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加基层代表不一定就能增强民意"代表性",理由有三:首先,数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质量就一定要发生变化。量变不一定能带来质变,这是辨证唯物主义一个最基本道理。如果仅仅增加基层代表数量,减少官员代表的数量,以为增加代表的"民意"数量就能增加代表的"民意"质量,这不符合辨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
隆厚文 《公民导刊》2011,(11):14-14
面对增加基层代表是否一定能增强民意“代表性”这一命题,笔者认为增加基层代表数量与增强民意“代表性”不一定成正比;要增强民意“代表性”,核心在于提高基层代表的“代表力”。众所周知,基层代表来自基层生活在基层,甚至多数代表本身就是普通工人群众,应该说他们最熟悉基层最了解民意,也最能反映民意。  相似文献   

3.
隆厚文 《公民导刊》2011,(11):14-14
据报道,某省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结束后,领导干部代表减少千余人。有人说,与领导干部代表相比,基层人大代表更能了解和掌握真实的社情民意,能增强民意“代表性”。也有人认为,官员代表拥有信息量大等优势,其履职行权更具有民意“代表性”。增加基层代表就一定能增强民意“代表性”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4.
《上海人大月刊》2008,(2):19-19
今年人代会中的基层代表,不仅增加了一线的工人、农民,而且首次出现了退休人员、农民工和大学生的“代言人”,还增加了律师、教授、研究员等专业方面的代表。基层代表数量的增加、来源的丰富,为大会带来了更为多样、多元的民智民意。  相似文献   

5.
周娟 《公民导刊》2011,(11):15-15
笔者认为,减少领导干部代表数,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有利于民意“代表性”的增强。增加基层代表是贯彻落实选举法的基本要求。选举法第六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这就要求各地在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时,必须考虑基层代表的数量。增加基层代表也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宋天生 《今日上海》2010,(12):42-43
基层党组织最能感受到群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就能够实实在在地“解民忧,顺民心,利民意,惠民生”。  相似文献   

7.
收集民意是“两代表一委员”的基本职能.当前,“两代表一委员”在收集民意上面临着三大问题:收集民意的自觉性不强,收集民意的频率不高,收集民意的方式不丰富.要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收集民意的基本职能,必须完善“两代表一委员”的产生方式,改进“两代表一委员”的任职方式,丰富“两代表一委员”收集民意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今年代表书面意见“解决采纳率”的攀升源于多方面因素。 去年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基层代表的数量明显增加,代表结构更趋合理,代表的履职意识、主人翁意识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人大代表的建议相对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失缺了选民监督这一程序,导致部分代表建议不能或不完全能代表选民的心声。其突出表现有:官员代表的建议往往“官腔”十足,主要代表的是政府中心工作意图;老板代表的建议往往“阔话”滔滔,主要代表的是如何为老板们创大业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平民代表本来名额就少,有的讲话又拘谨,导致“民声”难以得到有效伸张。如果实行代表建议公示制,将会有效防止代表建议的片面性,促使建议更合民意。建立代表建议公示制,将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意能否…  相似文献   

10.
《公民导刊》2011,(10):25
据报道,山西省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领导干部代表减少千余人。有人说,与领导干部代表相比,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更能了解和掌握真实的社情民意,能增强民意"代表性"。也有人认为,官员代表拥有信息量大等优势,其履职行权更具有民意"代表性"。对此,请谈谈你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民主政治的进步,官员人大代表逐渐减少,基层人大代表逐渐增多。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草根"代表长期扎根于条件艰苦、问题复杂、矛盾纠纷多的地方,更理解群众疾苦,更能反映民情民意。颜万福、刘远明、刘启勋这几位基层代表,  相似文献   

12.
邓明义 《辽宁人大》2008,(10):23-23
在“人代会成了官代会”屡遭舆论诟病的当下,限制领导干部代表比例,理当受到称道。但是,我们不能把限制人大代表职业身份的作用夸大了。我们不能说,领导干部代表就一定只能代表官员利益,也不能说其他界别的代表肯定能反映民意。一些代表尽管本身是农民或者工人,但实质上却一味迎合上级领导意图,也不能很好地反映民意。很明显,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能够将代表利益与选民利益密切联系起来的选举和代表制度。  相似文献   

13.
又是阳春暖三月,再携民意议政来。到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代表团和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共提出议案991件,有质量的议案数量有较大增加。本次会议改进会风,特别是代表议案工作采取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代表实践改进代表依法提出议案,是代  相似文献   

14.
温馨的港湾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而“代表之家”则是人大代表工作的港湾。可以说,“代表之家”是代表学习培训、开展活动、联系选民、交流经验的平台,也是接受群众监督的平台。创建人大“代表之家”能有效增强代表积极性,提高代表工作质量,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5.
范世辉 《半月谈》2005,(5):28-29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宇康集团公司董事长董培城推介:“让群众心里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是邯郸县实行“三段章”民主理财的初衷。此方法虽然古老烦琐,但却符合基层实际,能真正体现民心和民意,减少上访事件的发生,有效实现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所以会受到农民的欢迎,邯郸县的“三段章”理财制度,是农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民意,人民群众的意志、意愿、意见等,在现实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某些场合对它的“抬举”,甚至令它“受惊若宠”。8月,湖北老河口市进行换届调整,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民主测评,据说在全国基层市县率先使用了“民意否决权”,共有9名干部因“民意较差”而被免职或降职,媒体的报道据此打出了“民意罢官”的大字标题,煞是抢眼。(见9月13日《南方都市报》)这恐怕是民意最受“抬举”的一次际遇了吧。但是记者很快就看出了破绽:凡仕途中人走终南捷径,从来都是“向上跑官”一条道,而老河口市那些跑官的人,纷纷背道而驰“向下跑”,以致许多乡镇出现…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一些省市区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已经结束,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基层代表数量的增加,扩大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基础,是对人大制度发展的有力推动。与此同时,提升基层代表的履职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试想,如果有的  相似文献   

18.
【“私”不一定是商,还可以是官员】通常我们容易产生错觉,总以为“官办”就是“国办”。由此而生另一个错觉,以为“国企”就能代表国家利益。这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生活惯了的人们的习惯性错觉,而错觉的根源,就在于“朝”与“国”不分,不知王朝以外,还有中国在,或以为王朝必然代表中国;不知王朝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时一致,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人大代表的建议相对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缺失选民监督这一环节,导致部分代表的建议不能或不完全能代表最广大选民的心声。为此,笔者建议建立代表建议公示制。代表建议公示制,在有效防止代表建议的片面性、促进建议更有民意性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一是能  相似文献   

20.
“走基层、转作风不是报纸上的口号,面向基层、求真务实也不是宣传的摆设”,华理附中的教师在信中说,“区人大常委会细致深入、体察民情、善解民意的工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封信,讲述的是徐汇区人大常委会走访代表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