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性"是《坛经》的核心语词,它作为人的本性的规定就是佛性.在《坛经》文本中,慧能对自性的特点从"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但除此之外,自性还有其根本性的特点.自性在"体"的层面上,它是空的、无自性性的.在"相"的层面上,它是"假有的"、有生有灭的.在"用"的层面上,它是"心不染境"、不落二边的.在究竟意义上,它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空有不二的."无念"作为"见性"的法门,其核心在于"无".通过对"无"的分析可以发现,"无"的根本特性在于否定.这一否定包含了三层含义:否定之无、悖论之无和绝对之无.  相似文献   

2.
郭象的独化说由"有"、"无"以及"玄冥"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郭象以"有物之域"来揭示"性分"是"独化"之"有"的方面,以"自得之场"来揭示"性极"是"独化"之"无"的方面,以"玄冥之境"来表征"独化"是"有"、"无"统一的圆融状态与精神境界。郭象的"独化"既是一种本体,又是一种精神境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命的存在和意义问题,实现"有"与"无"、"有为"与"无为"、"名教"与"自然"、"社会体制"与"个人自由"的统一,最终达至"独化于玄冥之境"。  相似文献   

3.
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民政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密切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但也要看到,"四风"问题在我们民政系统内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虚"、工作"虚"、落实"虚"、成绩"虚";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实际情况了解"浅"、对群众感情"浅"、服务意识"浅"、团结观念"浅";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表现在"无"激情、 "无"作为、 "无"担当、 "无"原则;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表现在"有"私心、"有"私欲、"有"私情、"有"私利.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预警与应急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其通常表现是起哄、扎堆、看热闹,严重的可引发骚乱。社会矛盾预警应急机制可有效预防和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新时期,"无直接利益冲突"呈现出的新情况、新趋势、新动向等特征,迫需构建这种机制。构建这种机制,需夯实"无直接利益冲突"预警应急的基础,建设科学、高效的矛盾预警与应急系统。  相似文献   

5.
蔚盛斌 《政策》2011,(2):73-74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努力方向,是有效破解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无场所议事"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弼哲学,无论是从"无"在文本中的含义,还是从"无"与"道"的关系,都无法说明"无"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从王弼的整个哲学体系上看,仍是以"道"为本体。但"道"在指物时是指始成物时的"无为",而指人时是指人的言行的"无为",顺自然而为。王弼认为,只有抓住了"道"的这两种内在含义,才能实现"崇本举末"、"崇本息末"的最终目的。造成把"无"误解为本体的根源是部分学者或只从字面上理解,或是断章取义,而不能在王弼哲学整体的理论架构上把握"无"的意义和作用。这两者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无候选人选举又称"直选"和"海选",是指选民按照本村应选职位和职数,在不确定候选人的情况下,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试行村委会无候选人直选,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模式的一种创新,本文就村委会无候选人直选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在1929年的《什么是形上学》,开始讨论"无",提到了"无自无"(Das Nichts selbst nichtet)。《什么是形上学》所说的无和老子所说的无的类似性,经常被注意到;但是,海德格尔存有思想所说的"有与无的共同隶属"(Sein und Nichts gehren zusammen)和老子所说的有无玄同的思想结构上的共通性,却未被重视与展开。道家的无与形上学的根本问题,可以在谢林、尼采、海德格尔的思想脉络之中,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无接触经济以"非接触服务"和"信息化经济"的形式存在于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无接触经济展现了以人为本的赋能补充作用,带来了新劳动生产率增长,并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然而,无接触经济仅仅是工具,依靠中国国家治理的优势要使其完成从"工具"向"目标"的转变,就要实现一种"零距离生活"的未来图景。从"无接触"到"零距离",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而言,坚持党的领导、多元治理、依法治国这三个因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微积分的发明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而且马克思在其数学手稿中也对微分进行了讨论,但微积分的意义在现代哲学上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概括和总结,从而本来应当是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而来,再到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中去的现代哲学,无法有效完成其指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这也使得现代哲学界不能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支持下写作的《自然辩证法》。实际上,老子的"道"和"无",有时指的就是"微"。黑格尔非常接近把"微"引入哲学之中,但是他的偏见妨碍了他,使得他无法厘清"有"与"无"的关系。在"微"的哲学中,"飞矢不动"和"全白的墙面有一个污点"不再是无法理解的,思维的明确性和确定性也始终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而"有"、"无"和"微"的关系是:"微"生于"有","有"成于"微",而"无"是对"有"的彻底排除。  相似文献   

