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06,(12)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总是以一次次令人震惊的奇迹,彰显出中华民族在科技发展上自主创新的实力。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完美表现,谱写出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征服太空的新篇章。今天,当勤劳善良的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时,当中华民族正在以快速发展的脚步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时,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以其创新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军工企业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飞天,遨游太空,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50年代末,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首飞太空。8年后,美国“阿波罗”飞船把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而这一切的一切,对年轻的中国航天事业来说,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中国航天事业虽比美苏、欧洲发展得晚一些,但一些尖端技术却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航天工业专家王英魁最近透露,中国将在10年内建成太空船。而中国正在实施的太空计划,在5年之内,约三四年以后,自已建造的可载3位宇航员的太空船便可升空。王氏称,中国早已掌握先进的太空技术,目前中国有100多位合  相似文献   

3.
正伟大的事业孕育微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金后孕育和发展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以下统称"航天精神")。航天精神的培育和形成,又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撑。航天精神是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水利建设目前又成了全党、全民关注的热点。建国几十年来,水利建设几上几下,时冷时热,透过这上下、冷热,我们感到必须处理好水利建设中的几个关系。 轰轰烈烈与扎扎实实。过去几十年,我们的水利事业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就的,这是我们今天发展水利事业的基础。但是也确实出过一些偏差和失误,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尽管如此,广大农民兴修水利的愿望和热情还是很高的,关键是要很好地引导。我们认为,搞水利建设,既要有规划,轰轰烈烈,否则难以奏效;又要讲求效益,争取办一项成一项,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搞水利不光要看上了多少人,打了多少井,更主要  相似文献   

5.
沈峒孚的主要头衔有两个,一个是抚顺市侨联副主席,一个是抚顺市侨联事业发展集团总裁。初见沈峒孚,是初春在他的办公室。而此时的他,刚刚甩掉一只拐杖——在一次商务活动中由于车出事故他一只腿受了伤,伤得很重。那只拐杖还放在他的办公桌旁。据知情者说,受伤后的沈峒孚,只在医院治疗极短一段时间,而后他就拄着拐杖开始上班了。因为侨联离不开他。侨联事业发展集团也离不开他。这就是一身兼二职的沈峒孚。  相似文献   

6.
王晨曦 《学理论》2010,(12):87-88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离不开女性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离不开女性的全面发展。针对女性人才的重要性及目前其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几点促进我国女性人才发展的浅见。  相似文献   

7.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简介:1911年出生,浙江杭州人。这位科技界巨擘,历经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他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60多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赴后继、开拓进取、拼搏奉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始终把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作为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不断加强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内涵与实践研究,为新时代航天军工央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航天精神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一月·环球     
《侨园》2012,(7):3+5
<正>世界惊叹中国"天神之吻"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6月18日14时许顺利完成,3名中国航天员从神舟九号走入"天宫一号",第一次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实验舱中"留下脚步"。在世界媒体热议中国人向太空梦想又迈出一步时,人们也在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00%成功的骄人纪录。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发文称,  相似文献   

10.
正孙晋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孙院士长期从事碳/碳复合材料、特种纤维及特种纺织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军工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专注科技前沿"人家做过的,尽量不做,要做就做自己的东西",这是孙晋良院士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怀揣着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孜孜追求及对科学研究的执着,孙晋良  相似文献   

11.
国家决定九月十日为教师节,这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大事。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离不开教师们的辛勤劳动。一个人从六、七岁开始,长到二十多岁,这十多年的时间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大的一段,也正是人们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所以,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着各种知识,而且他们的一席话,一个行为,又往往在不知不觉之间改变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人们历来便很敬重教  相似文献   

12.
寓言四则     
一个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禅师点头道:“有的。”他又问:“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禅师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掌指给他看,并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爱情线,这条斜线叫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就是将手慢慢地、紧紧地握起来。  相似文献   

13.
承湘 《瞭望》1985,(12)
在农村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又在全国兴起。城乡改革的实践打开人们的眼界,使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在商品经济的时代,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农村广阔、农民众多的国度里更是如此。打破城乡相互分割、封闭的状态,实现共同繁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乡关系的要求日益强烈。这是当今中国出现的又一桩具有深远意义的新事物。 过去提起城乡关系,总局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08,(4):14-14
历史的车轮刚刚迈入2000年,时任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的栾恩杰频繁地找孙家栋,他非常了解孙家栋这位航天总体大师高超的谋略、敏捷的思维、丰富的经验、对中国航天的钟情和在航天界的影响力以及人格魅力。这两位在业内极具影响力的老航天满怀神圣的使命感,一起谋划着中国航天发展的战略思路。两人的灵感一经碰撞立即进发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5.
王梅  老木 《瞭望》2003,(47)
公民因私出国,离不开中介机构,但对大多数从未踏出过国门的人来说,出国手续的办理显得很繁琐,甚至让人不知所措。事实上,出入境服务机构为公民合法出国探亲、访友、继承财产、留学和其他非公务活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增加了公民出国发展的途径和机会。但与此同时也有一批非法出入境中介机构和个人混水摸鱼,打着给人办理出入境手续的幌子,到处招摇撞  相似文献   

16.
在苏维埃俄国决定运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时候,俄共党内、苏维埃政权内部以及在工农群众中有不少人大惑不解。有的人说,“我们刚把本国的资本家赶走,现在又要把外国资本家请进来了”,这是在“出卖我们的俄罗斯母亲”,让工人“退回去受资本家的奴役”;有的人认为,这是“对自己事业的背叛”;也有人担心,利用资本主义会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建立资本主义”,等等。列宁对这些反对意见非常认  相似文献   

17.
“口号农业”可以休矣高登元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保护农业、加强农业、发展农业的强烈呼唤,又在我国大江南北响起;中央制订的兴农政策,也加大力度贯彻实施。这的确让人兴奋。但在兴奋之余,冷静地审视一下,还可以发现,在举国上下一片兴农热潮中,也有些人虽呼喊农业...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论述,再次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到企事业单位,就是指职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职工的发展既是事业发展的途径又是事业发展的目标。多年来, 我们从“完善规划,疏通渠道,建立机制,营造环境”入手,不断促进“人企价值共融”,推动了“以人为本,优化结构,促进职工与事业共同发展”的人才战略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现在,有一种看法已经属于国际上带有普遍性的认识,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全世界总的发展状况,一个国家内部某一领域的发展又离不开其他领域的发展状况,这两种联系还相互产生影响。西方有的学者用“横向依赖”和“纵向依赖”以及这两种依赖的相互作用来概括这种现象。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内改革的同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改革当中又都注意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以至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革新的配套,说明这两种联系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体现。有的苏联学者指出了世界变化和各国社会变动的关系,说世界上的变动愈快愈大,各国内部发生社会变动的概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2,(42)
每一次成功与挫折,每一项探索与创新,都成为中国航天事业迈步前进的铺路石。在美俄两国垄断载人航天领域近半世纪后,中国终于以全新的姿态登上世界航天大舞台。 但中国航天业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中国在世界航天舞台上的地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