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日益临近之际,美国正在预谋下个世纪的全球安全战略,在这一战略中,美国首先构筑以本土为中心,向欧、亚和欧亚边缘地区辐射的全球安全网络。在这个安全网络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美国本土的安全。为此,美国提出在本土建立和发展“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安全网络的三个辐射区是欧洲、亚洲和中东。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和重点地区。为此美国打算建设“马歇尔欧洲”,这有三个关键;一是北约,美国全球安全战略轨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北约东扩和“和平伙伴计划”,使中欧和东欧国家加入整个欧洲的安全结构;三是…  相似文献   

2.
近日欧美在北约讨论向土耳其提供军事支持出现了僵持的局面。为了使武力“倒萨”万无一失,美国早在1月15日就正式要求北约开始制订军事计划,在包括向土耳其提供军事支持、填充伊拉克战争可能引发的欧洲安全真空、考虑战后在伊维和等在内的4个方面早做准备。法德认为,这无疑在把伊拉克危机引向战争。出于自身和欧洲战略利益的考虑,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在2月10日否决了美国给北约提出的建议,从而引发了北约54年历史上又一次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3.
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美国的战略图谋有所忌惮,里加峰会没有取得美国人所期望的成果北约26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1月28日至29日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聚会,重点讨论北约领导的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问题和北约未来转型问题。由于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对美国的战略图谋有所忌惮,里加首脑会议没有取得美国人所期望的成果,布什总统在会议结束后匆匆离开。一向重视“宣传”的美国人竟然在如此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没有举行任何一场新闻发布会,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4.
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这是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通过推进北约东扩和改造北约实现其称霸世界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由于此次军事行动是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明确授权的情况下,针对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而发动的战争,因而其性质是极为恶劣的,必将对欧洲乃至全球国际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消极影响。一、恶化了美俄关系,危害了欧洲乃至世界局势的长期稳定北约对南动武是北约东扩进程中的重大战略步骤之一。1994年1月北约布鲁塞尔首脑会议召开后,北约东扩取得重大进展。波兰。匈牙…  相似文献   

5.
克林顿连任总统后,为实现21世纪为“美国世纪”的全球战略目标,继续坚持对俄罗斯实行“削弱、遏制和防范”的政策,力求在保持两国关系总体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削弱俄罗斯的军事、经济实力,推动其朝美国占支配地位的战略轨道演变。今年2月4日,克林顿在向国会发表的他第二任期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是,协助“建立一个统一的民主的欧洲”,在1999年前扩大北约,加强北约同非北约成员间的和平伙伴关系,在北约和“民主俄罗斯”之间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其实质就是继续介入并主导欧洲安全事务,加快建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欧洲安全格局。美国对俄这一政策的基本依据是,俄罗斯是美国所需要的最大的“民主成果”,是一个正在转型中的欧亚大国,离开俄罗斯的合作,美国就无法建立欧洲安全格局和实现其旨在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冯坚 《瞭望》2002,(24)
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应当说是北约对外关系中最重要部分,如何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关乎北约的战略利益。自1997年5月双方签署《北约与俄罗斯相互关系、合作与安全基础文件》,并成立了“北约—俄罗斯常设联合理事会”以来,双边关系进展不大。北约与俄罗斯对这种关系均表示不尽满意。在双方共同努力下,2001年底北约外长与俄罗斯外长在布鲁塞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4日是《北大西洋公约》签署50周年纪念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将于4月24—2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隆重庆祝,届时将通过指导北约迈入21世纪的新战略。北约这一世界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的战略走向,对欧洲安全和世界局势具有重大影响,从而...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0,(13)
以色列14日正式宣布“箭-2”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以色列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防卫和拦截弹道导弹系统的国家。该系统是由以色列同美国共同开发研制的,其中60%的资金由美国提供。 北约和俄罗斯联合常设理事会15日举行大使级会议,就前南斯拉夫地区局势及北约和俄罗斯在科索沃的合作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自去年6月北约结束对南斯拉夫轰炸以来双方举行的首次会议,标志着俄与北约关系已开始恢复正常。 南斯拉夫联盟周边7国政府总理会晤16—18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就科索沃目前局势、多瑙河恢复通航和…  相似文献   

9.
在伊拉克安全局势、伊朗核危机、阿富汗增兵、北约转型等问题上,欧洲与美国的立场渐行渐远美国总统布什1月23日国情咨文,涉及了最近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和实施的一系列对外新政策。从伊拉克局势到伊朗核危机、从阿富汗增兵到北约转型等等,布什政府都有新的思考和动作。作为传统的西方盟友,欧洲对布什的战略调整予以高度关注并作出不同反应。不断削弱的跨大西洋关系正在经历一轮新考验。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美国为推行其全球战略,不遗余力地推动北约东扩。目的之一,就是夺占曾是苏联势力范围的广大中、东欧地区,把它们纳入西方的轨道,使俄罗斯失去西部的战略屏障,进而威逼俄罗斯;同时把美国的势力范围从西欧扩大到中、东欧,确立它对整个欧洲的主导地位。如今,北约—俄罗斯双边关系文件已经签署,北约东扩的障碍已经扫除。然而,在美国看来,光有北约东扩还不够,于是又施出新招。上月底,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荷兰海牙,参加纪念“马歇尔计划”50周年活动,提出了一个新的倡议:西方应该制订一个“庞大的援助计划”,像当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重建那样来帮助中、东欧振兴经济。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3月加入北约,实现了 “回归欧洲”战略构想的第一步以来,捷克在促进军队现代化、加快与北约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要想真正“融入北约”,与北约老成员国“平起平坐”,捷克还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和考验。 加入北约后,捷军努力从各个方面加快与北约趋同的步伐。在国外,捷克积极参与了北约组织的大小数十次军事演习,并承担了北约在巴尔干地区的部分维和任务,向该地区派出了野战医院和少量军队。通过与北约现代化军队的实战演练和合作,捷军在作战指挥、战术运用、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在国内,捷政府竭力在军…  相似文献   

