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笑与被笑     
网络上有个段子说:“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江西人说他能吃辣;湖南人就笑了;湖南人说他美女多.四川人就笑了;四川人说他胆子大,东北人就笑了;东北人说他性子直。  相似文献   

2.
周凤娟 《中国工运》2013,(10):49-49
红山农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北部钱塘江南岸,全场总面积7.8平方公里,下设1个社区、4个分场,户籍人口5479人,外来人口1万多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2012年工业产值达130.9亿元。工会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有会员8098名。近年来,农场工会在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以推进农场文化繁荣发展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探索建立适合农场职工特点的群众文化形式,为农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3.
低保指标     
临近年底,石山村的低保户指标下来了,一共四个,定给谁?村里够条件的少说铸南十多户.要在过去,几个低保指标钱村长一个人就说了算,可现在电视网络电话都普及了,每个人都瞪大两眼心里明镜似的。唉,难啊!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何庄子村,28岁的农家女何玉芬虽不是村干部,可她做出来的事,让人佩服.她说出来的话,让人爱听。何玉芬在村里之所以受人拥戴,是因为几年来她为村里妇女姐妹们指出了一条通过奶牛养殖致富的明路。何庄子村是个仅有200多户、1000多口人的小村,可在村子里养奶牛的就有70多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还多,有的户一家就养了两三头奶牛,使村里的奶牛总量达到170多头,每天可向奶站提供鲜奶5000多公斤,每户年收入可达7000-1万元。何庄子村真正成了名符其实的奶牛专业村。  相似文献   

5.
我所在的北格镇有18个行政村,3.3万多人。全镇有铸造、养殖和加工等大小企业336家,大部分是乡镇企业,农民工占到全镇人口的四分之一。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维护,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1979年.我从农村招工到中铁一局.成为一名铁路电力工人。我只有初中文化.面对复杂的电力专业技术和不断的技术升级.我横下心来刻苦自学。自费近万元购买了《高等数学》、《电工学》、《电磁学》、《电子技术》等书籍。白天施工细心钻研.晚上把要点记在本子上。日积月累记下了60多本、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逐渐由一个门外汉成长为铁路变配电施工的高级技师。1999年我所在的分公司有了电脑.  相似文献   

7.
无形的玫瑰     
媚儿 《时代风采》2009,(17):1-1
她40多岁,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劳动者——每天在这个城市里收购废旧物品。 认识她是因为我们单位门卫大爷的推荐。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就要从这个部门调走了.将以往资料整理归档后,还有许多物品和废旧的报刊杂志需要处理。门卫大爷告诉我.这是个极讲诚信的人,不会“藏奸耍滑”。  相似文献   

