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徐海东,1900年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今大悟县)黄家老窑。祖上六代以烧窑为业。他自家有两个姐姐、五个哥哥;另有4个堂兄、一个堂妹,连同父母叔婶、侄儿侄女,全家32口人.以制造陶器为生。其母46岁得此幺儿,格外珍爱,但不料,眼睛失明,难得再见此儿成长过程。徐海东自幼聪明好学,9岁人舅父学堂读书,学习认真,成绩优异。但同学多为富家子弟,对徐海东这样的贫苦后代天生瞧不起,  相似文献   

2.
徐海东(1900年-1970年),湖北省黄陂县人,窑工出身。1925年入党,参加过北伐和黄麻起义。自代理排长一级级干起,解放前曾任红15军团军团长,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解放后一直养病。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多次说过:“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徐海东快马加鞭去见毛泽东 1935年9月20日徐海东指挥红十五军团,在陕北劳山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一举歼灭敌人一一O师三千多人,取得了大胜利。此时也正是徐海东等人焦急盼望中央红军到来的时候。 …  相似文献   

3.
徐海东,1900年出生,1925年入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历任团长、师长、军长和军团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0年去世,终年70岁。毛主席称赞徐海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4.
徐海东将军高大壮实,面圆耳长,虎背熊腰,望之如泰山压顶。毛泽东谓徐海东将军:“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蒋介石视徐海东将军为“文明一大害”,曾发通缉令:“凡击毙彭德怀或徐海东,投诚我军,当赏洋十万。凡击毙其他匪,当予适当奖励。”(《西行漫记》)后,徐海东将军入晋,阎锡山亦发通缉令:“凡击毙徐海东者,赏洋五万元。”徐海东将军闻之,自摸后脑勺曰:“阎老西不如蒋介石,太小气了。”孙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  相似文献   

5.
“革命就像这大别山, 风吹不倒,地震不摇!” 1932年9月底的一天,在湖北省英山县西界岭一带,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冲杀声响成一片,山上山下,到处是硝烟。红9军第27师师长徐海东正奉命率部在这里阻击敌人,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阻击战已打了10多个小时,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敌人的兵力越来越多,已十多倍于红军,形势越来越严重。 第27师的3个团已被敌人完全分割,徐海东直接掌握的只有第79团,另两个团由师政委和副师长率领,且情况不明。当时红27师没有电话、电台,相互间联络只能靠通讯员和号兵。 “号兵,吹号同政委和副师长联系。”徐海东大声对号兵说。 号兵挺着胸,鼓足了劲,嘀嘀嗒嗒吹了一遍又一遍,但对方始终没有回音。徐海东派出去联络的人也没有找到另两个团的踪影。徐海东  相似文献   

6.
徐海东原名徐元清,湖北省黄陂县(今属大悟县)徐桥村人,1900年6月出生于一个贫苦窑工家庭。他家祖上六代都以烧制瓦缸、瓦罐、瓦盆等家用陶器为业,父亲徐忠本、叔父徐忠聘和几个哥哥都是烧陶工人。徐海东出生那年,正遇灾荒,全家衣食无着,母亲又双目失明,一家人过着困苦的生活。九岁那年,父母强忍生活的艰辛,送他到一家私塾里读书。  相似文献   

7.
正徐海东是湖北省大悟县人,毛泽东盛赞这个从大别山走出来的大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最好的共产党员";邓小平夸奖"徐海东同志对党有一颗红心";江泽民称赞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习仲勋为《徐海东文集》题词赞其"一身正  相似文献   

8.
苦窑工找党     
在我们共和国的10位大将中,有一位出身十分贫苦的大将,他就是在战争年代一家有38口人为革命牺牲,他自己在南征北战中9次负伤,全身留下17处伤疤,左腿为二级残废的开国元勋——徐海东。徐海东原名徐元清,190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徐家桥村(今属大悟县)一个世代陶工之家。徐海东小  相似文献   

9.
正徐海东大将是卓越的军事家,一生战功赫赫,为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海东与毛泽东初识在陕北。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也非常崇敬毛泽东,他们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把张村驿打下,大家一块去见毛主席"1935年9月初,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不久,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二十六、  相似文献   

10.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吴焕先牺牲后,由徐海东任军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率领下,从豫南何家冲出发长征,于1935年9月15日抵达陕北永坪镇,为期10个月,孤军远征  相似文献   

