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樊金山 《党政论坛》2010,(15):33-35
从广东省领导邀网民“灌水”“拍砖”,到地方领导开博听民意;从湖南“全球寻策计划”到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问计网友;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倾听民意,到温家宝总理两次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问政于民;从两会期间的网络互动平台,到“网络问政”被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网络问政"对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思路、方式带来了重大挑战。领导干部迫切需要更新观念,直面民意,创新执政方式,完善网络问政的相关制度和机制,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问政能力,使互联网成为了解民情、汇集民智、疏导民怨的重要媒介,成为决策参考的好帮手和官民互动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3.
镇海网络问政,这本源于镇海民间自发的草根行为,如今已华丽地成为官员与民众直接对话的政治舞台。这背后彰显的,正是镇海领导层如何在网络信息时代,将复杂的网络民意转化为"正能量"和"生产力"的一种执政智慧。  相似文献   

4.
"网络问政"是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它的价值在于催生了党的执政方式变革的创新性思维;其实质在于着力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其关键在于问政于民众和问事于政府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切实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在正视"网络问政"的不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制度化进程,将有助于执政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5.
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玥  许亮 《理论视野》2011,(12):41-43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以Web2.0技术为主导的网络工具,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和广大网民的欢迎,引起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成为当下中国最热门的网络工具。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以及微博问政的兴起,为民意表达和公民网络问政提供了一种新工具,构建了一个信息发布、舆论引导、政民互动的新平台。同时,微博问政也存在"不能全面客观代表民意"、"公众政治参与的无序性"、"缺乏必要的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约束"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我国微博问政的研究,解决我国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规范微博问政之策就变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新世纪中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定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近年来,伴随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普及以及公民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基础上的网络问政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执政新风,并日渐成为现实政治行政体制微观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嵌入"于服务型政府总体改革目标范式下的网络问政,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与价值诉求预设了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一种新兴手段在我国民主参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问政"平台的建立不仅拉近政府与公民的距离,消除地位悬殊,也让公民拥有平等对话协商权利。然而,在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下,网络自身存在的缺陷亦不可忽视。这些缺陷如若不加以重视,必将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因此首先提出民主建设中"网络问政"平台的优点,其次强调"网络问政"平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试图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完善"网络问政"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三年三次,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如约而至"。从第一次的"有点紧张"、第二次的"十分珍惜",再到第三次的"责任重大",温总理的心情在变化,同时访谈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各有侧重,但不变的是对百姓感受的高度尊重、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与网友在线聊天时说:"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  相似文献   

9.
雷强 《理论探索》2011,(3):59-60,103
进入新世纪,第二代互联网(Web2.0)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群众转化成为微众、网络公民等新型群众,网络社会渐成新型社会形态,这要求领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此,领导干部一是要善于"从网民中来",集中网民智慧,推进网络问政;向网民学习,提升网络智慧。二是要善于"到网民中去",加强与网民的联系,赢得网络认同;和网民共建愿景,"走出一条网路来"。三是要善于通过网络互动,提高软权力,提高灵活领导力;学会与网民共享领导力,齐心协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孟文文 《学理论》2013,(4):53-5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的飞速进步,网络问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得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交流更加透明顺畅,对于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网络问政在我国政府管理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但是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的阻碍,为了使网络问政真正成为一种服务于民的手段,政府在做着不懈努力,如何解决网络问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如何从多层次、从多角度、多方面探讨解决网络问政困境的措施,这些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工具、手段,成为普通民众最重要的公众参与形式,富有时代特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正在逐步变为各级党政机构和政府治国理政的一种常态,也成为政府获取民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如何使网络问政规范化、制度化,使之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变成一种切实可行的制度?在把网络问政制度化方面,我们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政治系统理论为网络问政的环境与政府回应的速度提供了解释性的分析框架,通过对苏州"寒山闻钟"的实证研究发现,网络问政系统面临的环境越复杂,政府回应的速度越慢。具体而言,网络问政事件的主题与公权力行使关联越紧密,事件活跃时间越长,事件活跃度越高,政府回应速度就越慢。此外,网络问政指向为群体或组织相比于指向为个人的事件,政府的回应速度较慢。基于此,为提高网络问政的回应速度,政府应及时把握网络舆情,掌控网络问政环境;加强内部规范建设,提高自身服务能力;灵活处理社会关系,建立"双线"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网络问政"不会自动达成善治中国有接近四亿的网民规模,网民的文化水准和参与热情也相对较高。中国政府要开展争取民心的工作,网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方式。从"网络问政"的实际效果来看,从早年的"孙志刚事件"一直到今年的"郭美美事件",大凡引起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的公共问题和事件,都是最先由网络发起或主要由网络参与。网络正在取代传统媒体,发挥着对政府及官员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网络问政伴随互联网络的发展而产生,是政府和民众借助互联网络进行的一种互动行为。网络问政的关键是"问",更为重要的是"问"政之后的"理"政,即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有效解决网络空间反映的问题,因此网络理政成为网络问政的落脚点和归宿。从网络问政向网络理政转变,这是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技术变革对自身行为做出的重大调整,从深层次反映了其高度的网络认知自觉。要强化和规范网络理政,提升网络理政效果,则需要政府转变关于互联网络的诸多  相似文献   

15.
网络问政本质上是公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实现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形式。建立和发展网络问政制度,对于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创建人民满意的的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网络问政现象流行警示我们既有的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和聚合机制功能发挥不足或严重弱化,必须进一步通过深化政治民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创造条件让人民安全地批评和监督政府。网络问政要取得实效必须与现有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政治组织形式运作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网络问政是网络参与型、互动型的政府信息化阶段的突出标志,是电子治理模式的一种体现。中国的网络问政可分为领导或者官员推动的姿态型网络问政,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的引导型网络问政以及由于舆论或者网络性事件导致的压力型网络问政三类。政府需要充分把握网络媒介的差异及网络生态的趋势,探索制度化的网络问政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长期执政与民意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正确把握和科学运用民意资源,从民意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的合法性,从而彻底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  相似文献   

18.
李华 《学理论》2012,(15):77-78
2010年称为是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公民问政方式,开始进入大众视角,微博已经成为继政府门户网站之后,公民参政议政的新媒介。微博问政逐步取代传统的公民与政府的交流方式,成为公民参政议政、政府改变执政理念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网络意见领袖“显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络正在变平。而大量网络意见领袖公开走到前台,正在成为社会建设与民主建设的新课题 6月20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微博已成为中国最流行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微博以其草根性、即时性、融合性等特点,开创了"微博问政"的新形态,折射出参政议政模式的新变化,它已成为表达民意、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微博在全国"两会"期间得到广泛运用,代表委员们利用微博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征求意见,网民通过微博表达心声、参与提案,微博问政已蔚然成风,微博已经搭建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新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