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定宇 《传承》2013,(10):138-139
"最美"是实现中国梦的当代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对社会公民行为文明与社会和谐起着示范规范作用。对"最美"人格范畴的哲学意蕴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理解这一哲学范畴包含的理论内涵及其形成机制,有助于人们弘扬"最美"人格精神,营造积极向善的社会土壤及环境,让正能量能得到充分辐射和发挥。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推出的"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由市综治组织具体实施,秉承了"枫桥经验"的时代要求,以和谐促进会等社会融合组织为依托,以各类和谐促进员队伍为主体,通过实行社会管理终端化、力量整合兼容化、诉求解决初始化、工作保障常态化,构建起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应对复杂形势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10,(17):5-5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在全区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有效推动全区"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的开展,我区将广泛开展建设"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企业、和谐邻里”活动(以下简称“九大和谐建设”)。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国论坛》2007,(11):19-19
记者三人报道:9月28日下午,由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发起组织的"和谐中华文库"出版工作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发来贺信。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陈寿朋会长,中央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杨继平组  相似文献   

5.
郭继文 《前沿》2009,(10):30-32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话语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 件。随着世界格局深刻变化,西方发达国家从自己国家利益出发,话语推陈出新,试图主导话语权的发展。"和谐世界"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吸取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人类求和平、求发展的普遍愿望。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使我国在对外交往中进一步提高了舆论引导能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许嘉璐 《政协天地》2011,(11):52-53
日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兼职教授李韧撰写的《和谐海峡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研究》。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以独到的视角系统,全面、深入探讨和研究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的学术专著。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作者敏锐地洞察到两岸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统一的"和谐海峡"理念,其基本内涵是着眼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和谐思想为基础,以和谐发展为动力,使两岸在政治上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经济上共同繁荣、互补双赢,文化上体谅包容、兼收并蓄,社会上诚信友爱、和睦互助,生态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该书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放在人类社会发展脉络规律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放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亚洲"、"和谐世界"的现实背景下来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设立"本体论"、"价值论"、"环境论"、"借鉴论"、"博弈论"、"整体论"、"先行论"、"未来论"等八论,对构建"和谐海峡"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阐述。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读罢书稿所说的那样:"两岸同胞读此书者一定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本刊从书中择取许嘉璐先生之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刘秋菊 《求索》2010,(8):101-103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需要,矛盾转化从"两极突变"到"梯级转化"、从"抑制发展"到"动态平衡"、从"兼并独胜"到"和谐双赢",是以对抗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矛盾转化论的当代发展,是以和谐为主要特征的矛盾梯级转化论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8.
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各个地方、各个板块付出努力,以每一处的"最美"装扮祖国的"美丽"。基于这个考虑,我们提出了"建最美上饶市,做最美上饶人"(简称"两个最美上饶"),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发展支撑。什么是最美上饶市?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有形之美:山水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生活之美、风景之美、风尚之美、文化之美。无形之美:心有多大,  相似文献   

9.
耿博雅  傅长吉 《前沿》2013,(11):64-67
本文对赫拉克利特生成辩证法中生成事物之间的对立转化、对立和谐、同一对立、同一和谐的四种生成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生成关系都遵从"逻各斯"和"逻各斯"普遍存在来论述生成辩证法的实质,进而通过在矛盾对立中构建和谐统一和遵循"逻各斯"可持续发展两个视角谈赫拉克利特生成辩证法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玉华 《求索》2010,(7):79-80,1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谐是关键。而要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给我们提供了最直接的民族文化滋养。在孔子划分的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中处处透射出了和谐的理念,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出了"仁"、"义"、"礼"、"信"的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方法论原则,这一原则的精华是我们建立现代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吴鹍 《前沿》2010,(16):143-147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以"和谐意识""德性人格""故土情结"的不同面貌投影于余光中的文学创作之中,成为作家所崇尚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向往。而余光中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再现,不是被动的、重复的、守恒的,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重新"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建平  匡家庆 《前沿》2010,(22):35-37
哲学意义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吸引、既对立又统一的趋势、倾向和方面."和谐"是协调矛盾内在的诸多要素,并达到各要素相对统一.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主要作为价值尺度之"和谐理念"与"矛盾学说"之间的内在的关系,研究和运用"和谐理念",认真思考矛盾问题,提出用"和"的手段来妥善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3.
佟斐 《理论月刊》2010,(7):31-33
自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新理念和"统筹兼顾"的思维方式就逐渐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层面,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和主旋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在协调阶层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科学发展观无疑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和谐警察建设,是指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为思想基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现实背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警察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以和谐善治为公安工作模式,实现警察建设和公安工作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之间关系及其自身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共进,努力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它是对传统的封闭型、官僚型、管制型警察建设与管理理念及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和谐警察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实现警察管理行为和谐、警察公共关系和谐、警察人际关系和谐、警察执法服务方式和谐和警察生活方式和谐的目标要求,遵循"抓班子、带队伍、保平安、促和谐"的工作思路,建设和谐警察文化、完善警察管理、增强警察执法能力,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聂民玉  段红智 《前沿》2010,(20):24-27
孔子思想的主旨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本意就是"生生"。孔子针对当时"礼坏乐崩"的局面即"臣弑君,子弑父",特别强调仁者"爱人"的思想,着重窄化了"仁"的含义。实质上,孔子的哲学就是生命哲学。"仁"是孔子生命哲学思想的"本体"即"道",那么,其"德"就是要求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善待人生。通俗地讲,就是要注重自身心态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世态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生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宋维才 《公安研究》2014,(6):27-30,59
在分析我国校园安全的基础上,界定校园警务,解析构建和谐校园与校园警务的契合关系,明确当前校园警务存在的问题,科学构建"专业警务"、"防范警务"、"和谐警务"、"联动警务"等校园警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谭畅 《小康》2011,(8):94-97
一个名为"和谐贵阳促进会"的团体,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累计筹集专项捐赠资金3420万元,加上各区县和谐促进会筹集的3000多万资金,化解了194个社会矛盾,涉及国企改革、低保补助、涉法涉诉、环境污染、劳动纠纷、拆迁补偿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张天学  文雯 《理论月刊》2010,(5):150-153
依据西方重大的社会历史形态的变迁来划分西方人格理论中和谐理念的发展阶段,我们看到:西方关于和谐人格理念的研究是从"人性和谐"的思想作为开端,分为古希腊时期"人性和谐";中世纪"宗教化人格";文艺复兴时期"人格和谐";现代西方"健全、和谐人格"等四个阶段。西方学者分别从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对人格和谐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今天,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研读他们的思想成果,对我们探讨新时期和谐人格的培养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平  文启湘 《求索》2010,(12):8-10
在介绍与评价凯恩斯、杜森贝里、弗里德曼、迪利安尼等人的消费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消费应达到的目标,并据此以莫迪利亚尼等人的生命周期假说中的"宏观消费函数"为基础,构建了和谐消费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精华就是"以人为本、天下为公、上善若水、协和万邦、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而这正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