法的神圣罗马帝国封建时代,法院已经享有审查规范性文件的权力。德国宪政化进程中的法律规范审查制度的演变可划分为君主立宪时期、魏玛共和国时期和1949年开始的《基本法》时期三个不同的阶段。与1949年的《基本法》相比较,《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和《魏玛宪法》都未确认具体审查模式,也未将议会制定的法律纳入审查的对象。整个法律规范审查制度的演进特点,体现为从单一审查往全面审查、从维护皇权到保护民权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梁文武 《德国研究》2003,18(4):60-65
20世纪20年代中期魏玛共和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冷静地分析了魏玛共和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推行了一条理智而务实的外交政策.其目的在于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手段在于实现与法国的和解,加强与巩固与苏联的关系以及调整与美英两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周日和节日的历史渊源在德国与基督教信仰有着极密切的联系,这赋予了周日和节日宗教语境下的特殊含义。在美国法中这属于Blue Law(蓝色规范)的特殊领域,在德国《基本法》中用来规范周日和节日问题的是Art.140GG i.V.m.Art.139 WRV(第140条之魏玛宪法第139条)。这一条款正是通过对魏玛宪法中归属于宗教事务项下的一揽子条款的整体接受才最终进入到《基本法》之中;而且周日和节日保护的宪法目标也清楚表明了其所具有的宗教(或文化)和社会的双重含义。以此宪法规定为基础,德国联邦和州在一般法层面上具体形塑出了对周日、节日进行法律保护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