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4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写了一首《和柳亚子先生》的七律,以答复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的一首七律。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而同人知道柳亚子大多也正是得助于渎毛泽东的诗词。  相似文献   

2.
正集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毛泽东,因为对古典诗词研究透彻掌握精髓,所以在其叱咤风云的光辉一生中,创造出了一首首酣畅淋漓空前绝后的诗词。在毛泽东创作诗词的不同年代里,仅与柳亚子、周世钊和郭沫若这三位诗人唱和(以诗词相酬答)过。下面就把毛泽东与这三位诗人的唱和分别概述如下,来再现他老人家的领袖风采。  相似文献   

3.
孟昭庚 《党史纵横》2010,(12):40-41
国人皆知,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然而,对由诗词唱和所生发的柳亚子那桩"反动印章案"至今却鲜为人知。 渝州赠词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为与蒋介石谈判国内和平,由延安飞抵重庆,轰动山城,令世界瞩目。时据重庆的柳亚子亦深为毛泽东的伟大气魄所折服。  相似文献   

4.
柳亚子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诗人,他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一度传为佳话,毛泽东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雪》,就是在1945年重庆国共谈判期间,经柳亚子首次公布于众的。然而,说到柳亚子和汪精卫的交往,一般人可能就不大清楚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与柳亚子、周世钊、郭沫若三位朋友各有过几次诗词唱和,但柳毛的首次诗词唱和(柳亚子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和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影响最为深广。在毛泽东所有已发表的50多篇诗词中,《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虽不似《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的“战锦方为大问题”诸说不同,见解各异,但因着对柳诗的不同理解,也就多少对毛诗中“牢骚”的史实背景有不尽一致的归结。  相似文献   

6.
诗人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了解历史的人耳熟能详,但柳亚子赋诗赞邓小平一事,却鲜为人知。1949年3月18日,柳亚子和其他几位民主人士,受毛泽东电邀,由香港起程抵达北平。中共中央组团前去隆重迎接,领头的便是邓小平。邓小平亲送各位民主人士下榻当时北平最好的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览》2011,(2):56
1949年3月28日夜,与毛泽东相识23年、诗词唱和不断的柳亚子写下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诗中充斥着他内心的不满和牢骚,流露出了归隐故乡之意。这一天离柳亚子到北平不过10天、毛泽东进北平只有3天。  相似文献   

8.
柳亚子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和许多共产党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柳亚子与毛泽东的交往备受世人关注。他们同是诗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通过诗词唱和,达到互相理解和沟通,留下了饶有意味的神来之笔。 一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03/8十一、以诗相劝柳亚子,从长计为党工作“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毛泽东在收到诗友柳亚子因没有安排工作而写的一首带有牢骚的诗后,作的和诗中的一句,意思是劝柳亚子要看得远一些,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深入,工作有的是做,并要柳亚子放宽心。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交”很早,早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就已相识,并从此有诗文来往。所以,在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和柳亚子的最多。柳亚子也是最早写诗赞颂毛泽东的人。早在1929年,有消息说毛泽东已遭不幸,柳亚子闻此传言,非常悲痛,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神烈峰头墓…  相似文献   

10.
孟昭庚 《党史文汇》2010,(10):37-39
不少国人知道,诗人柳亚子跟毛泽东常有诗词唱和。然而,对由诗词唱和所生发的柳亚子那桩"反动印章"案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期间,利用谈判之余广泛地接触了重庆各界人士,这其中就有柳亚子先生。毛主席与柳亚子的这段交往成了我党统战史上的一段久传不衰的佳话。柳亚子称赞毛主席亲赴重庆谈判是“弥天大勇”毛泽东与柳亚子初晤,是1926年5月在广州。当时毛泽东不过30出头,而柳亚子则已近“不惑”之年。可是,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委的柳亚子一眼见到身材魁梧、带着浓重湘音的毛泽东时,就立即喜欢上了他。两人成了“忘年之交”。一起品茗叙谈,一起议论国事。柳亚子在交谈中对毛泽…  相似文献   