11.
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一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蒋介石为买他的人头悬赏10万。毛泽东同志称赞他是“最好的共产党员”、“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是湖北黄被县(今大悟县)徐家赛人,祖上六辈都是窑匠。小时只读过三年半书,9岁开始学烧窑。当了9年“窑花子”,还当过放鸭娃子。1925年,他离开老窑,出走到武昌,先是卖水为生,而后当兵。卖水为生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1997,(6)
徐海东慧眼识才用刘震1955年在我军首次授衔时,年仅40岁的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当时我军57位上将中最年轻的几位之一。而刘震将军迈出他军事指挥生涯的第一步,是与徐海东将军的慧眼识才分不开的。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西征,湖北省委重建了中国工农...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次改名:服从组织牺牲小我1900年6月,徐海东出生于湖北黄陂县(今属大悟县)一个贫苦窑工家庭,祖上六代以烧窑为业,父母兄嫂都是文盲,因是家中幼子,按照当地习俗,儿时通常取小名幺或者小。徐海东9岁入私塾读书,私塾先生按照徐家的字辈“元”,给他取学名元清,自此徐海东以徐元清行世。伴随着学识、阅历的增长,徐海东对遵从旧秩序的学名并不满意,渴望改变这不公道的旧秩序,但是苦于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只能在迷惘困顿中自发抗争求索。1924年冬,  相似文献   

14.
徐海东将军,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2岁当窑工,参加了著名的北伐战争、黄麻起义,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卓越的军事家。他经历过百余次战斗,9次负伤,身上留下17处伤痕。“徐老虎”骁勇善战的故事,不论在大别山、伏牛山区,还是在秦岭脚下、陕甘高原,都广为流传。毛泽东曾经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相似文献   

15.
1徐海东,1900年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今大悟县)黄家老窑.祖上六代以烧窑为业.他自家有两个姐姐、五个哥哥;另有4个堂兄、一个堂妹,连同父母叔婶、侄儿侄女,全家32口人,以制造陶器为生.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读史,一则故事令人感慨良多,讲的是开国大将徐海东严格要求部属的故事。这位被毛泽东称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始终对党忠诚、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由于身体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徐海东就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虽然他离职休息了,但只要有部下来访做客,他总要问三个问题:一是政治上犯错误没有?二是经济上出问题没有?三是老婆换了没有?这就是徐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肥西县新四军老战士鹿立友,曾两次担任过我军著名高级将领徐海东大将的贴身警卫。近日,鹿立友老人为我们讲述了一段他与徐海东大将之间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鹿立友,原籍肥西县花岗镇,自幼失去父母,从小被寄养在叔父家。12岁时,便在地主家当长工,受尽生活的磨难。1938年9月,刚刚20岁的鹿立友偷偷离开地主家,用一双布鞋换了4块铜板,只身徒步赶到革命老区大别山南官亭参加了游击队。他所在的游击队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十三团一营。1939年7月,鹿立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鹿立友作战勇敢,多次立功…  相似文献   

18.
彭德怀元帅被迫解甲归田时,他身边的那些收藏品,给他寂寞的生活带来不少安慰。那只银光闪闪的怀表,是瞿秋白1930年送给沈泽民的。1933年沈泽民同志又转赠给徐海东大将。1935年直罗战役后,徐海东又将此  相似文献   

19.
正1939年12月的一天傍晚,滁县地下党送来一份情报:"明晨,方边联队长经珠龙桥、施家集,到周家岗一带,寻找新四军主力。"时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4支队司令员徐海东得到情报后,对几个团长说:"等鬼子们来了再说吧。"见徐海东不慌不忙,4支队的几位团长一个个疑虑重重,心里挂着大闷葫芦。看鬼子自残第二天上午,徐海东命令部队撤退,他说:"鬼子来势凶猛,扔点烂衣服、破鞋子,赶快  相似文献   

20.
修养撷英     
《前线》1997,(6)
半句假话都不要往纸上写徐海东是我军著名的能征善战的将军,毛主席曾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对林彪、江青搞的那一套十分看不惯。他对身边的人说:你们都是共产党员,是共产党员就要相信真理。红的就是红的,黑的就是黑的。现在有人把红的说成黑的,那说归说,终究代替不了事实真相。他要求帮他写调查材料的人,要绝对实事求是,不能看风头说话,好的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半句假话都不要往纸上写。徐海东坚持真理,同林彪、江青反党集团对着干,终遭残酷迫害,于1970年含恨逝世于河南郑州。穆青曾写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