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院靠什么抓住文化观众群本刊实习生宋虹霞经历了进口分账影片《泰坦尼克号》票房的持续“丰收”,位于北京市东四北大街的明星电影院在5月初随即上映国产影片《罪恶》。本来希望调剂一下观众的胃口,没曾想大受冷落,有一场仅有两名观众入场观看。这家影院只得复映《...  相似文献   

2.
一年前还是凤毛麟角的“贺岁片”,如今成批而来,全国有七八部之多。刚进入1998年12月份,一些地方就迫不及待地宣传上映贺岁片。北京20家影院在中旬就组成大规模首映阵容,联手推出紫禁城影业公司摄制的贺岁片《不见不散》。贺岁片在我国真的这么容易“红火”吗...  相似文献   

3.
刘华  李学梅  周谷风 《求知》2013,(3):59-60
日本:缩小差距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前几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在全球热播,东京也不例外,只是影迷要看到画面效果更加震撼的IMAX版,只能"下乡"到川崎过把瘾了,因为东京地区没有一家影院放映IMAX版,  相似文献   

4.
老齐师傅在电影院看自行车已有些年头了。最近一段时间,他的生意似乎格外好。他美滋滋地告诉记者,过去一天的存车费不过就是两三块钱,这几天每天都有七八十块钱的进账。 齐师傅的好生意源于 11月 16日河南人民会堂影城突然推出的“ 2元钱看电影”回报观众活动。据称,从 17日起的 10天里,掏 2元钱可以看最新的进口片《疑云空降》。随后,郑州其他几家影院也宣布跟进,将该片的票价也降至 2元。青少年宫影城还宣称,他们上映的最新进口影片《真假姻缘》和巩俐主演的新片《漂亮妈妈》,凭下岗证、学生证、驾驶证可享受 1元的票价,凭残疾…  相似文献   

5.
进口大片的市场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过《珍珠港》吗?——在短暂的沉寂后,进口大片又成为人们日常谈话的中心。今年暑期,中国电影市场接连推出三部进口大片,速度和力度均为前所未见。其中《珍珠港》的上映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热潮,使大片再度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 自从1995年以来,“进口十部大片”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每年一度的盛事。《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等一大串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使美国大片俨然成为激活中国电影市场的“兴奋剂”。  相似文献   

6.
张钊 《瞭望》2001,(14)
在3月 25日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卧虎藏龙》获得了最佳外语片奖等 4个奖项,填补了华语电影在奥斯卡奖项上的空白。但是,《卧虎藏龙》在北京和上海放映时,影院上座率却仅有 50%。这是一桩非常耐人寻味的事:那边是西方人的盛赞,这边却是国内观众的冷静甚至冷淡。如果说电影是文化交流的一面镜子,那么,我们从《卧虎藏龙》这面镜子里,却看到了一帧被误读的影像。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误读,正发生在包括电影在内的许多其他文化领域中。 西洋镜 ?东洋镜 ? 《卧虎藏龙》在国内外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验证了“墙里开花…  相似文献   

7.
《求知》2004,(9):4-5
2000年8月,一部名叫《生死抉择》的电影开始在国内上映。该片上映时间不长,便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国内的票房收入超过同期所有进口的“美国大片”。《生死抉择》为什么会如此吸引观众?这主要是因为它成功塑造了清正廉洁、勇斗邪恶、一身正气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们党反对腐败的坚强决心,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同腐败作斗争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8.
伯村 《瞭望》1992,(23)
《瞭望》今年第十三期上有一篇一勺先生的《章太炎“词穷”》,与编者对此论稍持不同看法的《编余琐记》一则,很有趣味。现在我也插进来说几句不学的话。 《词穷》原文说史量才先生于1934年冬被蒋介石刺死后,章太炎后来在为史先生写的“墓志铭”中,末句说史量才之被刺死“抑命也夫,命也夫!”是章“把一场扼杀舆论  相似文献   

9.
梁燕 《民主》2009,(2):36-38
电影《梅兰芳》的上映引发了人们对历史文化名人梅兰劳相关话题的热烈讨论。影片以相当多的篇幅表现了梅兰芳与他的经纪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在梅兰芳的周围曾有多位文人协助他的创作和演出,打理相关事宜。其中,“梅党”最重要的一位成员齐如山,在梅兰芳艺术成长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可谓功莫大焉!齐氏是创获颇多的编剧和导演,  相似文献   

