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艳梅 《侨园》2011,(7):34
去年夏天我去美国芝加哥旅游.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在游览了林肯公园、云门、南中国城等芝加哥景点后,我顺便看望了在芝加哥定居的表妹,体验一下芝加哥市民的普通生活,也算我这次芝加哥自助游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家信     
梁良 《侨园》2001,(2):31
爸爸、妈妈你们好: 来到英国已经快3个月了,一直没给你们写信,真对不起,有的时候,我非常忙,所以没有时间给你们写信,请谅解。刚来英国的时候,觉得很多东西都不适合我,一下飞机,就看见一片一片的三四层楼房,天一直是阴着的。在地铁上遇见一个美国人和他说了几句英语,并且我也听明白了他说的是什么,所以很高兴,觉得我比其他刚来的还是有优势的。到了家里一看,条件还不错,我住在三楼,只是屋子太小了,不过屋子里还是很暖和的,厨房也很大,并且有淋浴。靠近路边走不远的路是一个公园,公园里有篮球场,每到周末我都去那里打篮球。我住的周围都是土耳其人,所以英语的环境并不好,但我有信心学好英语。我到英国的第二天就去了“中国城”。那里在伦敦的中心,很热闹,并且看  相似文献   

3.
娄岩 《侨园》2013,(4):34-34
<正>在中国,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而对今天的芝加哥人来说,不看场公牛队的球赛同样就不算是芝加哥人,起码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芝加哥人。对此,我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芝加哥人有多么拥戴他们的公牛队,多么为它而感到自豪和引以为傲!说实话,最初花旗银行的朋友邀请我去看这场球赛,我还很不以为然。心想躺  相似文献   

4.
宾宾 《侨园》2014,(4):40-40
自从我知道众多电影都是在西部影视城拍摄的,我就总想找个机会去实地看看.终于,去年秋天我利用放假的机会去了趟那里.记得那天一大早,我就去了西部影视城.我曾经看了不少在这里拍摄的好影片,很多情节记忆犹新,比如《红高梁》、《牧马人》、《黄河谣》等,还有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周杰伦的《刺陵》、《越光宝盒》、甄子丹的《锦衣卫》等.  相似文献   

5.
方英文是我特喜爱的作家.他在商州城的十年间,我常去他那里谈文学,吹捧他的文字,喝他的烧酒.一进群艺馆的院子,车子一撑,锁了还是没锁全忘了,就急着绕到里面的他那间十来平米的简陋房间里,云山雾罩地“谈文学”了.忽然想起自行车,起身就告辞——结果车子没了!但是不长记性,所以接连丢了三把车子.  相似文献   

6.
一 路遥在去世前几年,就已经生肝病了,肝硬化肝浮水.他找了个老中医,偷偷吃药,不让社会知道他有病,不愿示弱.1991年8月份吧,他把省作协的房子装修好了以后,在地板上睡了一夜,第二天坐火车去延安.一下火车,人腿一软就坐到地上起不来了.于是到延安地区医院去住院. 医院二楼的楼梯底下,有个不规则的小房子,大约有五平米吧.路遥就住在那里.我去看他,我说,你把自己折磨成什么样子了,有了病,怕人知道,这想法真可笑.  相似文献   

7.
在10万巴西华人中,林训明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他50年代初移民巴西,白手起家,70年代便成为蜚声巴西的“黄豆大王”。80年代,他又因经营石化企业成就卓著,一举成为巴西的“石化巨子”。报界称之为“南美华人的骄子。” 1994年5月林训明与他的夫人携儿女到中国访问。先到杭州,19日来到北京。先后拜访了农业部、经贸部以及石化总公司的有关领导。24日在他即将离开北京,去上海之际,笔者在王府饭店采访了他。谈到此行的目的,林训明说:“主要想协助中国在圣保罗建一座‘中华商城’、旨在将中国商品打入南美市场。”他还说:“去年朱镕基副总理、江泽民主席分别访问巴西时,都谈到希望加强中、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上海与圣保罗已经结为姊妹城。中国变化之大,令人震惊。这次我到绍兴看了看,那里的轻纺商城规模大的不得了。对“中华商城”的构想,浙江很有兴趣,他们将很快组团去那里考察。”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6,(5)
正清明节这天,我慕名来到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旧址陈列馆门前,见馆门开着我就走了进去。一位工作人员招呼我:"同志请进!"对这个地方我还是很熟悉的。以前它叫北陵电影院,我还在这里看过电影。去年我去采访省委党校一位教授,他还非常感慨地谈及到这个地方:"有一天我去北陵电影院,当时那里已经不演电影了,但里面都是卖货的——这是一个对国人很有教育意义的地方,我们不能眼看着它成为别的什么地方。"在这位教授的呼吁下,那里进行了彻底整治,恢复了当年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景——  相似文献   

