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常规组织的运行中出现了非常规任务,以至于常规组织已经无法在其结构和程序中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就会选择设立任务型组织的方式。但是,在设立任务型组织的决定做出时对任务目标的确认与任务型组织实际运行时的任务目标是有区别的。所以,任务型组织还需对任务目标进行再确认,并作出调整。另一方面,任务型组织一经设立就具有对常规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因而,任务型组织如何处理与常规组织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任务分析是任务型组织设立的前提,但是,这项工作必须是在常规组织中进行的。因为,在常规组织的运行中,只有当出现了非常规任务的时候,才会通过设立任务型组织去解决这类任务。所以,常规组织必须拥有一种任务分析机制,去自觉地识别非常规任务。这一机制的存在,对于常规组织承担常规任务也是积极的。任务型组织设立的方式有回应性设立和前瞻性设立两种,从现实需求来看,前瞻性设立将会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任务型组织是由任务决定的组织,这是它与常规组织的根本区别。常规组织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以组织的存续为本位的,是组织决定了任务,组织的专业性质、内部结构等,决定了它承担什么样的任务以及如何承担任务。任务型组织则是因任务而设立和因任务的完成而解散的组织。所以,任务型组织的任务与目标关系、任务的解决方法,都与常规组织不同。  相似文献   

4.
比较常规组织与任务型组织中的权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作为群体性行动的形式,必须得到权力的支持,一切组织都离不开权力。但是,在不同的组织,权力的获取以及运行是不同的,常规组织的权力来源于控制又是从属于控制的,是一种控制性的权力。任务型组织的权力既来源于常规组织的授权,又来源于组织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一种从属于完成任务之需要的权力。任务型组织中的权力将在合作关系中得到增强,通过组织之间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合作,任务型组织中的权力能够实现其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张康之  李圣鑫 《学习论坛》2008,24(11):43-47
与常规组织不同,任务型组织是一种临时性的组织,它是因处理重大的、紧迫的和一次性任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常规组织的许多管理技术对于任务型组织来说,都是不适应的.但是,任务型组织是可以发展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技术性管理方案的.其中,明确任务的导向性,注重组织运行中的主动性,强化组织运行机制的灵活性,树立"不确定性"理念等,都是任务型组织管理技术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论任务型组织的环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一种能够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组织,这种组织就是任务型组织。与常规组织不同,它不是通过内部结构和程序的稳定性强化而获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任务型组织的环境策略必须是"以变应变"。只有这样,它才能承担起处理紧迫性任务的使命,才能在环境的不确定性下显示出自己灵活性的特征和快速反应的能力,才能营造出有利于自己完成任务的组织环境。  相似文献   

