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年以来捐资10亿多元 中国侨联广泛联络侨胞,通过侨联系统建立的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共向中国的文化、科教和福利公益事业资助10亿多元人民币。其中,以“捐建侨心学校、资助科教项目、扶助贫困学生”为主要内容的“侨心工程”已捐建侨心小学860余所,资助科教项目1123个,扶助贫困学生30648人,捐款达5.2亿元人民币。 过去五年来,各级侨联坚持以经济  相似文献   

2.
1989年,捐资5万元;1995年,捐资60万元:2006年,捐资1550万元……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捐资广东省公益事业促进会助学、助孤、助残共计153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梅州市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和评价了1979年以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兴办梅州社会公益事业的实绩、捐资的形式、特点及其捐资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区狠抓落实党的各项侨务政策,赢得了侨心,海外侨胞愿意为家乡建设事业捐赠款物的日益增多。 原籍博白县的加拿大侨胞朱光昭先生,将政府发还的侨房补偿款7000元及私房4间120平方米捐赠给本村小学使用。美籍华人谢中天先生,1986年把落实给他的侨房款人民币40000元捐赠给县办公益事业后转给谢先生的家乡桂平县金田镇大贤村建校舍。马来西亚谢天福先生捐赠62万港元给家乡——岑溪县县容乡永固村重建两所小学。横县“三胞”纷纷捐资家乡抢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荣成籍华侨情系桑梓,踊跃捐资,支持发展家乡公益事业.到目前,华侨累计为荣成捐资折合人民币1600多万元.荣成是著名的侨乡,旅居国外的华侨有3万元多人,分布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旅居韩国的华侨王召昔捐款15万元,为东山镇压吉屯村建了一处小学,改善了村里的办学条件.荣成籍华侨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王芳  相似文献   

6.
据《现代快报》不久前报道,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20多年来已累计捐资10亿多港元,用于中国教育、医疗、交通运输等,共资助建设130所中学、80余所大学、40多所小学、9所专业学校、9所幼儿园和1150间个村学校图书室。他还将自己名下80%的资产捐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这位87岁的老人对  相似文献   

7.
胡昭云身为民建中央委员、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和云南大疆投资开发公司董事长,自创办企业以来就与公益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96年至今13年间,他为贫困地区捐资新建、修缮了泸西民建昭云小学、贵州思里云立小学等14所小学,为4000多名贫困孩子解决了无法上学的问题。此外,他数年如一日地资助43名特困生完成学业,他们中有的已经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至今,在各类社会公益事业中,胡昭云已累计捐赠人民币7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8.
在闽南著名侨乡安溪县的方圆两千九百多平方公里境内,纵横交错的溪流总共长达四百七十多公里,因而自古以来,「造桥开路」在安溪人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想桥、盼桥、爱桥成癖,为建桥甘愿牺牲一切;而出外谋生的侨胞们,更是以在家乡捐资建桥为荣。「桥」、「侨」谐音,建起了一座桥,侨胞们就和家乡系上了一条纽带,心也就和故乡贴得更近了。  相似文献   

9.
贺县侨史是从1889年贺街东联村村民邓钦水携家眷出走南洋谋生开始的,至今已经历整整一个世纪。在这100年的历史长河中,贺县侨胞已遍布21个国家,从事各行各业。本文就贺县华侨华人形成和发展、早期留学生和归侨、贺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侨资企业、落实侨务政策、捐资兴办公益事业等方面分别介绍。  相似文献   

10.
胡芸 《前沿》2013,(18):163-165
胡文虎是近现代南洋华侨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海内外颇有声誉。这不仅由于他所经营的万金油药业一度成为南洋华侨药业之首,更由于他长期从事捐资兴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纵览以往学界对胡文虎的研究,其在教育领域的贡献还未有相关详细论述。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胡文虎捐资兴学特点、兴学动机及影响,梳理胡文虎的兴学历程,论证其兴学决心和贡献,以资反映近现代华侨企业家在华人华侨社会和祖国教育发展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侨联为顺应侨胞热心公益事业的心意,引导为西部开发、科教兴国做贡献,倡导了“以西部及贫困地区捐赠百所侨心小学,资助千个科教项目和万名贫困优秀学生求学”为主要内容的“侨心工程”。广西侨联响应中国侨联的号召,围绕这一大局,积极做好联谊和牵线搭桥的工作,柘属侨备咨派认直绸织空旆“侨心工程”。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条国外侨胞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一向有捐资在祖国兴办学校的优良传统。为了进一步鼓励华侨在国内兴办学校,发展文教事业,满足广大华侨子女求学的要求,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华侨兴办学校,由创办人提出建校计划、筹足开办经费并且确定经常费的来源,报请当地市、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或者转请上级人民委员会批准。  相似文献   