12.
翻开《毛泽东诗词》,可见与毛泽东唱和较多者,除柳亚子外,就是郭沫若了。这既可见毛泽东对郭沫若诗词成就的赞赏,又可见他们之间几十年的友情。  相似文献   

13.
柳亚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郭沫若曾称柳亚子先生为“今屈原”。茅盾认为“柳先生的诗,反映了前清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的历史,亦即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称之为史诗,是名副其实的。”柳亚子一生与毛泽东有过三次聚会。第一次是1926年5月在广州;第二次是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两位诗人之间的友好交往、诗词唱和、书信往来,为中国的诗坛留下了一段千秋佳话。  相似文献   

14.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毛泽东主席应蒋介石委员长的邀请,来到重庆参加举世闻名的重庆谈判。赴重庆毛主席的老朋友——国民党元老、诗人柳亚子先生高兴地去拜访他。见面之后,免不得要谈论诗词问题,并索阅近作。毛泽东说:战争时期无暇写诗。只抄录一首1936年2月的旧作《沁园春·雪》,交付柳亚子,并嘱咐千万不可发表。  相似文献   

15.
1957年《诗刊》创刊,毛泽东把他创作的、包括《沁园春·雪》在内的十八首旧体诗词,交由《诗刊》发表。《沁园春·雪》在《诗刊》创刊号上正式发表后,一时注家蜂起,写了许多诠释文章。着重是对毛泽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地点及其有关的史实作了一些阐释。从20世纪50年代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许多注家写的有关这首词的史实考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一些说法:毛泽东这首词是1945年在重庆写的;毛泽东1945年9月6日,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津南村看望柳亚子时,书赠柳亚子;毛泽东把这首词书赠柳亚子后,第二天《新华日报》上就…  相似文献   

16.
刘良 《湘潮》2004,(2):8-12
毛泽东与柳亚子《二十三年三握手》,在中共统战史上谱写了一曲雄奇瑰丽的乐章。“珠江粤海惊初见”,柳亚子就对毛泽东胸襟与才学赞叹不已,两人竟有相见恨晚之感;“重逢握手喜渝州”,柳亚子对毛泽东气魄宏大、瑰丽雄浑的《沁园春·雪》直呼“大作、大作”……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而且是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曾有外国友人评价他:"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郭沫若盛赞他"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柳亚子称誉他"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结晶,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时代精神,已经深入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液里、生命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名言警句。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很  相似文献   

18.
诗人兴会更无前 3月25日,西苑机场阅兵后,当天晚上,毛泽东、周恩来、李维汉又在颐和园益寿堂设宴招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应邀出席晚宴的有:陈叔通、黄炎培、沈钧儒、李济深、许德珩、张奚若、张东荪、盛丕华、章乃器、柳亚子、彭泽民、马寅初、郭沫若、蔡廷锴、马叙伦、谭平山、俞寰澄、季龙等。其中,柳亚子先生23年前就同毛泽东相识,又在诗词方面多有唱和。他们二人这次在古都重逢,可谓诗坛知音的兴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柳亚子是国民党的元老,然而,在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或赋诗于渝州城内,或同游于颐和园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第一次见面1926年5月15日,国民党中央二届二次全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以共产党代表的身份与作为国民党代表的柳亚子先生一同出席了会议.会上,蒋介石抛出了旨在排斥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毛泽东针锋相对,坚决反对.柳亚子先生也公开支持毛泽东的观点.当“整理党务案得到全会通过时,柳亚子先生十分愤恨,会议还没有结束,他就托辞祖母病重,离开了广州.  相似文献   

20.
叶扬兵 《党的文献》2018,(2):115-120
关于中央文史馆的筹建,据回忆,北平解放前毛泽东就已表达过设立有关机构的想法,1949年12月2日毛泽东复柳亚子信中又提及"文史机关事"。而根据中央文史馆首任馆长符定一1951年6月23日致毛泽东信,加上《邓之诚文史札记》和《许宝蘅日记》等相关内容的佐证,中央文史馆最早正式筹设于1950年春。从毛泽东复柳亚子信中谈及的"车中信"这一线索入手,结合柳亚子的行踪活动进行分析,毛泽东12月2日复柳亚子信很可能写于1950年,而不是194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