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今后中国改革的推动者是:以理性的知识分子、明智的官员和真正的企业家为代表的平民大众。 吴敬琏关注改革动力已久,他冷静意识到,中国追求健全制度的社会力量太弱。具有保守思想的人固然抱残守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改革报》8月8日报道,8月6日下午3时许,河南省代省长郭庚茂在“河南在线对话”栏目中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听取网友的“民间意见和建议”。而在上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刚刚和“粉丝”们在网络上“话聊”过。  相似文献   

3.
陈善哲  谭璐 《今日广西》2007,(11):16-18
亚洲的变化日益吸引世界各种力量,亚洲正成为世界的未来和最富希望之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作为主要主持方召开“中越经济改革比较论坛第四届年会暨亚洲转轨国家经济政策对话”则是一个各界智囊探讨改革、交流经验与设想的重要平台,参与国家达10个之多,亚洲转轨国家在这个平台上展开集体对话。越南因其快节奏的改革和发展,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成为过热的关注和怀疑对象。  相似文献   

4.
近日,以“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挑战”为主题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06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吴敬琏,王建,江小娟发表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 ,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搞活国有企业的根本性措施。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爱诺教授曾经指出 :“市场经济培育了企业家 ,企业家构建了市场经济。从某个意义上说 ,市场经济也是企业家经济。一个不重视企业家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市场经…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都需要三类精英主体。政治精英:政治家;知识精英:科学家;企业精英:企业家。我国从计划经济体系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并不长,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大都是从干部身份中独立出来,企业家的职业化机制尚未建立。要想构建我国的企业家队伍,使我国企业家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必须在社会政治的格局中,承认他们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企业家职业化后,它将以一种特殊劳动力进入市场,也将以自己的“质量”和“价格”参与竞争。因此,如何对待企业家,应从观念、认识到做法上都要有所改变。什么是企业家法国经济学家萨…  相似文献   

7.
视点扫描     
吴敬琏呼吁“反思改革”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发出了“反思改革”的呼声。近日于北京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吴敬琏指出当前改革存在四大缺陷: “第一,从经济领域说,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 如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革,垄断行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党的7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布:“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中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会葬送党和人民七十年奋斗的全部成果”。因此,我们改革的着力点,决不能忽视巩固和发展壮大作为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和主导力量的国有经济。但是,2000年11月20日《经济日报》上署名童计它的文章《国有经济一-经济发展的控制性力量》,却反其道而行之,实际上主张国企改革要实行“全面退出”。这篇文章的内容、主张与2000年11月6日《中国信息报》所载“国家统计局课题组”的文章完全…  相似文献   

9.
“九五”时期是经济体制转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九五”期间将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快改革力度。为此,本刊记者在北京访问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吴敬琏首先谈到,1993年11月举行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改变过去15年中国经济改革中对国有企业采取的“放权让利”的改革模式,把工作的重点转到企业制度创新方面来。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则是用以公司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取代现有的国有国营、政府直…  相似文献   

10.
《前沿》1994,(1)
中国哲学的基本走向孟宪忠、贺来在《哲学动态》1993年第6期上著文指出,哲学不是无“本文”的操作。哲学首先要关注中国改革,关注世界和平发展问题;哲学应研究中国改革的种种矛盾关系,改革进程中的稳定与发展关系,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关系,改革目标中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群仲平 《群众》2023,(18):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省委书记信长星近日做客央视《对话》栏目时提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强是摆在首位的,首先要实现经济上强。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本钱,经济强首先是要实体经济强。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必须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下大力气强链补链延链,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孟庄 《人民公安》2007,(6):8-10
今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都呼吁增加假期,像中秋、端午这些传统节日应该放假。但全国政协委员吴敬琏却反其道而行.提出“我们假日太多”的说法。吴敬琏认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不要以为我们要上天了。我们还是个很穷的国家!”“考虑到整个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放太多假未必是好事。” 反对吴敬琏的人士认为。中国人活得太累。以后需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时间休闲。“放假并不意味着经济停滞,消费一样能创造GDP!” 您怎么看?  相似文献   

13.
白景森 《西部社会》2002,(10):37-38
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当前“寻租活动”主要集中在五点上:权力的集中点,体制转轨的交汇点,监督系统的乏力点,法律政策的滞后点,人财物需要的关节点。这一切在南丹可谓应有尽有。中国政治学家梁木生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采访时,称其为“权力经济”模式下的一种资源配置系统;这种少数资本和权力所有者在短期内积聚起的巨大财富,使社会结构处于一种更危险的失衡中。  相似文献   

14.
<正>第二部分21-70(一)改革类观点21.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的深化改革中国经济需要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点虽然早在1995年时就已提出,但在"十五"计划期间由于改革放慢及人口红利消退,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减慢,造成了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民营企业仍难以进入电力、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民间对于体制改革、政府松绑、打破国企垄断的呼声日益高涨。过去二十年的经验表明,要使得经济增长的模式真正能够改变,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的深化改革,建立法制、规则基础上竞争性的市场体系。——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新京报》,2013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15.
丁宇 《两岸关系》2013,(12):22-24
2013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是双方分别成立“两岸企业家峰会”社团后的首次盛会。从过去的两岸企业界合作的平台,提升至两岸经贸战略层面对话的高层次民间交流平台,紫金山峰会正式上升为与海峡论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会商谈同等重要的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周建平,是一位“上了《福布斯》中国首富排行榜的企业家”,一位记“不客气地”地问他:“你这个企业家当全国人大代表需要花很多钱公关吗?”周建平回答说:“说实话,想当全国人大代表,靠花钱公关没用。我认为,企业家要花很多力气来办企业。如果你企业办得好、多缴税、多解决就业问题、多给当地做贡献,你说,选人大代表时,政府能不信任你吗?  相似文献   

17.
微观察     
《乡音》2015,(1):1-1
捐资催促高校改革 《新周刊》:近来,中国企业家向国外名校捐款成为热点新闻。捐款引发的最普遍的诘难是“有钱,为何不捐给中国的大学?”其实,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中国高校为何吸引不到他们的捐助?月前,社会捐资大多用于兴建校舍、改善硬件,一大原因是其建设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为捐献者提供了直观可控的激励。要取信于捐赠者,就需要有能...  相似文献   

18.
前年的《中国青年报》上,曾有过一场引起很大反响的“母女对话”。缘起是一篇孩子口吻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其中有这样的要求:“我需要帮助,也需要独立”、“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算一篇小小的独立宣言了。  相似文献   

19.
民众意愿是推动政府行动的重要力量。6月3日下午,中国-东南亚民间高端对话会分会之一——"凝聚民意,推动中国-东南亚关系的新发展"主题讨论会在南宁荔园山庄举行,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要、学者、专家、企业家等与会代表围绕中国-东南亚关系发展新进展、解决问题新思路、开展对话新机制展开了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坛》2011,(3):32-32
竹立家在《人民论坛》2011年第2期上撰文《改革需要什么样的“顶层设计”》认为,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与全新的紧迫课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现的要求。在中国发展的现有境况下,改革顶层设计的关键环节首先是制度层面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