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万义 《台声》2000,(1):16-17
经过20年的发展,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已经相当密切。从两岸实际进行的经贸往来看,目前两岸贸易额已经占到台湾对外贸易的十分之一以上,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台湾成为祖国大陆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在两岸经贸合作,包括工业合作已达到了相当规模的今天,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却显得相对不足。在去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后,祖国大陆方面已多次表示,鼓励两岸经贸交流,特别是鼓励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政策没有改变。所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 一、1日,“第二届海峡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在北京开幕 这是台湾优良农产品(CAS)商标在祖国大陆正式注册后举办的一次重要展会,也是帮助台湾农产品拓展祖国大陆市场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由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和台湾优良农产品发展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分别加入WTO对其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美、中欧关于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达成协议,祖国大陆有望近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台湾在大陆入世后也将加入。两岸分别加入WTO不可避免地对两岸经贸关系,包括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金融合作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受台湾产业能力发展中心之邀,以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任刘震涛为团长的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访问团一行15人,于3月5日至3月18日赴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考察日前回到北京。刘震涛一行是在台湾当局鼓吹“戒急用忍”,有意对台商投资祖国大陆降温的形势下访问台湾的,所以该团在台的活动备受关注。日前记者走访了刘震涛,请他谈谈此行的感受。刘震涛首先介绍了访问团在台湾的一些情况。他说,我们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访问团共有15人,分别来自国家计委、经贸委、外经贸部、银行、台办等单位,他们都是我们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的顾问,…  相似文献   

5.
《台声》2009,(12):42-55
第六章 原住民与祖国大陆的关系 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据考证,在远古时代,台湾地区和大陆本来是连接在一起的大陆板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陆地下沉成为海峡,台湾变成了海岛。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的石器、黑陶和殷代西翼式钢镞等大量文物证明,台湾与大陆同属一脉。因而台湾原住民与祖国大陆也就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波及全球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中,祖国大陆经济依然强劲有力发展,香港及台湾的经济也顶住了风暴的冲击。这一切为世界经济界瞩目,说到底,是因为有祖国大陆经济的良好发展形势,巨大的市场支撑,化解了金融风暴的压力,促使两地经济在新春初步走出风暴图,并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态。海峡两岸暨香港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问题。海峡两岸暨香港的贸易现状和特点外经贸部台港澳司副司长王晖日前接受了笔者专访,就有关问题回答了提问。王晖认为,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海峡两岸暨香港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并极…  相似文献   

7.
杨胜云 《台声》2003,(2):10-12
自祖国大陆和台湾先后加入WTO后,本着世界贸易组织消除贸易壁垒、开放市场和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基本精神,两岸经济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市场也进一步开放,两岸的经贸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并已逐步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这对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合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新现象之一:祖国大陆取代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随着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两岸经贸发展所处国际大环境与两岸本身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均发生重要的变化,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两岸市场开放与关税降低所创造的贸易商机与投资…  相似文献   

8.
6月下旬以来,先后有多批台湾知名政界人士和台湾工商企业界代表团来祖国大陆交流访问,与海协和祖国大陆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专家就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交换意见。引起了台湾民众和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5月台湾政党轮替、国民党重执政权以来,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渐趋缓和。2008年6月“两会”重启制度性协商至今,祖国大陆与台湾共签订9项协议,顺利完成两岸全面双向直接“三通”、陆客赴台旅游、两岸金融合作、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等重要开放政策,并就祖国大陆资本赴台投资达成原则性共识。此外,南京“两会”商谈更触及到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ECFA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及签署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CFA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的英文缩写,是指在WTO允许的框架内,两岸间类似自由贸易区(FTA)的经济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祖国大陆市场向台湾开放商品免关税进入,以进一步扩大台湾产品在祖国大陆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台湾也必须相应提高免关税商品的比例,向祖国大陆大幅开放岛内市场。  相似文献   