10.
“七一”前后,电影战线捷报频传:继故事片《焦裕禄》等首批向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献礼片上映后,第二批献礼片——《开天辟地》、《大决战》、《毛泽东和他的儿子》、《烈火金钢》、《我们走向未来》等又相继问世。这些影片在观众中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最近称赞;“电影界拍了几部好片子,这是电影界给党的70周年最实际的献礼”。  相似文献   

11.
“石头”的狂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瞭望》2006,(30)
从纯娱乐的电影功能上读解,《疯狂的石头》担得起大多数观众的评价:好看全国部分城市上映两周就拿下1000万票房,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在国内尚不成熟的暑期档上疯狂了一把。观众在狂  相似文献   

12.
付雁南 《党政论坛》2011,(10):34-35
2004年的一天,蒋庆泉的儿子蒋利接到舅舅冯自元的电话。冯自元说,看到一个叫《电影传奇》的电视节目,里面的一位老嘉宾说《英雄儿女》中喊“向我开炮”的那个王成是有原型的,名叫蒋庆泉。  相似文献   

13.
潘燕 《瞭望》1995,(51)
描述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不少人喜欢用这样一个词——火爆!不是吗,从年初“三红”《红粉》、《红尘》、《红番区》的联袂登台,到一路追杀过来,直至岁尾仍赫然于各大影院海报上的好莱坞枪战明星,中国观众在领略了施瓦辛格的勇武和阿甘的木讷后,同样被红樱桃残酷的美所震撼,再加上张艺谋的沉郁、姜文的热烈,国内电影市场可谓一片“阳光灿烂”.面对久违的观众和不断被刷新的票房纪录,中国电影界有发行放映人员忙碌之后的兴奋,有主创人员踌躇满志的自信,有无羹可分者  相似文献   

14.
2004年的一天,蒋庆泉的儿子蒋利接到舅舅冯自元的电话。冯自元说,看到一个叫《电影传奇》的电视节目,里面的一位老嘉宾说《英雄儿女》中喊“向我开炮”的那个王成是有原型的,名叫蒋庆泉。  相似文献   

15.
《各界》2013,(12):F0002-F0002
张艺谋,陕西临潼人。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人物之一,他的电影风格勇于创新且涉及题材广泛,每有新作上映都会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雷钟哲 《各界》2010,(5):35-35
韩寒在博文《看孔子》中,不但把电影《孔子》批得一无是处,还顺便捎带上中国古代一堆的子。他说《孔子》这部电影,无论从拍摄意义、商业利润、艺术追求、电影探索、教育启蒙、娱乐消遣等任何一个角度,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是一部完全可以抹去的电影。  相似文献   

17.
笔者曾从报纸上看到一则颇令人感触的报道,说的是南方某城市的领导,为了绿化美化城市,搞了个“榕树一条街”,竞从外地花高价买来300棵大榕树,一夜之间,这条街道两旁就栽满了榕树。但是,好景不长,第一年“绿树一条街”,第二年“黄树一条街”,第三年“枯树一条街”,第四年“死树一条街”。还有一则报道,说的是某地领导为了掩饰道路两旁的衰败景况,  相似文献   

18.
张君明 《民主》2005,(11):42-42
有两则消息读后很让人忧虑:一则是,合肥市在街头安放了10多台饮水机,以方便市民街头饮水,可这些饮用之水,却被一些市民用来洗脸、洗头、冲脚《安徽经济广播电台·早间新闻》(2005.8.15)。另一则是,凌晨三点多钟,京城的一些商场仍是灯火通明;街头企业广告牌被灯火照  相似文献   

19.
封五昌 《各界》2013,(5):60-60
电影《一九四二》中,说陕西话的国民党军队,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打“败仗”后撤途中,不但抢夺难民的粮食,还强征难民的车驴;一次是鸣枪不准难民西行逃入陕西。总之,是一群“横行霸道、欺凌百姓、不近人情”的“散兵游勇”。然而,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据报载,法国《电视周刊》曾刊登了一则邮购“交好运” 戒指的广告,广告的大幅照片是法国著名影星姬蓓尔的手指上戴着一只“交好运”的戒指。广告词说:姬蓓尔带上它后曾在一次车祸中幸免于难。一只戒指189法朗,戴上它不出一个月便可发财,还可以避邪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