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93年,法国大革命进入如火如荼阶段,这年的11月,温和的共和派人,吉伦特派的领袖之一的罗兰夫人被推上断头台。她在临刑时高呼:“呜呼,自由,多少恶假汝之名以行!”这个对自由的绝望的谴责,大概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揭示出自由这个政治概念所具有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它的阶级性,二是它的具体性。说她是第一次,是因为“自由、平等、博爱”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火炬,刚刚在世界上点燃不久。  相似文献   

2.
胡乔木,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乔冠华,叱咤风云的外交官.但这两位著名人士却打过一场"争名官司". 胡乔木,原名胡鼎新,笔名乔木,据说是取之《诗经·小雅·伐木》中"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胡夫人名唤谷羽,就是根据这句诗经的谐言而来的.夫妻一体,可谓"珠连璧合".胡乔木从1941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发表了一系列犀利、精彩的佳作,被后人誉为"中共中央一枝  相似文献   

3.
“亲自”说     
日前去浴室,刚进门便有位熟人笑问:"您亲自来洗澡呀?"当我惊诧之际,满座已响起一片笑声.显然,这是一句笑话.接着便有人谈到,时下这等笑话很是流行,"亲自睡觉"、"亲自吃饭",乃至"亲自生病"等,都经常听到. 因何流行此类笑话?笔者"亲自"思索一番,略有所悟.不必言及"亲自"而言及"亲自"的,原非始于笑话.某公司经理到市内一直属工厂了解生产情况,厂长捧场说:"经理亲自来看望大家,是对我厂的鼓舞和鞭策."看看,一级之差,百步之遥,份内之事,"亲自"岂非"添足"之语?还有某部门的一位办公室主任,竟宣扬自己"多次亲自打电话了解下边情况".据考,该办公室主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4,(Z1)
<正>面对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的李某某案,北京某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竞如是说:"李某某案中,法律被人利用,那个女孩本可以随时走掉,但是她最终还是跟这几个人在一起。而案发后,她应立刻举报这个案件,可她是在所谓的谈判不成的情况下,才举报了这几个人。她没有遵守职业道德,但她利用了法律的漏洞。"且不分析李某某案究竟如何,笔者觉得这位某局长身上有三个"亮点"很值得"推敲"。在某局长看来,法律是可以被人利用的。法律怎样可以被人利用呢?他举了例子:那女孩本可以随时走掉,但是她最终还是跟这几个人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说,人生有三种不朽的价值,第一是"立德"即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是"立功",即为国为民立下赫赫政绩、战功;第三是"立言",即提出新的、具有真理性的学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看了这段话,颇有启发. 一个人加入党组织后,要成为真正的共产党人不很容易.要成为真正共产党人,我觉得共产党员也要"三立".第一要"立德",就是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有共产党员的道德品质.这是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呢?毛泽东同志在许多论著中均作了深刻的经典性的表述.他认为,共产党员的道德品质包括全心全意为人  相似文献   

6.
《团结》1994,(3)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与夫人宋庆龄等出席黄埔军官学校正式成立典礼,在军校礼堂会场发表演说。先生谓:“今天是本学校开学的日期。我们为什么有了这个学校呢?为什么一定要开这个学校呢?诸君要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中国和俄国革命的结果不同,推求当中原因,便是我们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6,(Z2)
正一年在间,这位江南美女独行14国,她与部落酋长夫人结为姐妹,曾被异国士兵用枪顶着胸膛"逼婚",一觉醒来发现脚下的城市已被坦克包围……冒险之旅不仅把软妹子变成了"女侠",也让她对人生有了别样体悟。半路丢了行囊1988年,陈梦婷出生在浙江云和县。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一直从事医务工作,人生的前25年是听父母话的乖乖女,生活得循规蹈矩。但数年枯燥的工作,也为梦婷后来的"爆发"埋下了伏笔。2014年7月,她在工作之余考研成功,收到法国一所大学硕士录取通知书。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陈梦婷决定奖励自己一趟"穷游世界"的旅行。  相似文献   

8.
摩洛哥被世人称为“迷你国”,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 摩洛哥国土面积仅1.9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在地中海的U形海湾中,国土三面被法国包围. 摩洛哥是世界豪门巨贾、明星名流和旅游者公认的天堂,也是避税天堂.由于不用上缴个人税收,这里的富人比率高得惊人.摩洛哥登记在册的公民有3万人,其中2.5万人是“移民”.他们几乎都是被当地的优惠税收政策吸引而来.许多欧洲富商都在摩洛哥购置别墅或公寓.这些欧美税收制度下的“难民”在摩洛哥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豪华生活,却没有缴纳高额税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中叶,法国大文豪雨果曾预言欧洲总有一天要实现统一。他说“这一天终将来临,这一天,法国、俄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欧洲大陆所有的国家,在不丧失你们各自特性及你们光荣个性的同时,在一个高级的联合体中重铸……”  相似文献   

