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与“不变”是近十多年来香港的一个敏感话题,一个常常被讨论的话题,因为它涉及香港的前途。正如世间万物均为相克相生的一样,香港的“变”与“不变”也是对立而统一地出现的。而提出香港的“变”与“不变”的是中国政府,体现香港的“变”与“不变”的是“一国两制”方针。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工作重点实现战略性转移之后,邓小平曾多次与国际来访者和我国领导人谈论“变”与“不变”的问题.这实际上表达了他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即战略目标的坚定性与实现目标的手段的灵活性是辩证统一的,“变” 与“不变”取决于使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通过了党章修正案,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对党章进行修改,既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惯例,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品格的重要体现。时代在变而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变,战略在变而奔向复兴的信心不变,成就在变而管党治党的决心不变。深刻把握党章的"变"与"不变",才能全面理解新党章的内涵和要求,更好地尊崇党章和维护党章,从根本上强化认识、提高本领和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4.
许华卿 《前线》2016,(11):31-34
历史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此基础上,准确判断时代特征的"变"与"不变",科学认识中国国情的"变"与"不变",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确保在"变"中立主导、在"不变"下谋创新谋发展,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做到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这个新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我们要看到三个"变",即"新时代"之变、社会需要之变、社会生产之变;同时,我们又要从"变"中看到"不变",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内涵基础上,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7.
"有些东西不能变"、"要发展就要变"是邓小平理论两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其不变是变的前提,变最终是为了不变.正是基于邓小平对变与不变的辨证思考和把握,中国当前三大主题改革、发展、稳定才得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通篇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我认为要深刻领会、正确把握这一纲领性文献,首先要解决的一个认识问题就是“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党自身的重大变化”,这些讲的都是“变”;而“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讲的则是“不变”。只有坚持“三个代表”不变,才能使我们党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也只有使我们党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才能使我们党做到“三个代表”始终不…  相似文献   

9.
殷辂 《理论文萃》2004,(6):52-55
周易《革》之上六日:“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此爻意义深远,最能代表目前改革的状况。改而不止,革而不变,改革之大忌也;革而不从道,变而不应时,改革之大患也。纵观二十年改革,改革初期,人心被极左思想弄得极其疲惫,世风虚伪,人心思变,改制是顺天应人之举。  相似文献   

10.
郑强  付松 《当代贵州》2014,(17):20-21
正绥阳的城镇化演绎着变与不变的精彩:变的是城市和理念,不变的是山水与乡愁。一城山水一城诗,半城湖光半城林。走进魅力绥阳,处处欣欣向荣。这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意境展示着"中国诗乡"的韵味;这是一座生机勃发的城市,凭借惊人的速度书写着城镇建设新篇。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不变",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因为,我国还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还要完成初级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从初级阶段的总任务、总目标来讲的。一方面,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特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也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曾经哒哒的马蹄绝响、横跨峭壁湍流的铁索……如今,都已化作历史的记忆。沧海桑田,时节如流,一路前行的旅途中,变的是时光,不变的是贵州大地上的奋斗英姿。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创新渐入纵深,在"变"与"不变"间,走出了一条"三线"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六盘水,因"三线"建设而生,与改革开放同岁。从"江南煤都"转向"中国凉都"、从"挖煤卖煤"到一二三产并驾齐驱、从"贫"在农上到"三变"改革助农增收……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六盘水经济社会之"变"翻天覆地。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样的"变"与"不变",是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然结果,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必然结果,是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自觉遵循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08,(7):39-39
主持人:2008年美国大选不同寻常的色彩耐人寻味。6月3日,46岁的奥巴马战牲党内对手希拉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候选人。现特邀研究美国问题的资深人士,共同探讨与此相关话题,透视美国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6.
采访阎立平是去年岁末.几个小时的攀谈,感动一直伴随始终:他的工作性质变了.从一名国企职工成为一名个体劳动者.他的职业变了.从一名具有大专学历的干部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但是他的心中始终坚守着一个不变,那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根据中央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九七回归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这是指香港社会基本格局不变.但九七回归,毕竟是一个根本性转变,主权归属的改变必然引起由此而来的一系列变化,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种“变”,只要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和发展,不损害香港人的利益,这种“变”是值得欢迎的.我们要沉着应“变”.迎接这历史转变时刻的来临.为此,本文对九七回归后香港社会的变化作点探讨.一、九七主权回归,这是香港社会最大“变”,由此将引起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策划导言35年前,在山高路远、贫穷落后的福建宁德,“四下基层”应运而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一种工作方法、工作制度。35年间,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四下基层”的内涵不断深化、载体不断丰富、制度日益完善,已上升成为典型经验,从宁德走向全国——前不久,  相似文献   

19.
“中国模式”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的统一,是世界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统一,是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统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变与不变的统一.这五个“统一”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形态、本质特性、时空特性、形式特性和发展特性等不同层次的内在规定性.全面分析与科学把握这些内在规定性是继续深化当前“中国模式”之争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港校热"似乎一直是个不变的话题,每年都有1000多名内地生进入港校就读。有媒体预测,香港高校学制2012年起与内地趋同,内地生赴港读书有了更多的便利性,这无疑会给"港校热"再加一把火。不过,细细观察,"港校热"的背后其实也有变化悄然发生。不仅内地生选择香港高校的理由在变,两地看待"港校热"的视角也在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