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启超对人格平等思想的认识源于他对中国古代“君主责任”之考察,他认为中国古代所谓“天”应是人民,君主和臣民均受制于“天”,君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帝”,无论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民权”应是存在的。但是,他在探究奴隶制社会中的人格不平等问题时,只指出了这种人格不平等是因为奴隶的人格意识没有觉醒,过分强调了实行民权的条件,并未揭示人格不平等的根源在于阶级性,这也是其后来民权思想的局限性所在。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出身于半耕半读的封建家庭,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为什么会走上变法维新的道路.他少年时代的思想有哪些要求改革现实的痕迹.而这些思想又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为了寻求答案,本文试图从他少年时期的思想认识、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马媛 《传承》2008,(10):106-107
梁启超出身于半耕半读的封建家庭,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为什么会走上变法维新的道路,他少年时代的思想有哪些要求改革现实的痕迹,而这些思想又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为了寻求答案,本文试图从他少年时期的思想认识、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於世海  何叙 《求索》2011,(11):171-173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开拓者,对中国法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法学思想是中国法制迈向现代化的明镜,给人以深刻启迪。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是中国最早较为系统接受和介绍欧美近代法学思想的人,其法学思想和实践也是伴随维新运动而展开的。梁启超教育法学开启了近代中国之“新民”教育,为国民思想之开化和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之立法点亮了启蒙之灯,其体育法学思想更是为近代中国国民性之重建做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梁启超从不同角度阐述并提出了诸多教育法学思想,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法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向国人大力宣传近代西方的自由权利学说,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然而,在他的权利思想体系中,实际上共存着两种几乎对立的理论:一是天赋人权理论,他以此为依据强调自由权利的不可让渡和神圣不可侵犯;二是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基础上的强权理论,他将强权等同于自由权。这导致其理论体系内部充满深刻的矛盾,也使其权利观走进了一个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大陆,民族主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其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贡献理应受到学界的重视,而就已有的成果来看,此方面的研究尚嫌薄弱.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和理论,坚持国内各民族一致对外的“大民族主义”,他对大民族主义观的坚持源于其明确的国家思想和对国家的认同;其民族主义观念和自由主义观念密切相联又有矛盾,表现出自由民族主义的特征.梁启超的民族主义属于健全的民族主义,在今天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凤成 《求索》2012,(5):68-70
梁启超是将社会主义术语引入中国的第一人。近代时期中西文明相互影响,梁启超以贯古通今、执中鉴西的学术风格和思维模式,将先秦时期的大同思想与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深入地分析了大同、和谐、民主等思想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并根据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进步要求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解读,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现有的史料记载为基础,以梁启超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突破口,探究梁启超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共创建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者。在“教育救国”的思潮中,他最早明确地提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宗旨,较早地设计出融合中西教育内容的近代学制,力倡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成为晚清国民教育最积极的鼓动者。他的智育、情育、意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和改良主张突现了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和强烈的爱国情操,他对女子教育的阐述和对兴办女学的筹划,开风气之先,为近代妇女思想的觉醒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王淑琴 《求索》2008,(7):55-57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主张维新救国的重要启蒙思想家,从文本考察的角度看,《时务报》刊发的梁启超的维新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而做出的强烈反映和路径选择。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深为中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又不受拘泥。他以“公理”观论述维新的合理性,这是认识和思维上的一种提升;同时梁启超认为维新的核心在变革政治制度,这与之前的洋务思想从物质器皿层面改革的思路已经大为进步;更重要的,梁启超主张“开民智”、“育人才”。注重“民”的作用和价值,显示出他的政治文明远见。这奠定了梁启超不朽的思想文化地位与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民族凝聚力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一种综合国力.梁启超民族凝聚力思想为我们后人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昭示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的强大基石;经济基础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后盾;爱国团结、自尊自强是民族凝聚力不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1.
论报刊编辑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包括报刊在内的任何出版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出版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研究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神圣使命,做好新闻出版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早在1949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认真作好出版工作”。报刊,能否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重任,办出各具特色的精品,关键在编辑。编辑素质决定了报刊的质量和生命力。新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对编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始终…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的很多政治思想和主张是建立于进化论的思想基础上.梁启超进化论的思想,除了从康有为那里采纳了三世大同说这种进化论之外,他还从严复那里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然而,我们从梁启超思想的两种进化论中,发现这两种进化论之间其实是有差异的.因此,要成为一个融贯的思想体系,梁启超必须有一种策略,以将二者融合起来.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并进而为其整个政治思想体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亚生  刘劲松 《前沿》2012,(18):149-152
梁启超对美国禁华问题的看法从最初建议加强对华工的文化教育,到指出华工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提出经济手段解决美国禁华的可行性.梁启超对华人华侨历史的研究包括华人移民美国以及美国排华史,以及南洋华侨史;他还对美洲华侨华人组织的特点及所反映的中国人的政治缺点进行了分析.梁启超肯定了华人华侨对所在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调查了当时华人华侨的职业状况收入水平,对华人华侨的商业能力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道德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中心环节,改造国民道德是梁启超伦理思想的根本任务。在具体展开对中国旧道德进行变革和重构时,梁启超采用对传统道德的现代性转化和对西方道德价值的批判性引进两种方式,即梁启超所谓的"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和"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为近代中国新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启蒙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道德生活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宁 《八桂侨刊》2006,(4):50-53
林文庆是新马地区著名的华侨,时代造就了他复杂多变的人生角色和思想意识。本文从他多元人生中不为人熟知的华文报刊活动,结合他当时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和演讲及其参与或者领导的华侨社会活动,透视一位身居海外而又心系祖国的华侨独特报刊思想,阐释新加坡华人在政治与文化趋向对海外尤其是新加坡华人社会的进步所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樑 《传承》2012,(22):76-77
梁启超与李大钊都是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新史学的倡导者。但是因为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梁启超和李大钊的新史学思想在基本史观和对历史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小说功用观在实践上的创新在于他发现了小说新民的伟大功用,从而将更新传统小说与造就新的民族、新的国家的"想象社群"联系在一起,并借助现代印刷传媒,掀起了晚清新小说与中国现代民族主义思潮共时兴起的第一波。  相似文献   

18.
易胜  黄跃红 《求索》2007,(3):227-229
梁启超是活跃在中国政坛、学界三十余年的一代风云人物,被称为“新思想界之陈涉”。晚年他摒弃政务,专心向学,著作等身,建树颇丰,成为新旧交替时期学界泰斗和文化重镇。梁启超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经世致用,其治学方法最重科学精神,开启了中国学术史研究之新路。对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梁启超堪当少数几位奠基者之一,又是难得的思想启蒙者,导航人。  相似文献   

19.
郭改玲 《前沿》2014,(5):70-71
现代公民人格是现代化国家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新民说》一书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中国社会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本文以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为主轴,着力探寻其时代价值,汲取“新民”形象中的现代元素来塑造现代公民人格,借鉴“新民”形成途径来探析现代公民人格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毕生所涉猎范围极广,囊括有文学、美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新闻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并且在众领域都颇有建树。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内对梁启超的研究形成了一股热潮,从文艺学、美学角度对梁氏思想进行研究的著论也日趋丰富和不断深入。总体而言,新时期以来的梁启超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可从以下方面把握:(1)具体文体角度的研究;(2)美学视角的切入;(3)现代性研究范式的引入;(4)横向比较式研究;(5)历时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