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最近,我们对湖北省宜昌地区38个村516名青年进行了调查。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发现,农村物质生活的丰富,并没有使青年中某些愚昧落后的东西得到根本改变。相反,旧的意识或潜意识随之变生出一些新的不良现象,阻碍着青年自身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完善。一、不良现象种种我们本着“不因爱而溢其美,不因恨而增其恶”的求实态度,对当代农村青年中那些值得关注而又困扰自身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良现象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存在决定意识。研究农村青年现状及青年工作改革,应当首先着眼于农村青年赖以生活和实践的社会环境条件,着眼于时代和历史的巨大变化和对青年的直接影响,把握当代农村青年在历史进程中所肩负的使命和发挥的作用。我们不能孤立地就青年研究青年,而应当从整个时代发展趋势出发,透过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客观存在,考察青年问题,探索青年工作规律。  相似文献   

3.
青年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不断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从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青年农民的学习能力较弱,竞争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够,交往范围狭窄,合作能力和维权能力比较薄弱。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政府制度供给存在缺陷,农民组织不健全,农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为此,要努力实现政府提供培训与农民自主学习相结合,转变农村经营体制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创设组织相结合,农村公权力的完善与农民维权意识的培育相结合,不断提升青年农民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2)
自20世纪90年代,大量农村青年涌入城市,选择在城市工作、生活,但由于自身生活经历和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正游离出农村社会体系和城市社会体系,成为心灵上"漂泊的一代"。本文通过对农村青年身份认同、家乡认同、城市认同和未来归属的分析,提出从经济层面、生活层面和文化心理层面采取措施,积极帮助农村青年消解社会认同焦虑,加快农村青年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5.
农村籍青年知识分子是青年群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他们在农村社区内度过了一生中至关重要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因此,他们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无不打上了农村文化的烙印。通过对这部分青年的考察,我们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经历了农村的基础教育(尤指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后,经过努力拼搏,又经历了城市的中高等教育,使他们面临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以内在和外在两种  相似文献   

6.
广东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青年素质现代化探析谭建光邓小兵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农业发展经历了小农化、商业化的阶段后,出现了产业化的趋势。并且,农业产业化还促使农村青年的素质发生极大变化,从小农心态向社会化农业生产者心态转化,从传统意识向现代意识转化,逐渐具...  相似文献   

7.
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农村青年其思想、道德、行为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在农村调查深深地感受到:研究当代青年离不开对农民青年思想脉搏的把握。这不仅因为在数量上农村青年占据了青年总数的70%左右,更重要的是十年改革农村青年始终站在了改革的潮头。他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新旧体制的不同,形成了他们既不同于父辈,又不同于城市青年的特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农民,无疑对于全面振兴农业,活跃农村共青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使得当代青年农民的“自主意识”苏醒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农村经济基本上处在一种封闭的落后的自然经济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女性青年主要通过婚姻、升学、关系、顶替父职、个人自致五种途径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和改革开放前相比,农村女性青年的社会流动频率加大、人数增多,实现社会流动的途径趋于多元化.但是,由于受户籍制度、家庭条件、自身先赋、后天自致等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女青年的社会流动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青年专业户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方向。深入研究农村专业户,不能不认真探讨青年专业户发展的规律。本文试就青年专业户发展的趋势作一点粗浅的分析。一、内外关系日趋协调,优化自身成长环境的自觉性不断增强调查表明,青年专业户的情绪较过去稳定,那种怨家庭父母、怨邻里乡亲、怨社会各方面,甚至感到受压制、受排挤,致富以后的那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人口有九亿多,其中农村青年占农村总人口的25%以上,他们是稳定和发展农业的关键力量。另一方面,农村青年在我国青年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农村青年问题也是我国青年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青年的状况、出路、流向,和发展途径不仅影响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11.
一目前,农村青年对婚姻、恋爱自由的要求更为普遍和强烈,但是近几年彩礼数额的急剧上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或扼杀了他们这种自主意识的实现。这是大改革时期农村中新旧婚姻观的冲突较量。要保障农村青年的婚姻自由,就必须煞住这种陋习的回潮。这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妇女报》、《农村青年》杂志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编辑部对农村青年婚恋问题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所得出的结论。上述联合进行的这项调查,共收回问卷4030份,来信一千余件。上机统计的有效问卷共3402份。这些问卷和来信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同时还在安徽省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对固鎮县的东西村、小程、王洲、邢圩等四个村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调查了男女青年527人;先后召开了13个座谈会,有150多人次参加。无论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的调查问卷,还是安徽省四个村的整群抽样的统计分析所得出的有关结论都是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防力量的主体,也是国防教育的主要对象。古往今来,青年国防意识的强弱,无不直接体现一个国家全民国防素质的优劣。因此,笔者认为,青年的国防观是青年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课题。一、国防意识与青年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防观念,是指人们对于国防的看法和态度。高度的国防观念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国防观的核心是国家利益观,即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的高度责任感,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国家利益是凝聚国民意志、召唤全民族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明确国家利益不仅有助于青年认识国防的地位、作用、任务、功能。同时也有助于认识它与青年自身及青年的发展的关系。这种关系我们从国家利益的若干  相似文献   