7.
组织的运营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其中,舆论环境是现代组织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常规组织的控制行为导向决定了它总是试图对舆论加以控制,结果,它既不能真正控制得了舆论,也不能防止舆论对它作出负面的批判性评价。与常规组织不同,任务型组织是一类为了承担特定任务而设立的临时性组织,这类组织的任务导向以及任务性质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总能成为舆论的中心,而且,能够有效地把舆论转化为有利于组织运营的资源。任务型组织在获取舆论资源方面有着常规组织所不及的优势,同时,任务型组织也需要在组织信任关系的营建中去有效地维护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任务型组织作为一种承担紧迫的、重大的、一次性任务的组织形式在任务完成的时候就会归于解散。在解散的过程中,任务型组织需要最后做好的两项工作就是:其一,对任务完成情况加以检查验收,为组织解散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类似的任务型组织提供经验借鉴。其二,对其使用的资源进行清点,适时地停止使用规范资源和组织资源,让剩余的物质资源复归原处。只有在做好这两项工作的前提下,任务型组织才能宣布解散。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任务型组织一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组织现象而与常规组织相伴随,但是,在组织理论研究中,它被掩盖在常规组织背后,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迅速地突出了任务型组织的功能,也使它成为一个不得不引起关注的组织现象.在任务型组织研究中,我们必须准确地厘清概念的内涵及其边界,探讨其构成要素与常规组织的共性与个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去探讨对任务型组织实施科学的、合理化的管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民主"是中国政治实践和思想界中的一个最为突出的概念和观念,但是流行的民主观念却不是以中国学术界的原创性研究为基础的,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张力,中国实践上的制度形式因为在既定民主理论中没有表述而不认为是民主的,结果便是政治上的妄自菲薄。本访谈围绕杨光斌教授近年来关于民主理论的一系列基础性研究而展开。在民主观念上,杨光斌主张低调的民主观,对高调民主口号进行了严肃的理论审视。对于流行的"竞争性选举"的历史分析和语言哲学解读会让读者对选举与政体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有更审慎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杨光斌教授认为民主等于竞争性选举是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战争的产物,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民主观,而政治学产生以来的判断政体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政体之间的近似性。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结论也就不一样了。谈到自由民主理论的种种问题,绕不开的是在中国流行的公民社会理论,对此杨光斌教授主张社会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但社会自治与民主政治的关系既有好也有坏。正因为自由民主理论本身的这些问题,其在实践中导致了"无效的民主"甚至国家失败。对此,不同于西方思想界关于民主化挫败的理解,杨光斌教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关于民主的同质性条件理论,并从国家建设角度提出了"民主形式之间的词典式关系"即民主的正方向:法治民主—分权民主—选举民主,而第三波民主化国家之所以问题重重,就在于其反方向性。理论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以及比较政治发展的普遍化的制度形式,杨光斌教授提出了超越自由民主的"可治理的民主"。我们相信,杨光斌的民主理论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民主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其中有关见解的争议是必然的,但是这种原创的基础理论研究却是中国所急需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张静在电话中相识。她是看了我们在《辽沈晚报》上发表的吕明仁烈士的照片,特意打电话致谢的。张静与吕明仁的妻子丁修曾在一起共事,彼此友谊很深。看了这张照片,张静不禁触景生情,连连说道:“谢谢你们,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忘记他们。”那天,张静很激动。言谈中得知,她和她的一家也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坎坷和不幸,两位哥哥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竟在同一天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我在电话中感受到了她的悲愤难抑之情,心中倏然产生了与她面谈的念头。征得老人的同意,我前往她家做了采访。张静女士已84岁高龄,除…  相似文献   

12.
1962年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吴冷西曾和田家英、梅行等夜访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与他们进行了一次谈话。1998年,为拍摄电视文献片《周恩来》,吴冷西曾接受记者的专访,内容涉及这次谈话。现将当时的谈话记录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13.
张劲夫同志谈陈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张老,新中国成立后您从事财经领导工作,曾和陈云同志有过很长时间的接触和交往.今年6月13日,是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们想请您谈谈您和陈云同志接触的情况,比如第一次见到陈云同志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王书昆 《新视野》2003,(3):10-12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为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中国来讲,发展还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要快速发展。因此,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主题就是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24日,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听到中央电视台播发的讣告,我立刻想起27年前随同他视察闽西时的情景,以及他对有关历史问题的口述记录.  相似文献   

16.
张闻天是党内民主建设新路的积极开拓者和推行者,他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党内民主的权利建设、风气培育、形式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如在党内民主风气培育方面,强调反对官僚主义、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加强民主教育。在党内民主形式建设上,强调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党内民主权力运行的程序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张闻天在从事我国外交工作期间,指出了世界的主要趋势是和平而不是战争;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适用于社会制度不相同的国家,而且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对民族主义国家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对于我国外交工作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所有这些丰富了新中国外交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非政府组织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景鹏 《新视野》2003,(1):37-41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广义地说,它应该包括政府之外的一切组织。但目前人们多从狭义上来使用它,即主要指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为了全面探讨非政府组织的问题,必须对它进行广义的考察。从广义上说,如果把事业单位排除在外,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非政府组织称为社会团体。对于社会团体,人们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对它进行分类。但是,最有意义的分类则是把它们划分为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互益性的社会团体。这种分类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社会团体中最本质的东西。公益性的社会团体的宗旨是对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因此它不允许团体为其成员进行自我服务。而互益性社会团体的宗旨则主要是为其成员的利益服务,也就是团体内部的自我服务。这两种社会团体从不同的角度在社会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文章分别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和互益性社会团体目前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