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及其宪法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千帆 《法学》2004,(7):51-61
本文从宪法学的视角探讨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首先 ,本文通过简要对比欧洲联盟和美国公民权的异同 ,突显公民权对统一国家的重要含义 ,以期对中国有所启示。其次 ,文章将讨论公民权、国家统一和法律平等在中国的宪法学意义 ,并论证国务院所废止的收容审查制度违反了宪法保障的公民权和平等权利。最后 ,文章探讨了迁徙自由的实现所要求的制度与观念转变 ,包括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带来严重社会后果的可能性、防范不良社会后果的制度设计、制度改革所要求的观念转变以及司法机构对于保障贫民的迁徙自由的特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流浪儿童问题自20世纪末出现以来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该问题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措施及其局限性,打破了传统的问题视角模式,将优势视角引入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中,构造了城市流浪儿童发展的宏观路径和微观路径,其在救助主体、救助内容和救助方式上都实现了对现有体制的优化,推动了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良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防治流浪儿童犯罪并非单纯的刑事司法问题,国家应当将这一问题纳入社会福利的范畴,依靠广泛的社会救助网络实现对流浪儿童犯罪的综合治理。本文指出防治流浪儿童犯罪必须构建一个以制度为中心的,多机构互动合作的,包括立法、司法、社会工作等内容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4.
沈岳明 《政府法制》2012,(11):45-45
乔利·贝朗出生于巴黎一个贫民家庭。13岁他便独自外出打工。由于年纪小,没有哪个工厂肯聘用他,流浪几年后他找到一个贵族家庭,苦苦哀求那位贵夫人让他在厨房里当了一名小杂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杀鸡、杀鱼、拖地、扫厕所,包揽了全部脏活累活,一天最少要干12个小时,而所得的工资连一只鸡都买不到,但乔利仍然感到非常满足。他总是省吃俭用将辛苦赚来的钱攒起来,养活自己贫困的家。  相似文献   

5.
于曦乔 《法制与社会》2012,(33):219-220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飞速推进,流浪乞讨人员的大量出现、流浪乞讨问题的日益严重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威胁。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或是规制犯罪的流浪乞讨,或是保护流浪乞讨中真正的弱势群体。然而纵观之,随着流浪乞讨儿童现象的日益普遍,对于流浪乞讨儿童的受教育权的保护则显得非常不足。这便要求我们加快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真正解决流浪乞讨儿童的受教育的相关问题,真正把保护流浪乞讨儿童的受教育权的问题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正> 流浪乞讨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城市的一个社会问题,以解决这一问题为已任的收容遣送工作近年来可谓步履艰难,虽费力很大,但收效甚微。为此,不少同志撰文指出,解决城市流浪乞讨问题首先应明确流浪乞讨行为的性质,健全有关收容遣送法规。但具体到如何给流浪乞讨行为定性,有关法规怎样健全,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就流浪乞讨行为的性质及有关立法问题略陈管见,以供参考。一、流浪乞讨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流浪儿童在社会上的大量出现,让我们认识到流浪儿童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也引发我们对社会救助机构对流浪儿童社会救助,也让我们反思对现今我国对流浪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和法律上缺失。现在流浪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环境下让我们更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霞  胡小明  杨必皓  陈亚仙 《法制与社会》2014,(16):232-233,241
通过对青岛高校流浪动物致人损害问题的调查,分析现行有关流浪动物法律的缺陷以及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基于此建议能够较好地完善现行有关流浪动物的法律规定并有益于司法实践中解决流浪动物致人损害责任主体的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造成流浪精神病人的原因出发,分析了流浪精神病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并针对如今流浪精神病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监护和救助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乞讨也犯法?     
2003年12月7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送审 稿)》第20条规定:"禁止在车站出入口,车站和列车内乞讨、卖艺、 吸烟、躺卧、擅自销售物品。" 12月15日,苏州市民政局、公安局、城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加 强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通告》,禁止乞丐在 繁华街区乞讨,不听劝阻者将被施以治安处罚。 12月22日,湖南省长沙市救助管理收容站发出《致全体市民 的公开信》:不要直接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 舍金钱,避免爱心被不法分子利用,应当让您 的爱心真心温暖那些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体。 江苏省公安厅出台了《关于妥善处理大中 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的意见》,要求对未满16周 岁的流浪乞讨人员,要一律送儿童福利机构抚 养,流浪乞讨问题严重的城市,可对流浪乞讨 区域、时间范围予以一定限制。 上海市针对地铁乞讨、散发小广告、违规设 摊、卖报等行为的整治行动开始"升级",对违规 者的处罚将从批评教育、经济处罚上升到拘留。  相似文献   

11.
城市里的流浪猫狗的数量在增多.这类流浪伴侣动物的麇集对城市的卫生防疫.安全秩序工作造成了压力.而关爱动物的人士也愈来愈多,许多人自发照顾流浪伴侣动物.但“流浪伴侣动物”在概念定性上存在问题,相关制度亦未完善,因之照顾流浪伴侣动物的行为生发出一系列法律问题.本文对其进行讨论并得出权宜性对策.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 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第三条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国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相似文献   

13.
庄蕾 《法制与社会》2012,(27):167-168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但其立法本身及其在运行中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设立“禁讨区”问题的法学思考,现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立法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庞大.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是对社会治安和公民和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威胁。不论是公安机关还是政府其他部门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流浪乞讨问题的途径,不断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刘磊 《法制与社会》2012,(16):234-235,247
当前,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流浪乞讨儿童的合法权益,但这些措施主要都是保护他们的安全、生活等物质方面,对于他们精神方面,尤其是受教育权的保护却不足.流浪乞讨儿童处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阶段,政府作为儿 童受教育权的最终责任者,理应履行保护其受教育权的职责:通过完善救济制度、严格依法办事、提供救济渠道,使流浪乞讨儿童的受教育权得到真正保障.同时,救助站作为流浪乞讨儿童的救助机构,也应竭力配合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保护流浪乞讨儿童受教育权的工作,这也是解决流浪乞讨儿童问题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流浪、乞讨现象的存在,是社会、流浪求乞者以及施舍者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法律对此进行规制时,须客观正视诸方面因素,追寻因果链条,设定规范,调整策略。在兼顾秩序和自由的价值的同时,亦可以尝试以新的方式——沟通和说服——来引导、重构流浪乞讨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扭曲的尊严     
城市流浪人员是一个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同时也是一个犯罪高发群体,其犯罪问题已发展为一个社会问题。流浪人员作为与家庭、社区关系断裂的群体,这些人大多自青少年时期即开始流浪,自小受到不良生活经验的影响,产生扭曲的人格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因为缺乏正常的知识教育而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没有其他正常的谋生手段。  相似文献   

18.
郑倩 《法制与社会》2013,(13):64-65
流浪动物致人损害现象较为普遍,但法律对于此问题的规定较为概括,尤其是关于责任主体的规定。所以本文旨在分析流浪动物致人损害后的责任承担主体、相关的法律规定及完善。对于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免责事由等问题因其可适用特殊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不在本文的分析之列。  相似文献   

19.
《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使得我国侵权损害赔偿日趋规范化、体系化,然而无名氏死亡流浪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不断涌现却凸显出我国立法在流浪人员权利维护的空白地带。本文对该类案件的三大焦点——原告主体资格、赔偿范围及计算标准、赔偿金后续处理问题作简要的分析探讨,并为合理解决流浪人员权利维护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流浪未成年人特殊教育的立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我国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浪未成年人特殊教育工作又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缺乏对此项工作的专门规定,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不断创新,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对流浪未成年人特殊教育工作进行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