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以下简称“未检办案团队”)《破“网”事难题护“未”来成长》获评“2022年度上海检察机关未检部门参与社会治理优秀案(事)例”。当你以为孩子在上网课,走近一瞧,他在i Pad里玩网络游戏;当你收到银行转账提醒,仔细翻看,却发现钱转给了一家你从未听过的网络公司;当你气愤地想要维权退费,却被对方告知,孩子使用了你的身份信息……这可能是部分沉迷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家长共同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外衣     
人们在恋爱时,都拔了一件美丽的外衣:将“败絮其中”裹得严严实实,在对方面前绽放孔雀开展般的美丽。结婚后,随着光环的褪去,对方终于认清真实的你,能不能容忍,就看对方的耐受能力了。这是一场赌博,而作者看到的,却总是赌博中的输家。  相似文献   

3.
长城 《检察风云》2013,(19):64-66
你“临时夫妻”了吗?最近,这成了不少农民工相互调侃的话题。两人在城市一起生活,却互不问对方家庭情况,  相似文献   

4.
党员胸章     
总经理要我跟他去同外商谈判。他今天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一早去“美尔乐尔”发廊整了发型,回来又换上才从美国带回来的栗色西服,而胸前一枚共产党员徽章,却让他拿下来了。我问:“总经理,市里号召党员挂牌上岗,你怎么……”“嘻嘻,怕把外商吓跑了。”总经理拍拍我的肩,叫我也潇洒潇洒,别老是“贫下中农水平”。我大胆地穿上崭新的深蓝色西装。别不别党员胸章呢?正犹豫间,总经理说:“你是随从,挂牌上岗吧”今天谈判对方是荷兰客商,我公司要从对方引进一套高新技术设备。迎宾大酒店会谈室里灯火辉煌,红木圆桌上插着中荷两国国…  相似文献   

5.
易补生 《法人》2010,(11):15-15
日前,电脑同时安装了腾讯QQ软件和360安全卫士软件的用户,都被无端卷入了一场混战之中。只要你一打开电脑,两家公司几乎就会同时弹出小窗口攻击对方,强迫你看他们“互掐”。  相似文献   

6.
何可 《检察风云》2023,(3):54-55
<正>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公众号成了许多企业营销推广的新媒介。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宝山法院”)日前审结的一起肖像权纠纷案提醒大家,微信公众号上传明星照片须征得对方同意,否则可能涉嫌侵权!公众号使用艺人剧照惹官司马宝尔艺名“上官喜爱”,系歌手,曾于2020年参演爱奇艺女团青春成长节目《青春有你第二季》(别名《青春有你2》),并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五月的阳光柔和明丽,令人身心愉悦。陈婉许久以来的压抑似乎有些释然,快下班的时候,她盘算着六·一节给女儿的礼物。 电话。一个陌生女人找她。 “你是准,有什么事?”陈婉问。 “我是谁不重要,只想问问你,威桑是你的什么人?”对方的声音颤颤的,仿佛挺害怕。 “这……你问这干吗?”陈婉一下子慌了。 “我……”对方迟疑了一下,“我有个小姐妹被他害得挺苦,我想找他,可是他失踪了。他在你这儿吗?”  相似文献   

8.
幽默     
《政府法制》2012,(36):33-33
不方便 一次,一女同事正在卫生间中,有人打来电话找她。 办公室小刘在电话里告诉对方:“你朋友正在方便,现在不方便。等你朋友方便的时候再打电话给你好吗?”  相似文献   

9.
布衣 《公民与法治》2011,(23):50-50
曾听朋友讲过这么一件事,遇事想打政府公开电话,但这几个对外咨询电话总是处于占线状态,即便是深夜或者非工作日也占线,实在是“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如果电话接通了,你最好说是某某权力部门或单位的,这样对方会解释得清清楚楚、客客气气:倘若你以个人名义或是平常老百姓,那对方的听筒就会出现故障.“啊一啊”,似乎什么也听不到,然后自然就会把电话挂掉。你再打这个号码。对不起,没人接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命题?警人,警己,后者更多一些。我把律师当成自己一生的职业,并不是什么神圣的梦想,就像你是会计,他是医生,还有人是教9币一样。但是,我的确希望,当自己在向别人介绍自己职业的时候,就算不会得到赞许,也起码有一些尊重。可是,像“律师就知道赚钱”“律师都是骗子”“律师就会拉关系”“律师钻法律空子”之类的话语,时常充斥在耳边,我明明知道对方不是在说我,但是也很是不舒服。甚至,我自己有时候,都很讨厌有些律师同行,也不是什么不好,就是一个字——烦。因为,有时候你就需要一场轻松的聊天,可是对方非得把你拉进辩论的泥潭。你要和他解释乃至争论,我说的是这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你应该这样理解等等,等到谈话一结束,你会发现自己很累,消遣休息的效果没有达到。律师,为什么会这样不招人待见?以下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愿意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1.
小伙遭绑架:只为索回父母涉黄光盘
  2014年6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一个尾号033的陌生号码频频闪现在21岁的王德虎的手机上。正忙着为酒店客人炒菜的小王连续两次挂断电话,但这个号码很执著,不停地拨打。最终,小王接听了电话。手机里传出一个纤细的女人声音:“我有一个秘密告诉你,你愿意听吗?”这话音经过软件处理,王德虎辨不清对方是男人还是女人。但他警觉地回答:“我忙着赚钱呢,没空!”  相似文献   

