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 ,这里的“经济法”不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法律规定 ,而只是一种纯理论的主观构想。现实意义上的经济法概念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 ,当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实行战时经济政策 ,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立法活动和法律现象 ,战后又出现了有关战时经济复兴的法令 ,以及在《德意志共和国宪法》体制下的社会化法和其他新的法律现象 ,“经济法”就是受这些法律现象的刺激而产生的概括性的术语。我国的学者大多认为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部门法 ,是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相似文献   

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竞争管理关系为调整对象,以行政处罚为主要调整方法,抹杀了该法的经济法属性,成为一部“经济行政法”。必须以马克思竞争理论和经济法理念为指导,深刻揭示竞争关系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反不正当竞争诉讼”应成为主要的调整方法,以便更好的促进市场竞争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调整国家为了矫正市场失灵而管理和调控经济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所决定,经济法可以由市场主体管理法、市场秩序维护法、资源配置优化法、经济稳定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社会公平促进法)和涉外经济管理法组成。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民商法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主导性法律。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和北京市经济法研究会最近在中央党校召开了“中国现代经济法理论研讨会”。与会同志对当前经济法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问题 一部分同志认为,经济法具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具体又分为以下四种观点:(1)纵横统一说。认为经济法调整的特定对象是国民经济中纵向的和横向的经济关系。二者互相交叉、互相统一。由于这种观点把主要的大量的横向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指出: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法以其兼容并蓄之精神,在调整经济生活中处处以平衡协调当先。因此,作者认为,平衡协调是经济法的本质,平衡协调之本质决定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平衡协调之精神贯穿于经济法的价值体系及各项法律制度之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一直是国内法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初期争论的焦点是有无调整对象,发展到现在则是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各种不同阐述。达成共识的部分是国家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特定经济关系由经济法来调整,但特定经济关系的具体内涵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不容置疑的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确立与完善在现代社会应始终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和基础,经济法应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为己任。  相似文献   

7.
“市场缺陷”的天然存在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经济法是调整政府干预经济的最佳法律形式。经济法以经济管理关系为调整对象,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法就是被赋予法律效力的经济规则。这种直接的经济特点,使经济法区别于行政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学术理论界争议的焦点问题,笔者借助法律经济学观点,从经济关系的非确定性;经济理论的变化性;国家干预的非确定性等方面进行探析,以揭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非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概说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一直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不同认识,直接关系到经济法与民商法,经济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处理,也关系到经济法自身的立法取向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法在我国发展的先天不足,加上缺乏足够的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经济调整对象的研究现状是不够成熟的,客观上要求经济法必须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规范动作和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地服务。本文试图在吸收国内外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性质辨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性质辨略恒宇,弘蒙讨论经济法有时显得份外艰难,以至于不得不从“经济”一词的释义开始。经济是泛指社会经济生活,还是指统一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是自然经济,还是商品经济?国家干预是指对经济活动的一般管理,还是指对竞争秩序的规范和对国民经济的社会调节?...  相似文献   

11.
法的本质问题属于法的本体论范畴,因而,经济法学研究势必要对经济法的本质问题加以探讨。然而,经济法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在经济法基本理论的研究中始终存在争议。目前形成了“国家干预说”、“国家协调说”以及“经济管理说”等几种较为有代表性的学说。本文从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质的规定性出发,以“干预”为主线,分别通过对干预的必要性、干预的主体、干预的范围、干预的手段以及干预的途径等方面的内容的分别阐述,论证了“国家干预说”的合理性。同时,又进一步对“国家干预”的主体、范围、手段以及途径做出了明确的限定,从而使其外延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的涵义主要可以基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是经济法法律规范体系,它是指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二是经济法律,它是指调整经济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三是经济法学,它是指研究经济法法律部门的产生、发展、性质、特征及其他规律的法学学科.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应是行政法的特别法——兼论经济法的性质金克胜关于当代中国的经济法地位和性质,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争论不已的问题。我国经济法的理论是以改革开放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自197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正式文件中①使用了“经济法”这个概念开始,“经济法”...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法的本质:从“法律部门划分”谈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部门是具有相同或相近性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集合体。一法律如未有区别其他法律的本质特性就不能自成一体,势必归属或依附于其他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也不例外。本文赋予法律部门划分标准以客观性和主观意志相统一的内涵,并从这一标准出发揭示经济法的本质,认为经济法是基于“社会利益本位”的往往立场,运用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社会经济团体的自律功能及区域性国际性组织的协调功能作用于“失灵”的市场,以达到社会协调性的目的的法律,从而确认它可独立地组成经济法律部门。经济法本质研究是经济法其他基础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对民族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二元结构中的地位的考察中确立了民族范畴 ,从对民族共同体发展的经济动因的分析中确立了民族经济范畴 ,从而为民族经济法范畴的确立提供了基础。文章认为 ,作为调整民族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的民族经济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民族 (包括现代的民族地区 )这一主体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 ,这种法的关系是由它所表现的民族经济关系的内容所决定的。民族经济法范畴的确立将使得民族经济法的研究成为经济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经济法理论全面革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如同其它法律一样,经济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现象。从《汉谟拉比法典》到当今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诸多法律,经济法律可谓浩如烟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它始终如一支主流,不断给人类社会注入着新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经济法的规制。而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学术界针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调整特定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经济法律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性要求与标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反映经济法的本质,反映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客观性。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适度干预原则、有效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正义密切相关,并紧随其变化而不断发展。由于传统民法与“形式正义”的困境,经济法及其所负载的“实质正义理念”得以产生。经济法的实质正义理念以“有限自由”和“实质平等”为基本内涵,具体体现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调整方法和具体制度之中。其存在对经济法学和法学理论都有着重要意义,而其实现又需要相应的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制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应弄清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是民法和商法的边缘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经济法不是比较法。我国经济法是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而产生的。 二、内在联系。本章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原苏联和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应弄清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是民法和商法的边缘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经济法不是比较法。我国经济法是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而产生的。 二、内在联系。本章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原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