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不是纪检干部,却一辈子在反腐;他不是专职教师,却有很多地方党政机关排着队等他去讲党课;他没有“通天”渠道,却数十次上书中央,很多都得到高层批示;他虽已退休,却比退休前、比很多在职官员还要忙得不可开交。他,就是官至厅级、从湖南省人大退休多年的73岁“官场”奇人傅学俭。他的党课不同凡响,不但能够经常博得阵阵掌声与笑声,而且能使听众或多或少产生类似于被武林高手“点穴”而震惊,或被高僧“点化”而大悟的强烈感觉。  相似文献   

2.
今年81岁的贾维义,退休前是河北区司法局的一名干部,现为天津市金蔚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律师。退休后,他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当作自己的一项重要职责,坚持做到退休不退岗、服务无止境、奉献不声张,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被社区居民誉为“‘退而不休’的好律师”。  相似文献   

3.
袁浩 《党课》2006,(9):54-54
某地一位退休老领导在一次干部培训会上说:“做经济工作要审批经济开支,领导者提笔签字时,手往往发抖,因为那关系到国家的钱财、人民的切身利益啊!”老同志的这番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刘康宁 《共产党人》2004,(17):33-34
一个身患癌症.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的退休民警,以坚定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活跃在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之中,为社区福利、公益事业。为服务群众做出了突出成绩。社区干部们称他是“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编外基干”’。群众誉他是“咱们心中的好党员”。他就是“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区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宁夏银川市公安局退休民警宫文山。  相似文献   

5.
一个即将退休的局级干部,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无期徒刑。入狱后他痛心疾首,后悔自己因贪财心切,给自己“设计”,“筑造”了个以监所为家的可悲归宿。  相似文献   

6.
实行干部交流是培养锻炼干部,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在某些地方干部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带、提”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带人。领导干部交流到一个新地方、新单位,便将自己身边的“亲信”一起带走,安排在要害岗位上,以利于自己日后“使用方便”。 二是提人。有些交流干部在离任前,突击提拔一批未经组织上严格考核的干部,其中一些素质低的干部往往给后任留下危害。 干部交流中的“带、提”现象,有悖于干部交流的初衷,干扰了干部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影响干部形象,应引起各级党委的重视。干部交流中的“带、提…  相似文献   

7.
燕林 《前线》2011,(8):51-51
说起领导干部的“硬伤”,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此人受了什么处分,或者是行为不检点。如果没有至少是没有发现“硬伤”,干部考评时则往往易于通过,而“理论学习抓得不紧,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往往是一些干部个人总结的常用语,这样表述自己的缺点,应当说没有什么不对,问题在于如果是轻描淡写,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从而痛下决心改正,那就需要猛击一掌,严肃提醒了。最近,一位市领导在讲话中严肃指出:领导干部理论缺失是“硬伤”。  相似文献   

8.
一是镀金性交流。这种交流不是从干部的成长或工作的需要出发,而是凭有关领导“打招呼”、“写条子”或是某些领导有意照顾自己的嫡系、近亲等而安排其交流,或是为了提拔某个干部而安排其到基层单位任职,捞取基层工作经历的资本。这些干部往往交流到一些易出政绩的单位任职,时间一到就调回单位提升或提拔到新的单位任职。这种交流易造成某些干部得过且过、  相似文献   

9.
时下,有些干部在下基层时,往往“身”入而“心”不入,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结果不仅问题没解决,不少群众还因此对干部大为反感。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公开场合直陈自己的去留,特别是那句“希望大家完全把我忘记”的话,已时逾近月。不管用“最近”、“不久前”什么的修饰语,都算不上新闻,对于一个干部届龄退休,到“坎”轮替,更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笔者何以要赘言“也说”,盖这件事情的深刻意义和内涵,绝非一般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比。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现在,长春市双阳区改变了以往单纯对领导干部离任进行审计的做法,代之以任前、任中、离任的全过程审计。广大群众对此拍手称道。 “干部全程审计”制度,具有以下好处:其一,使干部走的清白,接的明白。在干部工作中,干部上任、离任进行交接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单独搞离任审计,审计的结果往往比较片面,而“全程审计”,则可以准确地掌握干部的政绩,使干部走的清白,接的明白。其二,克服了积小错成大恶的现象。对于干部本人来讲,离任审计是积“小疾”酿“大病”,搞“零存整职”算总帐,即使审计出问题,往往已经酿成了恶果…  相似文献   