13.
弘扬陈嘉庚精神的一面旗帜徐晓燕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因为在家乡慷慨捐资,兴办教育及其它实业,而备受乡人尊崇。在他的精神影响下,如今又有许多旅侨胞为家乡兴学育人,施金城先生及其培文师范即是其中一例。福建省安溪培文师范学校,位于安溪龙门山美村,创办于1985...  相似文献   

14.
易水 《创造》2012,(1):76-77
这是一组令人叹服的数据:浙商在普洱市的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社会公益事业捐资600余万元,安置就业人员12000多人……炫目的数字背后,是普洱浙商充沛的活力和强劲的实力,是普洱浙商的优秀品质和创业精神,是普洱市浙江商会成立6年来以责任铸就品牌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堂会的组织活动主要为会员和侨社举办文化娱乐活动,为侨社或祖国公益事业捐款,搭建会员筹资经商的平台,也为会员及其子弟创办学校。由此观之,二战后的华人堂会基本上是慈善公益团体,而不是犯罪组织,也不再履行战前侨社纠纷调解者或侨胞保护人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徐军利  王云生 《台声》2001,(9):34-36
盛夏,杨柳依依,百花争艳,太行山张开臂膀,迎来了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台铭先生。 祖籍山西省泽州县(原晋城市郊区)南岭乡葛万村的台湾首富郭台铭,曾于1987年11月和1998年10月两度携妻回乡探亲祭祖,并先后三次为家乡建桥、引水、教育等各项公益事业捐资1550万元,并投巨资在山西省太原、晋城和运城等地兴办企业,家乡人民有口皆碑。此番回乡,郭台铭再次慷慨解囊,为家乡的教育、公路、扶贫等各项事业捐资2350万元,赢得了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6月16日中午,郭台铭一行由上海飞抵郑州,晋城市…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管头镇石窑村的群众感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温暖——村里新建的小学春天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在墙壁断裂的危房里上课了。这所学校的投资是500万元,由焦袁平等3个煤老板共同捐资。据了解,除了捐助建校之外,大规模兴建移民新村、让老百姓搬出土窑成了今年乡宁县煤老板捐资的重点。而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实施的“劝富济贫”政策。乡宁县的“劝富济贫”政策规定:凡属乡宁县开办的所有煤矿都应主动在本县境内兴办一项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社会公益事业,创办或联办一个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的…  相似文献   

18.
张朔人 《新东方》2010,(4):36-43
华侨反哺祖国的经济行为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补贴家用为主的侨汇以及捐资兴办各种公益事业的款项;另一类即是用于价值增值的华侨资本。本文试图以华侨资本为对象,就其在海南的产业分布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盈江县兴华商号经理左显仁侨胞,看好卡场乡荒山宽阔的条件,五年前投资20万元人民币,种下大批杉木.为绿化荒山作出贡献。侨胞左显仁是盈江县以经营玉石珠宝为主的一独资企业的业主。他在守法经营,为地方财税收入作出较大贡献,并捐献大量资金投入建教学楼、修山区公路等公益事业的同时,又对景颇族聚居的卡场乡一部分荒山的改造奉献了爱心。于1989年以2.8万元的酬金租赁草场寨的一座荒山,聘请劳动力沿山脚挖设防止牛马进入的壕沟、打设围栏,接着精心整地,种下50万株杉木苗。如今,这座曾是荒山秃岭的坡地已经绿装素裹,一片郁精。长…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女人,在历尽千辛万苦,艰难创业之后,拥有了自己的企业,这不算奇。一个企业家,拿出企业的一部分空余资金,为慈善事业作几次捐助,也不算奇。奇的是由一个农妇创办的地区二级民营建筑企业,自1994年以来,将艰苦创业积累的大部分收入,慷慨地用于资助大巴山区345名失学儿童,并将一直资助到他们读完初中、高中、大学。它还出资为达县安云乡山区解决照明用电问题,采取务工、捐资、传技术等形式扶持40多家贫困户脱贫致富,用50万元为居民改造臭水沟,为其他公益事业捐资20多万元,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10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