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孙英 《广东党史》2016,(8):56-56
正中共党史研究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重大决策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及相关历史;研究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历史;研究党自诞生以来,不断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坚强领导核心的历史。通过研究,辨析历史真实,准确记载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探究历史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这些讲话体现了习近平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习近平运用历史思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深刻认识,阐明了历史的科学性、历史的规律性、历史的独特性、历史的整体性的重要内涵。这些对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贺祥 《学习月刊》2012,(18):10-11
一、研究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  相似文献   

4.
蓝勇 《探索》2003,(2):129-130
我国现在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上领土,历史上中国的陆上范围曾达1300多平方公里,如此大的范围使中国历史研究中的区域研究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区域史的研究成为近些年来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就重庆而言,由于西部开发、重庆直辖、三峡工程等因素,其区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批判地总结继承中国的历史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及国情。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是其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立足于时代主题和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及党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向来是破解神话之利器、提炼理论之富矿。近年来,政治学界的一批中国学者倡导“历史政治学”,意在推动政治学转向历史,通过研究历史尤其是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发展政治学理论。历史政治学所研究的历史不限于古代历史。事实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共党史对于在中国发展政治学理论的价值都远高于古代历史。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这些讲话体现了习近平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习近平运用历史思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深刻认识,阐明了历史的科学性、历史的规律性、历史的独特性、历史的整体性的重要内涵。这些对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外学者在对新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围绕着新中国创建的历史意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失误的根源、建国后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的评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性等问题,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理论解释。系统总结国外学者在上述问题上的研究并进行客观的评析,对于新中国历史研究的深入有一定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闫朦 《理论学刊》2007,3(9):32-3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史发展阶段是我们应该搞清的问题。在研究和划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分期时,必须兼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进程两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分期的科学划分与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的重要性,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现状、认清趋势、把握未来。  相似文献   

11.
《理论学刊》2012,(2):2
张荣明,男,1956年生,天津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门史教研室主任。2000-2001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思想史的研究,专攻中国政治思想史和中国宗教思想史,在《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和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的观点出发,论述了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应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两大基本要求,从世界的整体联系中来研究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4,(6):4-4
正深化党史研究,全面推进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的研究,是学习贯彻好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的一个核心问题。全省各级党史部门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的要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的研究工作。一、要深刻领会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的研究,是党史部门责任所系、价值所在,也是党史研究工作历史脉络的自然延伸、研究业务的自然深化。栗战书同志2013年1月29日到中央党史研究室视察时,对深化党史研究明确提出了"一突出"、"两跟进"的要求,就是要  相似文献   

14.
严庆王跃 《探索》2022,(5):79-95
历史政治学的视角不仅有助于清晰解释当下中国与传统中国的政治关联性,而且有助于全面认识当代中国的政治理念、制度及行为的由来。历史政治学的历史视野、经验研究取向和求治导向适用于解释中国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历史合法性与内在机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大一统”政治哲学及政治价值在当代多民族国家整合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党中心模式”凝聚人民的具体方式。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延续了历史中国的国家发展路径和政治经验,是党基于历史逻辑和历史经验建构现代国家、实行民族整合的重要举措,满足了应对当下内外复杂形势、化危为机的现实需求,能够在民族向度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远景探索提供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践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当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并优化民族工作实践,把培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作为长远、根本措施。历史政治学可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的研究路径,而作为案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则为历史政治学增添了新的学术主题。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大历史观为研究中国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视野和方法。运用习近平大历史观审视和研究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四史"等中国问题,有利于我们明晰中国问题的历史路标,洞察中国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当前状态和未来走向,把握中国问题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寻找解答中国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毛泽东同志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统一战线史研究评述李青一、统一战线史研究的一般情况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的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包括: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及其代表人物及其他政治力量的历史基本情况;它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8.
肖红松,博士后,现任河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河北省历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中共党史、华北区域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6项。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史工作和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研究,并把它视为关系党的巩固、发展和人民事业取得胜利的一项重要工作。 掌握理论,研究历史,了解现实,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和蓬勃发展的三个必备条件。正确地对待历史,善于总结经验,这是一个郑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在领导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我们党通过艰辛的探索逐步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和成功道路的历史。我们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在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的基础上,很好地理解他的历史观、方法论以及他对党的历史问题、历史经验的大量精辟论述。这包括:关于懂得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的论述:关于总结历史经验,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论述,关于研究党的历史要把握时代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路是指中国自近代以来在其历史实践中开辟并形成的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世界历史发展的宏大叙事是中国道路形成的鲜亮时代底色。研究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应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在资本现代化进程中、在普遍的民族交往进程中去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