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丽江     
《创造》2007,(1)
在世界游客的印象中,丽江的代名词是小桥、流水、古城、酒吧等等。这只是丽江的一面。丽江的另一面是农村和贫困——"丽江是一个集边、少、山、贫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全市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高达58.1%,山区比例高达92.3%,所辖一区四县中,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省级贫困县。"前一面,让人顶礼膜拜;后一面,却鲜为人知。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丽江的现实:现代信息技术与原始农耕技术并存,国际品牌的知名度与还有近二分之一贫困人口的状况并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群众相对较低科学文化素质的现实并存。  相似文献   

2.
德国大哲人黑格尔曾赞叹道:中国的园林是绘画.那是充满诗意的天然图画。位于广州南郊的丽江花园承自然之规则.正如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言:把传统园林的审美意趣与现代建筑相结合,集天地之灵秀于一园,做到了“物谐其性,人乐其天”。 漫步丽江花园.人如在画中行。但这不是虚无的梦,而是可触可感、可游可思的现实。 中国人正在迈向21世纪的小康生活。他们对于住宅小区总体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其发展趋向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高度重视。绘制丽江花园这一幅图画的番禺粤海房地产有限公司正是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  相似文献   

3.
丽江壁画绘制在明代建筑结构的寺庙殿堂的墙壁上,它最大的特点是题材上的多种宗教揉和的现象。这种现象和丽江地区的历史、地理条件分不开,也是为了服从于丽江土宫知府木氏的政治需要。丽江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生活着纳西、汉、藏、彝、普米、傈僳等民族,各有着其不同的宗教信仰,反映在壁画的题材上,便是佛教的显宗、密宗和道教并存的现象。同时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出内地传统技法和藏画风格的揉和,这大约与壁画的作者是来自若干民族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丽江壁画所具有的这些特点,加上它高水平的艺术风格,使其不仅作为一份珍贵的云…  相似文献   

4.
丽江,云南省西北部的一座小城,曾经是西方文人墨客笔下遥远神秘的东方王国的缩影。古城旅游把丽江旅游业搅得喧闹沸腾,使这座遥远的小城蜚声世界,俨然成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传说中的乐园的现实代表。山、水、城之韵“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多数的都只是一个空壳,而丽江古城却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国际旅游机构认为,丽江已经是“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之一”,并同时是“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1996年丽江地震后,丽江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1999年经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反复甄别,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5.
反思丽江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始终是一对矛盾。今天的丽江就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她的发展似乎走在了十字路口上。 走在丽江的街头,尤其是在古城与闹市相邻的地带,你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一面是古朴、典雅,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一面是现代、时尚,伴随有汽车、大厦、城市的嘈杂。那些穿着传统民族服装,肩背竹篓的纳西族妇女,踏着迪斯科舞曲的节拍,伴着流行歌曲的旋律,走在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柏油马路上;那些穿着美国牛仔,巴黎西服的老外们,拿着高档照像机,扛着小型录像机,吃着丽江粑粑,喝着玉龙雪茶,走…  相似文献   

6.
丽江风韵     
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一个阅尽沧桑的古城,一方闲适自得的居民,给许多人带来无尽的遐想,这就是丽江。  相似文献   

7.
朱红霞  唐雅舒 《创造》2009,(6):62-63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和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丽江的节能工作从某一个方面来说,代表的是云南和中国的节能行动,因此就显得尤为重要。6月15目,丽江市节能宣传周活动暨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赠送仪式在丽江启动。此次活动,云南省节能办共向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黄山镇、华坪县通达乡的五个村赠送节能灯3100支、日光灯100支。参加丽江市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的领导表示,只有大力推行节能工作,丽江的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清,山才会更绿,这座美丽的古城也才会更美,这也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和丽东 《创造》2001,(9):11-12
随着旅游业的启动,丽江开始名声大噪,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滇西一隅,成为名播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游客达2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旅游外汇收入1903万美元。以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丽江地方总财政收入的4726%,几乎撑起了丽江地区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然而,“丽江热”的同时,潜伏着的危机开始显现出来。一、丽江旅游业面临的现实严峻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森林消失,青山荒芜,气候渐恶,水土流失,清溪断流,雪线上升,冰川退化。丽江古城河道,清澈晶莹的河水,柔嫩的水草,嬉戏的游…  相似文献   

9.
丽江,美丽的城、古老的城,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1997年12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上,一致通过将丽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此,古城丽江不仅属于云南、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投资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丽江地委、行署抓紧了丽江飞机场、程控电话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同时抓了玉龙雪山度假区“三通一平”工程。目前,度假区“三通一平”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从丽江古城到云杉评26公里的柏油路已建成20公里,其余6公里将于1994年修通。35千伏的输变电工程、400门程控电话通讯工程、供水工程、场地平整等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基础先行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与项目开发,目前已有两个企业前来投资,其中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已开始进行项目建设。待基础设施建成后,旅游度假村、雪山民俗村、冰雪运动场、赛马娱…  相似文献   

