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迅速兴起的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组群指标分析,进行高通量检测和数据处理,对生物体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动态的定性定量分析,可灵敏地发现由毒物作用引起的异常代谢变化,获得毒物毒性效应、作用机制和生物标记物的信息。本文从代谢组学在滥用药物、农药和有毒动植物毒理学研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阐述这一法医毒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及其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谢组学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研究细胞和生物体的所有代谢中间体和终产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一般为分子量在1 000Da以下的小分子。代谢组学通过对生物体系中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解析生物体系的代谢途径并揭示内源性小分子化合物与毒性、疾病、生命活动规律等的相互关系。本文综述代谢组学的概况及其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现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Gao LL  Li YY  Yan JW  Liu YC 《法医学杂志》2011,27(6):455-459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遗传学证据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DNA技术已经在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RNA技术正表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RNA在推断死亡时间、血痕形成时间、损伤形成时间、死亡原因及体液来源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包液是存在于心包腔内的一种浆液.相对于血液易受自溶和腐败等死后变化的影响、玻璃体液含量少、脑脊液易受血液污染等缺陷,心包液存在于封闭的浆膜腔内,不易受尸体死后变化的污染和影响,且容易获取,不仅是临床上重要的检测样品,在法医鉴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心包液的理化性质及临床应用,重点综述了心肌病变、溺死或窒息时心包液中不同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变化及其在法医病理学鉴定中的意义,并介绍了心包液在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随着研究的深入,心包液在法医学领域中将发挥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18~25个核苷酸构成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miRNA的表达具有高度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随着其检测技术的逐渐成熟,miRNA被引入到法医学的研究中。新近研究表明,miRNA在法医学体液鉴定、种属鉴定和PMI推断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miRNA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对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甲醇中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JM  Wang LX  Xia WT 《法医学杂志》2010,26(4):294-296
甲醇经口或皮肤吸收入血后造成中毒者双目失明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的案件时有发生。甲醇及其代谢产物甲醛、甲酸均可对机体产生严重毒性作用,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视力障碍及神经症状。目前对于甲醇中毒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甲醇氧化代谢过程中形成的甲醛、甲酸及大量自由基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组织细胞缺氧,结构及生物特性改变,自由基及抗氧化系统、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系统平衡被打破,而造成体内一系列中毒改变。  相似文献   

7.
microRNA(miRNA或miR)是一类21~25 nt大小的单链非编码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并调节基因表达。近年来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miRNA不断有报道。本文综述了miRNA的研究进展,从心肌组织和循环血液中的miRNA两方面综述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并探讨miRNA在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通量、高灵敏度的仪器对限定条件下的特定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多元统计对数据分析处理,获得机体生理、病理或毒理变化的信息。近年来,由于滥用物质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且新精神活性物质不断涌现,代谢组学在滥用物质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因此,本文对代谢组学在滥用物质毒性作用机制、成瘾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低拷贝模板类生物物证在法庭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限制性因素,始终是法庭科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从低拷贝模板DNA的定义及其在法庭科学应用中的有效性、应用范围、分型策略、质量控制、重复性原则、随机阈值等方面对低拷贝数分型及其在法庭科学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Meng H  Xiao B  Yan JJ  Ma KJ 《法医学杂志》2011,27(5):372-375
传统法医人类学对肋软骨的分析检验仅限于形态学检验.近年来,法医影像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肋软骨的分析检验技术,并且已经能够运用于法医学实践中.本文从肋软骨的组织学特性入手,综述了近年来肋软骨在法医人类学性别判定、年龄推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Li YF 《法医学杂志》2011,27(1):43-46
在法医学鉴定中经常需要对骨折形成时间进行鉴定,因此,研究和探讨骨折形成时间的评定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及法医学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测量、脉冲测定、数字影像学技术和骨密度检测技术等在评估骨折愈合程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认为综合利用多种评定手段,能为骨折形成时间的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滥用药物体内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在体内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羧酸酯酶、磺基转移酶、丁酰胆碱酯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和吗啡6-脱氢酶等代谢酶催化下,发生葡萄糖醛酸化、水解、氧化、磺酸化等多种反应,生成有活性或者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然后经尿液、胆汁或者其他途径排出体外。不同毒品的代谢途径不同。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吗啡类、苯丙胺类、氯胺酮、大麻类和可卡因等毒品在人和动物体内的代谢研究,综述了这些毒品体内代谢的代谢部位、代谢酶、代谢产物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Li CT  Li L 《法医学杂志》2008,24(5):375-377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一种用来检测基因组多态性的新一代分子标记,具有分辨率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等特点.近年来,研究人员对该技术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并由之衍生出多种相关技术.AFLP技术在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等许多研究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在法医植物学中得到初步发展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AFLP技术的新进展以及在法医植物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Wang L  Yang L  Ge Y  Cai JF  Chang YF  Lan LM 《法医学杂志》2008,24(5):365-368
测谎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协助侦查破案,成为打击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简述了它在古代的最初尝试以及近代心理-生理参数指标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尤其是现代多道生理记录仪的出现,使心理-生理参数指标更趋完善。随着人们对认知领域的深入探索,事件相关电位、脑功能核磁成像技术和事件相关-脑功能核磁成像技术在测谎领域的应用,使现代测谎技术的重心转移到对大脑活动的侦测方面,检测结果更为客观,更接近说谎的源头。本文介绍了从简单到复杂不同的测谎形式和各自的原理及目前发展最新动态,并分析了它在法医学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法医昆虫毒理学是应用昆虫学、毒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解决涉及中毒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在中毒死的法医学鉴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在阐述法医昆虫毒理学定义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毒(药)物对嗜尸性昆虫的生长发育影响,毒(药)物在中毒尸体组织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Cao L  Chen WZ  Zhang LL 《法医学杂志》2011,27(2):139-141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motor evoked potential,TMS-MEP)检查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已逐步得到一些法医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TMS-MEP的发展概况、原理、优势以及目前在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探讨了TMS-MEP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者客观肌力评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Chen H  Xiang P  Shen M 《法医学杂志》2010,26(5):367-373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各类生物检材都具有其特点和应用范围。本文对指(趾)甲的生物学特征、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指甲中部分毒(药)物的分析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介绍了指(趾)甲中滥用药物含量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研究中的问题,结合已有研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认为指(趾)甲作为一种在体内滥用药物分析中尚未被普遍应用的非常规生物检材,在法医毒物学方面拥有潜在的可用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