9.
近期要论     
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经济搞不上去其它都是空的.你一天到晚光在那里喊口号,喊"社会主义必将胜利"、"中国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后还是要看你经济能不能搞上去?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要把经济搞上去,同时又能否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要把经济搞上去,搞上去无形当中就能用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且这就是对共产主义运动一个很大的贡献.这不是民族利己主义,这确确实实是我们共产主义理想的具体体现.关于计划经济与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我国查办腐败案件的实际情况看,凡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地方,都是廉政文化建设薄弱、缺乏崇廉文化氛围的地方。在那里,不但有的干部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而且一些普通百姓也笑廉不笑贪,认为廉洁的干部“没本事”,是“傻瓜蛋”; “腐败人人有,不露是高手”,能受贿、善遮掩的贪官才是“有本事”的“聪明人”。人们把办事送礼奉为行为准则,认为  相似文献   

11.
查抄琦善     
鸦片战争之前的清王朝,严格地说,没有外交这回事.周边的国家或者部落,不是交战,就是臣服,或者交战完了再臣服.反正天底下,数我老大,万国来朝,天经地义.唯一的一个例外,就是俄罗斯.但就这一个例外,他不声张,谁又知道呢?两下说好,清朝的使臣,去俄罗斯见沙皇,三跪九叩,而俄罗斯的使臣来中国见皇帝,也是三跪九叩.中国使臣在莫斯科下跪,没人知道,而俄罗斯使臣在中国下跪,当着众多别国的使臣的面,大家都看到了.说来说去,还是中国皇帝有面子.  相似文献   

12.
司法界一位朋友最近跟我说了这么一件事:某特区有一个单位与外商合资经营一个采石场,双方签订合同时,没有请律师参加。合同中有一条规定:外商来我境内每拉一车石子要付十二美元。外商先是开来五吨的车,每车付十二美元。后又开来七吨的车,也是付十二美元。最后又开来十二吨的车,还是付同样的钱。这个单位感到不对头,就问外商:“你怎么能用十二吨的车来装?”外商说:“合同上没有规定是几吨的车,怎么不行?”他们这才知道吃亏了,赶紧去请律师帮忙。律师  相似文献   

13.
我从来是把探戈当成一种舞蹈,或者说是一种有音乐伴奏的拉丁舞蹈。无论是娱乐场所还是国际交谊舞大赛甚至是电影电视中的场景片段都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但是听了皮亚佐拉的探戈,看了阿根廷"激情探戈"舞蹈团的表演,才知道探戈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人们的活动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大。然而,生活在中国大城市里的居民们又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恼人的现实:出门越来越难。 北京:一位家住北郊的新闻界朋友,每天要换几次车去城东南上班,往返需花费4个多小时。他苦笑着说:“我每年光是挤车就用了  相似文献   

15.
尹成富 《学理论》2008,(6):92-93
对于王军,我自信还是比较了解他的。因为我们曾经都是空降部队的战友,近几年又一起多次组织活动。他的三五文化中心我也去过,对他取得的成就我也知道许多。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个不知疲倦、勇于进取的人,是一位勇于开拓进取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对于王军,我自信还是比较了解他的。因为我们曾经都是空降部队的战友,近几年又一起多次组织活动。他的三五文化中心我也去过,对他取得的成就我也知道许多。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个不知疲倦、勇于进取的人,是一位勇于开拓进取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门卫     
一家外国杂志邀我去加拿大开会。我很想去,但因旅费须自理,我回绝了。后来又邀我去澳大利亚开会,我也很想去,还是因旅费自理,我又回绝了。我知道出国旅费比国内的旅费贵许多倍,比我月入工资高得多。一次乘出租车,和司机聊天,他说:“我们村里书记出国去了。”没过多久,从新疆来的朋友也说,这不奇怪,他也知道有村干部出国的事。既然常见省市干部出国考察、访问,村镇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1,(18):50-51
我从来是把探戈当成一种舞蹈,或者说是一种有音乐伴奏的拉丁舞蹈。无论是娱乐场所还是国际交谊舞大赛甚至是电影电视中的场景片段都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但是听了皮亚佐拉的探戈,看了阿根廷“激情探戈”舞蹈团的表演,才知道探戈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9.
海泉湾畅想     
《侨园》2016,(7)
正我自从退休后就喜欢到处走走,用时髦一点的话形容就叫旅游吧。去年夏天,我和老伴经人介绍去了珠海的海泉湾,住了几天感觉那里才是旅游的天地。尤其那里的沙滩,永远留存在我记忆里。我和老伴一到海泉湾就住进了位于珠海西部的海泉湾度假城,这里的景致简直太美了:它背山面海,天地豁然。投资几十亿的度假城以令人咋舌的海洋温泉为核心,由两座五  相似文献   

20.
小阿妹,小阿妹,隅山隔水来相会,素不相识初见面,只怕白鹤笑猪黑小阿哥,小阿哥,有缘千里来相会,河水湖水都是水,冷水烧茶慢慢热……一首委婉动听的《泸沽湖情歌》仿佛又把我带回到泸沽湖畔的“女儿国”。尽管我在那里逗留的时间极为短暂,但泸沽湖那美丽的风光和摩梭人那神奇的风俗,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4月中下旬,我在云南省丽江地区参加了一个会议之后,有幸和几位同行去了一趟泸沽湖。位于云南与四川交界的泸沽湖,方圆50平方公里,是摩梭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关于摩梭人以母亲血缘为主的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我早就从有关报道中和小说里知道一些,但这毕竟是耳闻。这次能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