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锋日记》是20世纪60年代的畅销书,40岁以上的人大都读过。雷锋生前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有“东北的一团火”之称。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摘录发表了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  相似文献   

2.
《雷锋日记》是20世纪60年代的畅销书,40岁以上的人大都读过。雷锋生前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有“东北的一团火”之称。1960年12月1日,沈阳军区《前进报》以《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为题,摘录发表了雷锋从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15篇日记。  相似文献   

3.
初到辽宁,雷锋在鞍钢成长1958年秋,雷锋参加鞍钢在湖南望城县的招工考试被录取,11月来到辽宁鞍山,被分配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1959年8月,雷锋响应公司号召,主动要求到工作条件差、环境艰苦的鞍钢弓长岭铁矿(位于辽阳市),参加新建焦化厂的建设。1960年1月8日,雷锋在辽阳应征入伍,来到沈阳军区工程兵第十团,在营口参加新兵训练。  相似文献   

4.
1960年,正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任宣传助理兼摄影报道员的张峻,受部队指令,前往驻抚顺某部工程兵团采访一位爱做好事的小战士——雷锋。 9月的一个星期天,张峻第一次见到了雷锋。那天,在院子里见到雷锋。雷锋像有什么事但又羞于出口的样子,张峻就主动问他。雷锋鼓足了勇气说:“张助理员,你能给我照张相吗?我当兵这么长时间了,还没照张穿军装背着枪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人标准像哩!” 张峻忽然觉得雷锋这个人很单纯,很有意思,于是就同意了。这是张峻第一次为雷锋拍照  相似文献   

5.
两封感谢信挖掘出的典型1960年8月下旬,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宣传处报道干事的张峻,来到抚顺的一个工程兵连队,寻找一名叫雷锋的普通士兵。此前,张峻拿到从下面连队里转来  相似文献   

6.
1960年10月底,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锋暂时借调到沈阳,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在出发前,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成长过程,就打电话给工程兵10团政委韩万金,让他转告雷锋把自己的日记带上。雷锋就带了四五本日记来到军区第一招待所。王寄语被日记的内容所打动,安排摘抄分发给党委常委们阅读。...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2,(5):24-24
1960年10月底,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锋暂时借调到沈阳,到军区工程兵所属各单位作"忆苦"报告。在出发前,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为了能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成长过程,就打电话给工程兵10团政委韩万金,让他转告雷锋把自己的日记带上。雷锋就带了四五本日记来到军区第一招待所。王寄语被日记的内容所打动,安排摘抄分发给党委常委们阅读。不久,《前  相似文献   

8.
余玮 《党史纵横》2014,(3):27-29
正海军原副政委冷宽中将,是雷锋团走出来的职务最高的首长。冷宽是雷锋生前战友,1938年3月出生于河北承德,1957年1月入伍,历任沈阳军区工程兵工兵团战士、连部文书、队列股文印员、军务股见习参谋、政治处秘书、宣传股干事,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工程兵建筑团政治处主任,海军工程兵建筑团政治处主任,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长、副部长、部长,海军北海舰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海军政治学院政治委员,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东海舰队副政治委员,海军政治部副  相似文献   

9.
走进张峻老人的新家,最惹人注目的是一尊扎着红领巾的雷锋半身雕像,眉目含情,栩栩如生;客厅内雷锋的照片更随处可见。73岁的张峻老人精神矍铄.雷锋的每一张照片他都清楚记得拍摄的时间和当时的情景——于是,在这个春风徐徐的日子里,在老人家中,记者静静地聆听了他与雷锋的故事…… 张峻和雷锋的相识始于1960年,当时张峻是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的宣传报道干事。这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张  相似文献   

10.
雷锋视点     
《先锋队》2002,(3)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原沈阳军区工程兵第10团运输班班长,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牺牲。雷锋生前努力实践自己的誓言,坚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本刊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特刊发三代领导人为雷锋的题词。雷锋视点  相似文献   

11.
许人俊 《党史博览》2010,(10):19-2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军队强调突出政治。思想领先。一时间,军队英雄人物和先进集体不断出现,先是沈阳军区工程兵出现模范人物雷锋,接着上海警备区出现“南京路上好八连”.然后又是济南军区的英雄王杰.  相似文献   