8.
西门 《时代风采》2014,(16):6-8
7月下旬,在玉溪市华宁县辖区内的南盘江和曲江边低热河谷区.几十公里连成一片.全是锚落有致硕果飘香的桔园。这里是让华宁名声在外的另一样产品.是华宁±陶。明朝洪武年问,江西景德镇人车鹏到华宁酋开陶业生产。600多年问.土陶产品已形成生活、建筑、工艺等六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是云南著名陶器生产窑场之一。华宁还是中国的”泉乡”,境内有象鼻温泉等5个地热异常区,风格备异,久负盛名……这是一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因每一个地方的特产和风情,奠定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方向.也奠定了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调。华宁县总工会干部职工正以自己的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和创新劳动,为建设美丽家园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9.
刘启亮 《工友》2009,(7):46-47
湖北地矿建设工程承包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85年,24年来公司在开拓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已从当初只有几十个人,且手段单一的弱小企业,成长为具有1300多名员工,集房屋建筑、桩基施工、建筑装饰、工程监理、地质灾害防治和商品混凝土供应为一体,国内外市场并举,年产值超过6亿元的一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也是湖北省地矿局在建筑市场上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从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成长起来的高级技师。参加工作30年来,我坚持学习技术业务,记下了60多本、10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由我负责主持安装的38个变配电所。全部被评为优质工程:我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先后解决技术难题52个,提出变更设计6次,排除送电运行故障310多个.为企业创造和节约费用1400多万元。工作中我注意言传身教.先后培养了300多名徒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运》2012,(8):39-39
针对辖区规模企业逾6000家.职工总数突破25万人.劳动关系呈现“三多三难”(即外资企业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年轻务工人员多:企业管理难、关系协调难、矛盾解决难)的特征。大连市金州新区创新思路。逐步摸索并总结出“五坚持”工作法,使全区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一是坚持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双到位”成立了由新区主要领导和人社局、工会、企业家协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创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小组:对原有的三方(政府、工会、企协)协调机制进行扩延升级,将人社、司法、工商、经贸等多个部门纳入机制当中,形成“3+X”联合机制。同时,定期召开劳动关系专题会议,解决企业在处理劳资关系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劳动关系协调走向组织实体化、资源社会化、工作长效化。今年春节以来,领导小组派出联合工作组深入200多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区总工会主席带队多次与日方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协商,并跟踪指导数家5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进入都市施工的机会越来越多。队伍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广大职工对现代文明的感受越来越强烈.追求现代文明生活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这些给建线建家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也开始逐步探索人性化、现代化、文明化的工地管理模式。2008年年初京沪项目上马之后.正式把社区理念引入工地建设.用社区的形式把职工组织起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刘薇  朱德华 《重庆工运》2005,(12):18-19
重庆市卫生系统现有干部职工约13000人,其中女职工约7000人,占60%,1997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全国妇联的号召.按照市妇联、市精神文明办统一部署.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了“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创建示范岗组,展示巾帼英姿。目前,我系统已获命名的国家级“巾帼文明示范岗”有2个,市级岗8个,局级12个,  相似文献   

14.
杨云 《重庆工运》2009,(11):27-29
1994年9月.云阳县地方税务局在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改革中应运而生。十五年来,这支122人的队伍,践行着“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为库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百佳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等国家、省(市)、县近600多个奖项。  相似文献   

15.
《工友》2013,(1):F0004-F0004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运输部主要担负武钢原、燃、材料及产成品的铁路运输任务.在武钢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工序衔接,产运协调的重要功能。该部年设计运输能力7000多万吨,下设13个车间、260个班组、现有职工3246人,铁路总延长330公里。  相似文献   

16.
游贤翠系重庆医药渝北公司的一位普通营业员,43岁,离异,一人带着两个儿子。近年来,由于小儿子患肾结石、肾积水,她四处借钱为儿子治病,家里早已债台高筑,生活十分困难。不幸的是今年8月24日这天,正在上班的她,突然口吐鲜血,被送到医院急诊检查.确诊为肝硬化伴随肝腹水和多器官并发症,她那两个懂事的儿子当即借钱把母亲送进了西南医院。  相似文献   

17.
"民工荒"将促使用人单位转变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卫国 《中国工运》2009,(11):57-57
2009年9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民工荒”再现珠三角。东莞等地最新用工指数是1.5.即企业需要1.5个职工.市场只能提供1个劳动力.用工缺口超过30%。江苏“异曲同工”,同日的《新华日报》也报道:仅苏州工业园区用工缺口就达5000人.南京安德门劳务市场每天岗位需求稳定在10500个左右.但介绍成功的岗位仅有120多个。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力本屯村是个3000多人的大村.有20多个姓氏和一个集贸市场,各种情况错综复杂,却是远近闻名的省级文明村,马集镇派出所的同志说:“该村的民间矛盾纠纷很少,打架斗殴已连续十几年未出现过一起,这在民风彪悍的鲁西南可以说是个奇迹!”该村党支部书记郝兆安则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村能有这一奇迹当然有很多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重庆工运》2009,(2):29-2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已经成为一支新型劳务大军,南川区现有进城务工农民18.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9%,其中区内务工农民5万多人:区外务工农民13万余人,主要集中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每年创造的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占据了农民年收入的“大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0.
王鹤灵  李辉  崔玉青 《工友》2006,(7):F0002-F0002
葛洲坝机电建设有限公司是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现有职工2277人,基层工会组织44个。公司现已发展形成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制造安装,水电设备检修三大支柱产业,拥有四项建筑企业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具有水工金属结构年制造3万吨,安装5万吨,可同时承担六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安装的施工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