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近,增长动力却迥然不同。印度经济模式有很多令中国黯然失色的优点,包括国内消费是拉动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对外部的依赖程度较低,服务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私营企业较为发达,等等。印度经济之长,正是中国经济之短,其所拥有的优点使印度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值得我国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印度在制造业和软件业的优势逐渐凸显,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增长后慢慢放缓,于是看衰中国经济的言论四起,关于中印"龙象之争"、"印度是否即将超越中国"等问题的探讨不绝于耳。近几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改革不断拓展和深化,经济实现持续强劲增长。现在印度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亮点和主要的新兴大市场之一。随着其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印度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印度自身能源十分匮乏,每年需耗费巨额外汇进口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近年来,印度逐步形成和实施自己的能源战略,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这是印度确保经济长期强劲增长和实现争当世界大国目标的关键举措。一、印度能源形势严峻印度能源形势严峻,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受地质条件限制,印…  相似文献   

4.
因公在印度常驻的中国人。和近年访问过中国的印度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觉:这些年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从这一点上看,中印间经济实力的距离已经拉大。硬的数字说明了中印之间的这种距离。据联合国2000年6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印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331美元增长到444美元。但也只是中国的一半多一点。从两国首都最表面的生活设施也可看出双方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领导视窗     
《党政干部学刊》2006,(2):24-25
去年,欧美双双施压中国纺织品使印度纺织业得以坐收渔翁之利,占尽甜头。1月3日,《印度商业在线》在一篇题为《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促进印度出口》的文章中指出,2005年在棉裙、织物、棉针织品、人造丝、机织衬衫、棉衬衫等品种中,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受到了欧盟和美国的限制,而印度在这方面的出口则呈现3位数增长。印度纺织业本来就拥有规模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加之欧美双双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使得印度去年出口到美国的棉裙出口额增长了190%。截止到2005年12月10日,印度棉针织品的对美出口增长了238%。印度去年人造丝对美出口更是出现4位数增长,增…  相似文献   

6.
如果有机会向总理建言,我一定要说三个不要轻言,不要轻言经济过热,不要轻言房地产泡沫,也不要轻言人民币升值。国内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要抓住这个机遇,保持经济的良好发展,不要轻言过热。9%的增长速度不低,但这种增速的反弹是经济发展自身规律的表现,因此不要轻言过热。判断经济是否“过热”,不应该单纯从GDP的增幅考虑,还要考虑通货膨胀、失业率和国际收支等其他与增长密切相关的指标。去年,经济增速的所反弹,但是通胀仍保持在较低的水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印度经济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妍嵋 《新视野》2004,(6):25-27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热切渴望崛起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在最近的十多年中,特别是21世纪初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对它们在经济改革与增长模式、经济结构与体制环境、发展绩效与未来竞争力等方面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能够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的第7年了,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对此有准确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才能比较自觉地应对现实的扩大内需和经济高增长.在中国工业化腾飞阶段的初期,出现激烈的价格上涨,是市场客观的价格调整要求.我们不要将这种涨价误认为是通货膨胀,不要用通货膨胀预期的恐怖来宣扬腾飞阶段涨价的预期效果.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新技术革命的导引下逐步走向腾飞的.中国的工业化腾飞就是世界经济新的腾飞.中国的工业化腾飞将引领世界进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的最优途径是什么?中国认为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多数政策专家赞成这一观点。但把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与印度长期增长缓慢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比较,人们惟—途径。实际上,印度本土的企业家借助其国内高效率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在较长时期里有可能推动印度的经济超越中国。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4,(3)
<正>当下,"非洲热"逐渐升温,大量有关非洲的信息、观点不断涌现,既有乐观判断,也不乏怀疑甚至悲观论调。作为一个整体,近10余年非洲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真实的,且呈多点拉动和持续上升态势。正如世界银行所言,"如同30年前的中国和20年前的印度,非洲正处于经济起飞的边沿"。要将巨大的经济潜能释放为可持续的、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非洲还要克服多重挑战,尤其是经济结构转型的挑战。增长加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在5年的执政期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政绩斐然:对内实行经济改革,推动经济高速增长。有统计显示.2003年第二季度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第三季度的增长率更达到创纪录的10.4%,居世界首位;对外采取务实外交.使印度越来越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印度舆论称,过去的5年是印度取得丰硕成果的5年。瓦杰帕伊领导的以印度人民竞为首的联合政府是近年来少有的、稳定的、有所建树的政府。  相似文献   

12.
徐占伟 《党课》2009,(1):77-80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峰会在华盛顿闭幕,会议就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增长达成一致,并呼吁改革世界金融体系,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这是第一次包括了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13.
汪晓风 《党建文汇》2007,(12):17-17
今年10月29日,印度媒体报道,该国的工业家穆克什个人资产达到632亿美元,超过美国的比尔·盖茨和墨西哥的斯利姆·埃卢,跃居世界头号富豪。在人均GDP仍难以突破800美元的国家,人们不禁疑惑世界首富何以出现在这个仍然很穷的国度。穆克什财富的增长首先得益于印度经济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强劲增长催生了印度股市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正>一、适应新常态什么是新常态?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不要做任何违背经济规律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之前中国经济是超高速增长或者高速增长,但无论是超高速增长还是高速增长,都不符合经济规律,因为不可能长期如此,短期可以。从经济方面讲,高速增长带来了后遗症,归纳起来大概是五个方面:一是资源过快地  相似文献   

15.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25年,六大新兴经济体——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和俄罗斯经济将占全球增长总量一半以上,成为全球经济动力之源。此外,报告指出,国际货币体系也不会再由  相似文献   

16.
刘英 《前线》2020,(4):40-41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内外出现了中国经济增速骤降论、通货膨胀失控论、中小企业破产论等论调。其实,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中国经济正逐步恢复前行步伐,高质量增长的引擎将进一步开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坚定信心,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不要被问题和困难吓倒。”  相似文献   

17.
我是第一次去印度。除了参加会议之外,我和我的同事们还在新德里及孟买与印度的经济学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活动。在去印度之前,我曾经在我的文章中多次转述过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强项”。不过,我对这些“强项”的认识基本上来自于其他学者的观察和总结。我最早接触到这类研究文献是在2001年,那个时候印度经济很少走进国内学人的视野,不仅如此,要是提到印度的话,人们会经常把它当作“反面  相似文献   

18.
越南政治改革的态势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之后,越南经济的增长令全球瞩目。越南已经不是当初人们印象中那个贫穷的国家,而是新兴市场中的超新星,其经济正蒸蒸日上,成为"未来五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  相似文献   

19.
印度和西方的一些机构宣称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印度经济将在这个世纪超越中国。本文就印度经济改革的动因、内容、成绩和问题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介绍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以期给人们准确判断印度经济的发展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20.
环球扫描     
《党课》2011,(10):14-19
美报告称印度发展将超中国 美国最新的一份报告预测,印度将在2050年超过中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事实上,早在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时,印度媒体就开始预测何时可以赶超中国。不过,尽管印度拥有人口红利和高储蓄率的优势,但其长期难以解决的通胀问题也对印度经济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专家认为,由于目前印度GDP基数仍远远落后于中国,要想成为第一大国,印度必须保持数十年的经济增速快于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