11.
他,1942年生,马上就要“奔七”了。可是,说起来,依然是雄心不已、痴心不改、童心未泯哦。 说他雄心不已,是指他继上世纪90年代成为台湾名闻遐迩的“手套大王”,又兴冲冲回祖国大陆投资,开公司、办实业、做生意,搞得热火朝天、亮丽精彩;说他痴心不改,是指他对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忠贞不二,为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幸福全力以赴,而做生意时又是一竿子诚信到底。  相似文献   

12.
江主席提出的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主张,已日益实现。十年来,不论台湾岛内政权更替,不论台湾当局政策改变,不论两岸关系如何变化。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经贸往来继续向前发展。现在,祖国大陆已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地及贸易顺差的来源地。  相似文献   

13.
亚洲金融危机对两岸经济影响实质有所不同,最象征性的是人民币不贬而台币贬值四分之一。不同外汇策略来自两岸经济特性之差异,1998年是实证两岸外汇策略与经济特性效应的一年。这一年来,在经济危机中两岸外贸动态的消长,呈现祖国大陆经贸的优势远超过台湾,台湾产业再升级离不开祖国大陆市场,经济出路和前途在祖国大陆,两岸中华经济势必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与台湾两省区经贸合作的前景与对策李亚非自198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经济促进政治”的方针深入人心,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发展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至1997年初,祖国大陆累计引进台资项目超过3.5万个,总投资额超过630亿美元,两岸...  相似文献   

15.
涉台文物指的是能够直接反映台湾与祖国大陆地理、经济、民族、文化等关系,印证台湾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  相似文献   

16.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近50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领导集体在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17.
黄少华 《台声》2001,(8):35-36
电影导演谢雨辰位于北京双榆树附近的家中,可以称得上是“台胞接待站”。对于他和他的夫人来说,四季不断地接待台湾亲朋,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最近,他的亲属从美国和台湾等地,纷纷来到北京——中国的变化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了首次祖国大陆行,并要求谢导多多介绍和导游,而从前他们未曾考虑来大陆。   谢导举家从台湾回大陆定居已经17年了。从1988 年开始,家里每个礼拜都接待来自台湾的亲朋好友,有的亲友先后来了近20次。这些年来,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生的巨变,台湾朋友每每聊起,总是不约而同地发出感叹,言语间总流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短缺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约束条件。而我国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早于大陆,早在上世纪就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文章以刘易斯模型为基础理论,验证台湾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为台湾经济的刘易斯转折点。然而,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后,台湾经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台湾当局成功采取针对性政策,实现了台湾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通过对外投资延长了产品寿命,克服了通货膨胀,通过教育改革提高了人口素质,弥补了台湾劳动力的短缺,使台湾经济成功克服挑战,给祖国大陆经济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台湾学生祖国大陆求学热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学生赴祖国大陆求学,早自几年前即已开始。每年4月初,国家教委在北京、广州、香港、澳门举行本科、硕士、博士班招生,台湾学子集中在京港两地应试。据统计,仅在京10余所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包括进修生、研究生、本科生)就有Zto多人。今后,每年还将有更多的台湾学生来北京读书,掀起求学热潮。祖国大陆大学学术地位高、学费便宜近年来,台湾学生赴祖国大陆读大学的人数逐年增加。祖国大陆学术地位高是其中重要原因。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术地位在亚洲名列前茅,不比世界级名校差,学费也便宜,今台湾学子慕名而来。因向往祖国大…  相似文献   

20.
从1997年9月新学期起,岛内初中一年级采用了《认识台湾》系列(分历史篇、社会篇、地理篇)新教材。该教科书从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肆意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刻意美化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从而沦为宣扬、落实“台独”谬论和李登辉“两个中国”、“~中一台”政策的工具。一、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自古以来的联系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历史、文化等方面与祖国大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认识台湾)以大量的篇幅,否定台湾与祖国大陆自古以来的联系。(一)以“我们都是台湾人”的鼓噪来误导学生“不做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