12.
最近到一些乡镇、街道从事调研工作,听到干部反映最多的是:基层工作难做。其表现为: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已经不像从前那么融洽了,群众称干部工作队为“收费队”,昔日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此种状况下,就会出现这样的场面:群众看到干部低头走,干部看到群众绕道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还在于干部自身。干部怕见群众,无非出于以下原因:一是自己在做群众工作时不扎实,引起群众不满,怕碰到与自己红过脸的群众而尴尬。二是政策水平低,怕群众提问题而自己被问住下不了台。三是廉政不过关而底…  相似文献   

13.
下情上达     
《新长征》2005,(12)
“退二线”干部管理亟待加强由于当前缺乏对“退二线”干部的制度管理,加上受传统的“官本位”观念影响,不少“退二线”干部明显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主要体现: 一是思想“退化”。不少干部思想上把“退二线”等同于退休或在岗退养。因此上班看报喝茶聊天,随意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勤。还有一些干部则将“退二线”当作与组织讨价还价的筹码,千方百计要求调往经济实惠的单位或提高政治待遇。二是工作“退位”。一些“退二线”干部认为自己政治上进步无望,对工作随意应付,而对外出兼职赚钱或工作以外的应酬娱乐则兴趣浓厚。  相似文献   

14.
在干部考察、任用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有的领导议论某个干部“个性比较强”、“棱角比较突出”,乍听上去这话似乎没什么,但仔细品味,便觉得话中带有某些贬意。在有些领导同志看来,干部的个性和棱角是不能容忍的,因为个性与党性、组织纪律性是对立的。有些干部因为“个性比较强和棱角比较突出”,虽多有才华却易折戟沉沙,而个别比较平庸者因其“完美无瑕”往往被看重。  相似文献   

15.
“你撒谎,你骗人,你不是东西,你枉为纪检干部……”一位70多岁的退休教师,在梁平县纪委信访室,一边用力地拍打着办公桌,一边指着信访干部肖登碧的鼻尖,破口大骂,唾沫直喷向她的脸。  相似文献   

16.
信不信由你,贪官常常是比出来的。一是比升迁速度。许多干部的腐败往往是从贪图官位开始的。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求上进本是件无可非议的事,官员也不例外。然而随着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被“年龄、产值、政绩”等硬杠子限定,一些干部见别人的职务提前上去了,自己却总在原地踏步,由眼馋而性急,常常会跑官、要官、买官,这样的人一旦得逞,必将在新的岗位上“挽回损失”,从而给党和人民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比台上威风。有些官员认为,自己当了官,就该有当官的样子,由盛气凌人继而以势压人,直至称王称霸,拒绝监督,不知不觉地走向腐败。…  相似文献   

17.
干部个人在“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往往被认为是个人私事。其实不然。有些干部平时在单位上受纪律的约束,把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言行举止有所收敛。但干部在“八小时以外”,由于少了组织上的监督,其所作所为往往更能真实地反映干部个人的本来面目。因此,组织上应注重对干部尤其领导干部“八小时以  相似文献   

18.
在干部测评工作中,人们往往只注意测评结果的表面现象,认为不称职票就是“差”,而很容易忽略问题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不称职票的实质,研究和挖掘“不称职”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以便对测评中出现不称职票的干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干部的考查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说长道短     
一位干部平时工作非常认真,年年被评为先进,但临近退休时,由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结果上了坏人的当,成了诈骗犯。类似因放松自己而留下终身悔恨的例子还很多。 一位哲学家说得好: “放松自己就等于放弃自己。” 美国长跑名将刘易斯在第21届奥运会上曾一路遥遥领先,但在最后冲刺阶段,却因为思想放松,轻视对手而与冠军失  相似文献   

20.
肖茂修 《世纪风采》2010,(10):47-47
早在大前年,省委领导找我做退休谈话。他勉励我:虽然退下来了,但作为党的干部,思想不要滑坡,情绪不要失落,休养莫忘修养,要活到老,学到老,好好为省新四军研究会的老同志服务。最后,他叮嘱我:退休莫“退修”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