10.
在对马克思早期思想逻辑进程的研究中,国内最近一段时间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两条逻辑"展开了"南北之争".在双方的背后,"接着说"便成为一种积极的学术态度.在不局限"论争"的问题域基础上直接追问:"类本质的异化"的思维方式在马克思那里是否得以承接?在<手稿>时期,马克思有没有一个"费尔巴哈思想遗迹"的问题?如果说不存在一个"费尔巴哈时期"又会在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引起哪些问题?从而认为,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后缀的"唯物主义",在一般唯物主义基础上通达辩证唯物主义,最终拉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林放 《瞭望》1985,(16)
这两年来,一谈到改革,就连带地说起“开拓型”人物。仿佛说没有开拓型的人物就谈不到改革,要改革就必须托付给开拓型人物。 究竟怎样的人算是开拓型人物呢?所谓开拓型人物应该具有什么特征呢?至今还是各说各的。 有人说,开拓型就是具有创业能力的;有人说,开拓型就是长于组织管理的;有人说,开拓型就是  相似文献   

12.
邹德萍 《民主》2013,(8):57-57
近日,一个90后女生在网上发帖"炫"起了自己的3000余册藏书。她说,这些书是父母送给她的"成人礼物"。"我家没有爱马仕,也没有宝马车。家有藏书数千卷,在我看来,这是一笔最大的财富。"在网络时代,有人炫房,有人炫车,有人炫钞票……大家似乎都见怪不怪了。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人"炫"书,而且还是90后的年轻人,值得我们关注。如今,书籍品类丰富、阅读载体多样,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宣传工作中,存在着一种"唱"和"不对应的现象,有些人对上级的文件,官方的消息,报刊的文章,电台的广播不爱听,不愿看,不乐学,正如顺口溜中说的:"政治学习老迟到,传达文件睡大觉,开会中途留了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从真理被人们所掌握的过程来看,总要经历一个由"寡"到多的渐进顺序,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在新的变动时期,由于全局高于局部;新的认识要取代旧的认识,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于是,就容易造成"曲高和寡"的状况. 一般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他们内在地、自发地蕴藏着认识真理,接受真理的必然要求和可能  相似文献   

14.
工人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工人阶级政党为了实现最终奋斗目标,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二步就是要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在这一艰苦奋斗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工人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一、工人阶级政党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是"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在1850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说:"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变成工人联合会的中心和核心".熟悉马克思想法的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在写给库格曼的信中指出巴黎公社起义所以失败的关键是没有"坚强的、  相似文献   

15.
失败还有完美与不完美之别?听起来也许有点不可思议.然而,美国海因茨公司的一家非常成功的专门经营冷冻食品的子公司——俄勒·爱达公司,它们就是这样区分的.那么,又何谓"完美的失败"呢?俄勒·爱达公司的看法是,在进行新的开发活动的尝试时,尝试者经过巨大的努力仍未能成功,但又使别人学到东西,有所长进,这便是"完美的失败".据说,在这家公司里,每次发生这种"完美的失败"时,还要安排鸣炮,以示庆祝哩!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关键要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能否做到这八个字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因此,我们务必深刻理解并科学把握它.  相似文献   

17.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迂到这种情况:认为一讲大道理就是讲空话。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有的可以说是偏见。大道理和空话,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正如不能把棉花说成是浮云,把白糖说成是雪那样,二者貌虽相似,其实有着原则的区别。为人民服务,这是大道理。能否说这是空话呢?不能。社会主义时期,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大道理。能否说这是空话呢?不能。要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这是大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一位被誉为"钢琴才女"的阿姨火了。她漂泊海外30多年,当过保姆和清洁工,却能弹奏出令音乐家惊叹的钢琴曲;她衣着朴素,手指粗糙,却凭一曲巴赫红透巴黎,并获得法国骑士勋章!百度百科介绍她是"一位目前不为人知的神秘而有实力的中国钢琴家"。朱晓玫到底是何方神圣?她有着怎样的人生传奇?  相似文献   

19.
榜样是一种很好的典型.列宁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确是千真万确.但是,生活中有些典型没有能"一花引来万花开",也不乏其例.这是不是典型本身不好呢?个中原因非一言能蔽之,笔者仅对现有的典型观念作一些分类,力图找出失之偏颇的地方,以飨读者."典型终身制".当了典型,不犯错误,很难下来,这样就人为地去摆脱时空制约,包括性别、年龄、生理条件的限制.不是当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时  相似文献   

20.
<正>在情报侦查行业,使用技术手段监视调查一个人,术语叫做"给他上手段"。那么,美国情报机构为何在给他国领导人"上手段"时,总是能够屡屡得手?而法国情报机构又为何无法阻止美国窃听的黑手呢?他们遭遇的是"情报界的王者"自1952年根据杜鲁门总统令成立之后,NSA就一直非常隐秘。它有超过16万雇员,大部分为技术和文职人员。与美国情报界其他15家机构不同,NSA没有全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