13.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担当意识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积极、健康、向上是当代青年担当意识的主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部分青年自我担当意识弱化、家庭担当意识淡漠、国家和社会担当意识缺失。在分析当代青年担当意识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当代青年担当意识的途径,努力使他们成为中国梦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青年群体中的部分人政治立场动摇、政治方向模糊、政治理论肤浅、政治观念淡薄、政治情感疏远、政治信仰弱化、政治态度多变等政治意识不强的情况时有表现,提升青年政治意识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青年政治意识提升要从认知图式、交往实践、利益诉求、价值认同等向度考量。其中,认知图式是青年政治意识提升的先验逻辑,交往实践是青年政治意识提升的存在范式,利益诉求是青年政治意识提升的内源动力,价值认同是青年政治意识提升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5.
最近,汤国连同志撰文《当前日本青年学生运动的动向与特点》,文中指出,日本青年学生运动在经历了持续十多年的相对消沉之后,其影响和势头略有回升。其动向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青年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成了日本青年学生运动的重要课題。许多较大的青年团体及其它社会团体注重通过开展相应活动来增强青年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对青年进行礼仪、个人情操教育、培养、开发青年的创造能力等在青学运中所占的比重显著增大。如日本最大的农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青年研究》2001,(12):11-15
通过对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必须针对农村青年教育水平、职业能力、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高农村青年的基础文化素养 ;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术培训 ,提高农村青年的职业竞争能力 ;搞好社区文化建设 ,指导农村青年完成观念的更新 ,促进农村青年与城市化进程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王秋霞 《学理论》2014,(5):274-275,288
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民族的梦,也是青年一代实现理想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青年一代认清时代责任,培养存亡意识;刻苦学习,脚踏实地,培养锐意进取意识;开拓创新,培养艰苦奋斗意识;锤炼思想品德,培养严于律己意识。这四种意识的培育与养成将使青年在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同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0)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由此可见,我党对共青团事业的重视与关注从未停止。农村团组织作为联系农村青年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凝聚农村青年思想、发挥农村青年战斗力的核心堡垒。就当前农村团工作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对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村青年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省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创业模式。主要通过对广东省农村青年创业的政策环境分析和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村青年创业的情况进行分析,探索目前广东省农村青年的创业模式,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环境下农村青年自我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经济、婚姻、素质等三个方面为切入点 ,结合西北农村的乡土特色 ,剖析了限制西北农村青年自我发展的若干因素 ;其中笔者对西北农村青年人自身以及家庭经济的欠缺、早婚的非正式约束以及炫耀性消费、社会经验的欠缺以及文化技能的不足等方面作了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