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在即,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特撰此文。本文拟就“九七”前后香港法律的构成和特点做一简要介绍和对比。 “九七”之前:多元化的混合体 英国占领香港以后,即大量引入英国法,同时也沿用中国法。后来,香港立法机关又结合本港情况制定了大量的适用于香港地区的法律。这样,香港法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英国法律;二:是中国传统的法律和习惯;三是香港本地法。在这三个部分中,英国法律是基础,香港本地法是主干,中国的传统的法律和习惯起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
幻想"主权"换"治权"我们开始的说法是"主权的移交"。我记得在头几轮谈判以后,外交部条约法律司邵天任提出意见,说法律上用这种字眼不大好。因为主权本来是属于中国的,英国侵占了香港,不能说主权就归它了。因此他们建议改成"恢复行使",这样更科学。所以从那以后我们的说法就改了。开始小平讲话还是"主权的回归"、"主权的移交",后来就改成"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8,(6):62-64
幻想“主权”换“治权” 我们开始的说法是“主权的移交”。我记得在头几轮谈判以后,外交部条约法律司邵天任提出意见,说法律上用这种字眼不大好。因为主权本来是属于中国的,英国侵占了香港,不能说主权就归它了。因此他们建议改成“恢复行使”,这样更科学。所以从那以后我们的说法就改了。开始小平讲话还是“主权的回归”、“主权的移交”,后来就改成“恢复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成为世界最关注的焦点之一。被英国侵占和统治了150年的香港将回到祖国怀抱。届时,“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将付诸实施,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将会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香港政权交接这一历史性时刻到来之前,许多变化已经在香港社会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发生了。 开始洗刷殖民统治色彩 在香港,人们会感到回归的气氛日益浓烈:特区筹委会筹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许多民间团体自发地  相似文献   

5.
卷首     
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法律援助是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上 ,对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一般法律救济手段保障其自身基本权利的社会弱者 ,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 ,应对包括诉讼费减免在内的整个法律程序的各个环节提供法律帮助 ;从狭义上讲 ,仅指减收或免收律师服务费用的法律帮助。因为历史的原因 ,香港法律援助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英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社会群众、独特的政府结构和司法环境及与英国迥异的文化传统 ,导致香港法律援助制度在深受英…  相似文献   

7.
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的因素分析陆卫明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法理与正义都在中国方面。英国强占我国香港领土的所谓“法律依据”,即是近代中英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活证。香港岛和九龙都是被英国...  相似文献   

8.
清中期以后,由于贪污腐败、渎职枉法现象大量存在,禁烟法令愈来愈严,效果却越来越差。林则徐采用了非常严厉的法律措施来禁绝鸦片,但清政府此时已经无力承担这样一次严厉的法制行动。以许乃济为代表的弛禁主张实际上承认了晚清法制已无力承担禁烟重任。清政府采取以英官管束英民的政策,体现出为了王权稳定而不惜牺牲国家主权的倾向。但英国人和英国政府却一以贯之地窥视中国的司法主权,林则徐广州禁烟与英国谋求在华司法权的追求发生了强烈冲突,鸦片战争不可避免。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是用条约体系控制中国的开端,"恶法不遵"是西方国家在中国建立领事裁判权的借口,会审制度是双重标准下对中国司法权的进一步侵占。  相似文献   

9.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香港交接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举行。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7月1日零点整,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声中徐徐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郑重宣布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7月1日1点30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告成立。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  相似文献   

10.
香港即将回归,世界瞩目,中国人翘首企盼。这是应该载入史册的大事件。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时,笔者不禁感。慨万千。香港何以在100年前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别让、“租借”?英国又何以会在100年后被迫将主权归还给中国?回顾历史,正视现实,不难看出一个基本事实:香港的“租让”与回归,与中国的国力兴衰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枪炮强行轰开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面对强敌的野蛮入侵,腐败的清政府显得极其软弱无能,既没有强大的国力抗击侵略,又缺乏与对手进行外交周旋和斗争的本领,致使英国得寸进尺,迫使…  相似文献   

11.
罗政 《瞭望》1996,(26)
百年前,英国人用洋枪洋炮割据了香港,然而,却割不断香港同胞那悠悠的爱国之情。 百年国耻,一朝洗雪。如今,距离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日,仅有一年时间。广大爱国爱港的香港同胞欢欣鼓舞,爱国热情进一步高涨。 三个不平等条约,迫使香港离开了祖国的怀抱。香港同胞以各种方式抗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浩然正气长存于心 包括港岛、九龙和新界在内的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华民族自古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2.
从本月一日起,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一个 半世纪以来所蒙受的耻辱 众所周知,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是英国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强占的。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英国侵略军强行占领香港岛,次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上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地赔款,开放口岸,香港岛自此割让给英国,中华民族自此蒙受民族耻辱。以鸦片战争失败、《南京条约》签订为  相似文献   

13.
艰难的回归历程单小娟路自成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世纪40年代后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清政府后的我国历届政府从未承认过英国对香港的永久主权,也从未停止过收回香港主权的斗争。最具代表性的是太平洋战争期间及战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两个...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4,(44)
在香港后过渡期里,英方在作出一连串不与中方合作的举动中,最近又挑起了一起严重政治事件——公然置中方的多次交涉于不顾,批准在香港的台湾势力租用市政局所属的文化中心搞所谓的“双十节”庆祝活动。 在过去的40多年里,港英当局一直都不允许台湾势力在香港搞公开的政治活动,为什么现在却一反常态,人们不禁要问,港英当局究竟意欲何为? 反常的举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是最早予以承认的国家之一。中国同英国建交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英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相似文献   

15.
1842年至1898年,英国威逼清政府强割及“租借”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这一殖民主义的行为本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国完全有权利予以收回。民国时期,中国政府曾多次要求归还英国在华的租借地,多因英国坚持殖民主义立场而未果。如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国借口“不属于和会职权范围”而蛮横拒绝。在1929年华盛顿会议上,英国勉强归还威海卫,却以“防御需要”为由拒绝退还香港新界。抗日战争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原有的国际均势,许多方面发生对中国有利的变化,蒋介石抓住有利时机,在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中,于1942年起就香港归还问题与英国交涉。英国之所以在1942年坐下来与中国谈判废除不平等条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首先,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做出了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谈香港回归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出现大的波...  相似文献   

17.
香港即将回归祖国,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中国人民无不感到扬眉吐气。遗憾的是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未能实现他届时去香港看一看的愿望,但是他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取得伟大的成果,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香港这块地方被英国统治了一百余年。香港  相似文献   

18.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问题是中英两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从19世纪40年代初算起,前后近60年的时间,英国不断发动侵略战争,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战略思路李冬久一香港问题是英国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香港问题,需要中、英两国政府坐下来谈判。中英谈判以什么为前提,在什么框架下谈?邓小平为此作了精心的谋划。首先,邓小平确立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前提———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  相似文献   

20.
罗毅 《瞭望》1990,(23)
《南京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有: (一) 割让香港,由英国“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从此香港成了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和商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