12.
主播工厂     
《方圆》2024,(6):8-9
<正>“男扮女、演双簧。你以为与你互动的是眼前的小姐姐,殊不知,对方可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诈骗团伙,为的就是让你打赏,以此牟利。”近年来,随着男运营冒充女主播吸引“榜一大哥”大额打赏引发财物纠纷等现象频繁曝光,秀场直播的遮羞布被扯下。不法分子以直播公会的名义批量招募主播,设置不合理的合同条款,培训主播进行情感诈骗、敲诈勒索、虚拟色情交易,甚至诱导观众参与网络赌博。  相似文献   

13.
诈骗罪是侵犯财产罪中的一种严重犯罪。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诈骗活动的手法更狡猾和猖獗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合同式。就是打着“国家企事业”、“集体企业”、“乡村企业”及“个体服务业”等招牌,采取“你要购买什么东西,我可供应什么东西”,“你要推销何物,我代你推销何物”等欺骗方法。以“烟搭桥、酒开路、钱笼络”的手段,买通对方有关人员订立合同,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     
去年8月,我调A县任劳动人事局局长。上任伊始,就被一年一度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工作缠得脱不开身。从早到晚,无论在办公室或是在宿舍里,上门求情的人络绎不绝。我初来乍到,人地两生,也不用担心得罪三亲六故,自然一概回绝。后来,也许是知道我这个人不好说话吧,上门说情的人日渐稀少了。这天中午,我在食堂吃过饭,回到宿舍刚准备小憩,门就“笃笃”的响了起来。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你找谁?”我一边问一边打量着对方,发现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您就是张局长吧?”“你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15.
车与人     
晚上,王老板驾着他的坐骑凯迪拉克回家。经过一条狭窄的小巷时,不巧对面驶过来一辆桑塔纳,两车互不相让,都鸣着笛催促对方让路。真是见鬼了!王老板心想,平常这条道上也没见着什么有钱的主呀。这附近谁不认识我王百万的车,到底是谁不把我王某人放在眼里,竟敢堵着我的路,不让我先过去?“喂,你小子不想好了是不是?把车向后退,让我先过去。”王老板把车笛鸣得贼响,并把头伸出车窗向对方吼道。不想对方并不示弱,车笛也是一阵狂响,一个小伙子也把头伸出车窗向他嚷道:“你狂什么狂,车向后退,让我先走!”王老板没想到对方口气竟然这么强硬,便有了逗…  相似文献   

16.
一些单位在讲反腐败成果时,常常会提到拒贿××次,拒贿金额××万元。应当说,能一身正气,拒绝贿赂,确实值得赞扬。但细细思量,又总觉得有几点疑问。其一,既已拒之,何知数额。“拒贿”,当然是指义正词严,拒绝接受任何贿赂,把行贿者拒之门外。换言之,“拒贿”就是没有收,没有拿。既然如此,拒贿××万元的统计数字又是从何处得来?按照常理,行贿者总是偷偷模模,是以所谓“小意思”、“辛苦费”之类的名目来掩饰其行贿行为的。而作为行贿对象的一方,当他明知对方是行贿并决定拒收的时候,就根本不会接受对方送来的“小意思”,…  相似文献   

17.
看到饭店的灯箱招牌侵占了人行道后,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位市民于2011年9月13日向当地城管部门进行了反映,城管执法队很快就到场清除了灯箱,不过随后举报人就一直麻烦不断:他连续多日接到多个陌生电话和短信,对方语言粗暴地骂他不该“多管闲事”,其中一条短信还道明了事情原委:“老子这个灯箱挂了十几年了,碍着你哪里了?有本事当面来说,  相似文献   

18.
幽默     
《政府法制》2011,(21):33-33
要加薪的下场 药家鑫一审判处死刑,老板看完新闻后,语重心长地对员工说:"看见没,要加薪就是这么个下场。"一员工说:"那我改名吧,就叫‘林黛玉’(零待遇)。" 中国人的智慧 某留学生在英国打官司,让英国律师给法官送礼,律师说:“万万不可,送了你肯定输!”最后留学生还是向法官送了礼,但官司赢了。律师百思不得其解,留学生说:“我给法官邮寄了包裹,但写的是对方当事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邀约(上)     
<正>“你要杀的人是谁?”我问。“我自己。”米切尔回答道。又来了,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我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犹豫,说:“我没必要非得清楚你为什么要死。不过,也许你可以考虑满足一下我些微的好奇心。”“我欠了一屁股债,只好用保险费来偿还。剩下的钱,或许还能让我太太和两个孩子过上好日子。”“你确信这是唯一的办法了吗?”我问道。他毫无表情,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2月14日零时,吕某突发心脏病。患者家属即拨打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的“4712110”急救电话,告知对方值班人员患者的病因、病情及住址。对方答应马上来。7分钟后,患者家属第二次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对方答复就来了。又过了8分钟,患者家属第三次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