12.
美国“独立”号航空母舰上的海军人员在装载“哈姆”反雷达导弹1999年1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公布了美国“本上导弹防御计划”和“战区导弹防御计划”,并正式要求修改美苏于70年代初达成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此举明知会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和有关国家的特别关注,还是一意孤行,究竟意欲何为?美军在《联合战区导弹防御纲要》中给战区导弹下的定义为“针对一特定战区目标的战区导弹、巡航导弹和空对地导弹”。据美军有关人士解释,战区导弹通常指射程在70—3000公里之间的导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就是融被动防御系统、主动防御系…  相似文献   

13.
陈贽 《瞭望》1995,(40)
最近,围绕北约的话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8月底开始北约对波黑塞族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另一个是进入具体研究与磋商阶段的北约东扩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来,这两个并非直接发生联系的方面却交互作用,使自今年6月以来曾一度缓解的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又趋于紧张.今年5月31日在荷兰举行的北大西洋合作理事会上,俄国外长科济列夫代表俄罗斯政府正式签署了与北约的《双边军事合作计划》和《关于双方建立定期公开磋商协议》两份文件,使俄罗斯真正被纳入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这一框架计划.会上,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的立场并未松动,而北约亦表示东扩计划不会更改.但在重申俄罗斯对北约决定“没有否决权”的同时,北约也表示将就“关于欧洲安全的所有重大问题”与俄罗斯进行磋商.可以说,双方合作的气氛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1、4月3日,在距贝尔格莱德市中心仅2公里的贝尔格莱德热电厂遭到北约空袭2、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5枚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黄文摄3、3月4日,一名阿族男孩和他的家人离开科索沃自治省后,在马其顿边境找到了临时住地4、3月13日,波、匈捷正式加入北约5、4月20日,贝尔格莱德市民集会反对北约空袭南联盟1999年4月23日—24日,北约在华盛顿举行首脑会议,借纪念该组织成立50周年之机,实现了北约的两个“东扩”:一是地理上的向东扩展,正式吸收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2,(23)
·事件· 5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正在莫斯科访问的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布什是23日抵莫斯科,对俄进行了3天访问。 代号为“金色眼镜蛇”的泰国、美国和新加坡3国年度多兵种联合军事演习28日在泰国东南沿海春武里府梭桃邑军事基地结束。 北约19个成员国和俄罗斯的领导人28日在罗马聚首会晤,并签署了关于建立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罗马宣言》。  相似文献   

16.
艰难的中程导弹谈判,现在终于有了个结果。这场谈判,历时7年,几经波折,讨价还价异常激烈。 中程导弹争端是由苏联1977年开始部署SS—20导弹引起的。美国和它的西欧盟国认为这种更加先进的中程导弹的部署,打破了欧洲地区核力量的平衡。因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1979年12月12日决定,  相似文献   

17.
北约16个成员国最近在总部布鲁塞尔先后举行了军事委员会会议、外长理事会会议和国防部长秋季会议,主要议题据说是讨论和确定北约如何进一步实行改革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上述会议并没有解决美国与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之间在北约改革方向上的根本分歧,更没有就最近炒热的北约南欧盟军司令一职转由欧洲人担任一事作出决定。美国人继续强调,南欧战区司令一职仍继续由美国人担任,而法国也不时地重申应由欧洲人取而代之,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相似文献   

18.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访问波兰期间,于7月11日提出了欧洲裁军新建议:一、如果北约同意不在意大利部署72架美国F—16战斗轰炸机,苏联就准备相应地从东欧的基地撤出类似的飞机;二、建立减少战争危险的欧洲中心,作为北约和华约之间进行合作的场所;三、举行全欧各国领导人会晤,讨论如何打破裁减常规军备方面的僵局并付诸行动。同时,戈尔巴乔夫再次提出分三步裁减欧洲常规兵力和武器装备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在弄清并消除两大军事  相似文献   

19.
华沙条约组织七个成员国的外交部长四月十九日至二十日在布达佩斯举行了一次会议。从会议发表的公报看,这次会议没有提出什么新东西,几乎完全是重申华约国家、特别是苏联近几个月来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立场。公报说,七国外长“详细讨论了有关欧洲局势的问题”,认为由于一些北约国家开始部署美国中程导弹,“本来就很紧张的局势变得更加尖锐,从而在欧洲大陆开始了核军备竞赛的一个特别危险的新阶  相似文献   

20.
罗马专电 为期两天的北约首脑会议于11月8日在罗马闭幕。这次首脑会议是北约根据已经变化的欧洲形势,对其战略进行调整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北约战略新概念》和《关于和平与合作的罗马宣言》,反映了16个成员国对冷战后北约在欧洲安全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