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对象极具广泛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展开统战工作,而且还对在华日人和日本战俘做统一战线工作。这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主义的胜利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中实行的三三制政策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起源,提出中国共产党战略方针从关门主义到统一战线的历史转变,为协商民主思想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民主建设实践,为协商民主发展为一种民主形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面对艰苦环境,党对新闻事业进行了开拓性的创新与发展,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奠定了基础。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及政治生态的多变性,新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应发扬延安时期党对新闻工作创新发展体现的时代品质,这包括加强领导、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推进新闻工作进入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摆脱教条主义束缚,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与认知能力迅速提升,打开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大门,迈出了从延安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始终追随国际局势与大国关系的细微变化,开展了丰富的外交探索,以灵活务实的外交理念赢得发展壮大的契机,以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超的政治智慧与卓越的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的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由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正确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开展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使得我国少数民族自始至终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抗战,这种前所未有的民族大团结是抗日战争能够持久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本条件,其作用贯穿在抗战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党加强党性修养的经验主要有:把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贯穿于党性教育和修养的始终;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是增强党性的思想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性的本质要求;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是党性的重要体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加强党性锻炼的有力武器;把党性修养落实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上。  相似文献   

7.
努力培养和造就干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组织基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党的政治路线,用独创的整风方式坚持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年轻干部和在职干部的培养、着重培养和造就高级领导干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理论辩证地吸取和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组织保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基层党建,注重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统一,既服务于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又主动适应环境的新变化,服从抗战大局;注重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既强化团结群众、凝聚群众的核心功能,又重视社会动员功能;注重结构形态与自身功能相统一,在壮大党员数量的同时,通过提高党员的质量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注重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社会组织的互动统一,善于运用非权力活动方式,通过社会组织整合社会。  相似文献   

9.
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实现重大突破的重要阶段。探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生成逻辑,不仅要从理论上追溯源头,还要从实践上动态观察,更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综合分析。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于长征中积累了民族工作经验,在革命形势中紧抓民族政策重点,总体把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为延安时期民族政策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政党形象决定着政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进而直接决定着政党的生命力、竞争力和战斗力。延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其通过形象塑造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进行局部执政实践的重要时期。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应对挑战、完成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塑造和维护执政党的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党的领袖群体,聚集的是当时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一群儿女,他们是在中国革命火与血的考验和历练中,形成的最佳人才组合。他们在延安领导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事业,度过13个春秋。并从延安走向全中国,走进北京,缔造了新中国,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本文着重探讨了这一群体形成的原因、特点、历史贡献和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廉政建设在理论支撑、思想基础、法制保证、机制保证、基本特征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启示我们今天加强廉政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既要抓思想教育,更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做保证;加强民主建设与群众监督相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应以“精兵简政”的要求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关系密切。全面推进新世纪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 ,需要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统一战线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 ,积极促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延安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它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党领导下形成的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与胡主席提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确立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更需要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5.
加强干部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1956—1966年,为适应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我们党开展了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教育培训中坚持“又红又专”的干部标准,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脱产培训和劳动实践中培训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支可靠的党员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6.
建国前后一段时期党的办报思想和实践中,除了充当“斗争武器”的主流传统外.还存在着与之并行的另一种诉求,即新闻工作本身内在的独立、客观的价值取向。这种诉求于1949年至1956年间、在探索新闻客观报道、独立负责、趣味可读、充当言论机关等方面,有呼声、有实践,最终为“反右”中不断高涨的“阶级斗争理论”所吞噬,经历了新闻工作的转型。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具有正本清源,恢复、发扬党的优良新闻传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党把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思想道德建设与党的纲领实践相结合,说理教育与实践教育、人格教育相结合,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原则、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是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理论走向成熟的时期;党寓思想道德建设于生产和革命实践活动之中,成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得最富特色和最有成效的时期之一。借鉴延安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现阶段增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有效性,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和深厚的承继关系,二者所建构的都是人的精神世界,导引的都是人的价值追求,同时都有着相同的时代目标和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党性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在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培养、训练具有高尚的革命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的适应抗战需要的干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培养造就了千百万的干部,并依靠这批合格的革命干部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抗战时期干部党性教育的巨大成功及其创造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当前和今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