12.
雷锋,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7岁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读完高小后参加工作。1960年1月参军,同年11月入党,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 雷锋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服役期间,就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并当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军区《前进报》曾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套红宣传他的先进事迹,雷锋的名字开始在东北大地传播。他牺牲后,辽宁等地的群众自发开展学雷锋  相似文献   

13.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58年秋后,雷锋到鞍钢当工人,1960年1月8日到沈阳军区当汽车驾驶员,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 在雷锋生前,他刻苦学习,言行一致、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品德就在沈阳军区广大指战员中传诵。1960年11月,沈阳军区在青年战士中开展了“学雷锋、赶雷锋、超雷锋”活动。《前进报》于11月 26日发表了题为《毛主席的好战士》的长篇通讯,详细地介绍了雷锋的先进事迹。同年年底,《人民日报》以《苦孩子成为优秀人民战士》为题…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3):116-117
一张纸条与一段日记 沈阳军区《前进报》的编辑董祖修是阅读、摘录雷锋日记较早的人之一。1960年10月,董祖修到雷锋所在的连队采访时,在雷锋的小箱子里发现了几册笔记本,这些本子里有一部分内容是日记。董祖修在阅读新发现的日记时,突然从打开的日记本中飘落下一张小纸条。他捡起一看,是雷锋的笔迹,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15.
正雷锋,这个全国人民熟悉的名字,是新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精神楷模之一。从毛泽东1963年3月5日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起,雷锋的感人事迹就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他的高尚精神和伟大人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鲜为人知的是,雷锋典型的挖掘、雷锋精神的宣传却同一位开国将领密不可分,那就是时任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的吕清。吕清(1915—2010),河南光山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5年加入  相似文献   

16.
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以身殉职。消息传开后,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干部战士和当地的人民群众中引起很大的悲痛。人们以各种方式悼念这位人民的战士。其中,雷锋生前担任班长的运输四班9名战士,向党支部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请求上级党委和首长批准其为“雷锋班”的光荣称号,表达了向雷锋学习,做毛主席的好战士的决心。这份申请书逐级由连队到团党委、工程兵党委和军区政治部,直到国防部。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批准授予匕河部队运输连四班以*雷锋班*的称号。一月21日上午,沈阳军区在一八一剧场一隆重举行“雷锋班”命名大会。军区司…  相似文献   

17.
正为雷锋拍照是张峻一辈子的骄傲,他生命的终点也定格在"留住雷锋"的事业中。终身的遗憾1962年8月15日,对时为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的宣传报道干事张峻而言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天11点多,张峻刚吃完午饭回到宿舍休息,一位宣传干事急匆  相似文献   

18.
郦雯 《党史纵横》2002,(3):14-17
1962年的8月15日,细雨蒙蒙的苍天似在哭泣。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22岁的运输班长雷锋不幸因公殉职。消息传开后,凡是了解和熟悉雷锋的人,无不悲从心来。8月17日,在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驻地———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大厅的正中,安放着雷锋的灵柩,四周摆满了党政军民学各界人士送来的数以百计的花圈;大街上,聚集着10万群众自发地前来为其送葬。雷锋在短短的22岁的生涯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真正做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把对领袖、对祖国、对人民…  相似文献   

19.
高士祥1947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连副指导员、指导员;1960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高级工程兵学校政治营毕业后,来到雷锋所在的连队,任政治指导员他在部队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发现、培养、树立雷锋的过程中.作了大量细致的具体工作,并培养、介绍雷锋入党,使雷锋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然而,近40年来,高士同志对此却缄默无语.从未以此作为自己向上攀援的阶梯无论是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地方,他都是默默无闻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把雷锋精神融化在自己的言行之中目前.记者专程赴辽…  相似文献   

20.
雷锋1960年1月8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8日,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在战争年代,火线入党算不上新闻.但在和平时期,一个入伍仅10个月的新兵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属凤毛麟角.日前,笔者在沈阳军区司令部某干休所采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