11.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纳西文化的传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纳西文化的传扬甘雪春本文拟在探讨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扬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有其两大基础:其一是秀美的自然景观;其二是丰富的纳西文化。一方面,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保护、弘扬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另...  相似文献   

12.
丽江印象     
有时候,要走进一座城市,是那么简单,一个电话,一纸通知,或者仅仅只是一时兴起。而走进丽江,却计划了整整一年、憧憬了整整一年之后。当旅行大巴经过7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抵达这座高原城市时,已是傍晚。可是直到我们卸去了满身风尘与倦色,换上长裙,走出客栈,天依旧是明亮的。是的,在这里,夜色就如一只贪睡的懒猫蜷缩在雪山后面久久不愿露面。所以,你根本用不着担心天色会黑下来,你尽可以悠闲地沿着小巷慢慢踱去。一直以为,丽江是宁静的,出世的,不着人间烟尘的。到了丽江才发现,丽江其实是喧闹的、人世的,充满了商业气息的。每一条小街几乎都是一步一商铺,三步一客栈,五步一饭馆,只有在小巷最深处,才能见到一些相对朴实的地道民居。不过,失望也只是淡淡的,如一缕微风,从河边的短叶柳上擦过,很快就没了踪影,或许是落人那清澈见底的水流里去,或许是安歇在水边的青石板凳上了,又或许,是钻入那清脆的风铃声中了。因为,丽江是极有个性的。别看满街商铺林立,多如牛毛,从店名到室内装饰却没有一家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3.
欧阳坚 《创造》2002,(12):10-11
丽江,一个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滇西北高原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因1997年l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而蜚声海内外;又因其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近年来创造了“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而得到了国内外旅游者的特别亲睐。2001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22.1万人次,其中海外旅游者l0.52万人次,分别比l995年增长2.8倍和2.4倍,年均增长25.1%和22.9%;旅游业总收入20.4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38万美元,分别比l995年增长5.3倍和1.8倍…  相似文献   

14.
我从东海之滨来到了滇西北高原、当我轻轻敲开丽江古城的大门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小桥流水、古街曲巷、繁花碧树、青砖灰瓦、垂柳依依,更有城头那两架高大的水车在喷珠扬玉,咿呀咿呀地唱着歌……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以来,恩施市在以区代乡的行政体制下,大胆改革并不断完善区镇财政体制,强化区镇财政管理,推行了由“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直至向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过渡的各个阶段的改革,有效地调动了区、镇办当家理财、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1996年,全市ZI个区(镇)、办事处财政收入达到7800万元,比1990年的2431万元净增2.2倍,年均递增%.3%。对于一个经济基础薄弱、多年依靠上级财政补贴的山区贫困县(市)来说,这一阶段的改革,为全市财政实现自求平衡走出了致胜的一步。在贫困县(市)走出财政困境,调…  相似文献   

16.
“黑洞”政策下的恶性循环─—贫困县文化人严重流失郝凡,高玉厚在山西全省110余个县(市、区)中,贫困县就有31个,占到全省县区总数的26.5%。要想使这些贫困山区县摆脱贫困,发展经济,仅靠经济扶持而没有大量人才的积极工作是办不到的。然而据调查表明,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即墨市平安创建取得丰硕成果:“两抢一盗”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3.6%.集体上访事件同比下降30%.全市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这一成绩求之不易.是市政府及司法等部门严格执法的成果.也是该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一直关注和谐社会建设,不懈临督与支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丽江商界的纳西族妇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近代丽江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大量的丽江纳西族妇女积极参与了丽江商业的发展进程,她们如火如荼的商务活动不仅为丽江商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而且这些活动还有机地构成了纳西族经济史研究中不可忽视和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纳西族商妇成...  相似文献   

19.
梦幻丽江     
“离开丽江的念头或许是永远不可忍受的。在我动荡的人生中,我没有在任何地方享受过像丽江那样的宁静、幸福的生活。对我来说,那是天堂。” 这是40年前,旅居丽江的俄罗斯学者顾彼得《被遗忘的王国》中的一段话。在电视片中初识丽江,我就对她非常向往,那古老神秘的纳西族东巴文化,古朴典雅的石板小巷,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直到读了顾彼得的那段话,才使我终于下定决心去探访丽江,了却一件许久的心事。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从1996年7月首先在11个主城区开始实行低保建制工作,经过1998年3月和1999年7月两次扩一大低保覆盖面,全市40个区县已全部建矿f城It巾Z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其中包括了16个国家级和省级的贫困县。据今年7月份统计,全市享受城市低保的达9076户,计177995人,月发保障全1335万多元,保障人数占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2.8%。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为老百姓的牛存提供了一个基本安全网,也为政府奠定了推进改革发展决策的基础。早在1996年低保建制被提到议事日程之际,重庆;!I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要建就不能是传统的民政救济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