11.
汪勇 《人民公安》2014,(12):30-31
<正>贴心的"家门口派出所"是倾注了"情、责、爱"的地方,是用"万千百"、"六必到"、"四个一"、"三个一把"的真情工作换来的信任。2006年,当兵17年的我从邱少云生前所在的部队转业,成为一名社区民警。我所管辖的咸东社区是一个被城中村包围的老城区社区。初到社区时,社区的状况可以用"四无"、"三多"、"一高"来概括。就是,院落无物业、无  相似文献   

12.
"有"与"无"是一对矛盾,它们既具体又抽象。崇尚"有",惟恐"无",似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世上的"有"和"无",从来不是绝对的。如何看待"有",怎样认识  相似文献   

13.
程昆 《人民论坛》2012,(35):54-55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近年来我国新出现的一种社会矛盾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当直接利益冲突发生时,众多与冲突没有任何直接利益诉求的人,出于某种非理性的心理而加入其中,从而形成的一种"继发性冲突"。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征、根源、防范和化解措施进行探讨,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云溪子 《小康》2009,(6):84-85
丢掉幻想,加倍努力。既然好事"无"了,无外援至,无益可得,无有利条件,那么一切只能靠自己加倍努力。"好事宁可信其无,坏事宁可信其有",这是吾待事的信条之一。好事与坏事,是相对的,是因对象、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吾  相似文献   

15.
<正>埃德加·斯诺在他那为中国人所熟知的《西行漫记》中记载了一个"无乞丐,无鸦片,无卖淫,无贪污和无苛捐杂税"、"一个柏拉图理想国的复制品"、"一个生活在未来的光明中的国家"。那里的人们并不富足,但是幸福,淳朴而推崇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6.
"道"是古往今来哲学家思考的最为深奥的问题.道家哲学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不可问,问不可答,只能悟.悟道的途径是思玄,思玄悟道由浅入深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有有"思维,第二个层次是"有无"思维,第三个层次是"无有"思维,第四个层次是"无无"思维.自觉进行精神修炼,要不断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达到开悟后,再一步步提升,最后达到"无无"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悟道.  相似文献   

17.
艾国永 《小康》2012,(8):98
收看奥运会,与关注"约架"一样,我们都是凑热闹的旁观者。体育迷的内心期待仅仅是,每一场规则之内的"约架",都能以精彩收尾,而不是以闹剧告终因为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和女记者周燕"约架"于朝阳公园南门的缘故,又因为很多网友纷纷效仿,于此"约架","朝阳公园南门"一度成为热词,俨然是北京的新地标。在我看来,7月27日开幕的伦敦奥运会,那一场场比赛跟"约架"差别不大,只不过彼"约架"违法,此"约架"受法律保护;彼"约架"有场地、有观众,但无规则、无裁判、胜者无奖牌,此"约架"则是在特定而透明的规则之下进行,有裁判现场执法,胜者有鲜花和奖牌。将奥运会比作"合法约架",这要  相似文献   

18.
汪习根 《人民论坛》2012,(14):12-13
公权力的运行在总体上符合法治与民主精神,但其长期以来一直游走于"法无授权"和"法无禁止"之间的"空白地带"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公权力扩张本性带来的效应,迫使我们重新考量公权力的适用范围。"法无授权即禁止"究竟是规范政府公权力的手段,还是禁锢政府开放思想的牢笼,是我们必须科学解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天下无贼"的平安景象既是老百姓的愿景,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近年来,金华市围绕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大力推进"无案村"建设,牢牢扛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职责使命.截至目前,全市2865个行政村,90%以上已达到"无案村"标准,实现了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案数的"双下降"和群众安全感、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的学问是他的人生阅历,也是他的人格精神.世界是人的一世之界,人存在于世界当中,人和世界本无间隔.人是"天地之心""心只是一个灵明",人是世界的诠释者,"心"是意义的发现者.人生活于"人情事变"当中,"人情事变"即人的生活世界.在"人情事变"中人由"慎独"确证自己的存在,"心"是无执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性"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