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救命的对联     
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意思是说,目的性越强越不易成功。联想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第一次带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我的心里特别敞亮,心想:这么宽阔平直的大道,一定很顺利,很安全。可是,当走过一段笔直平坦的道路后,前面出现了起伏很大的弯道。我颇感遗憾,说:“要是没有这样的弯道多好。”  相似文献   

2.
以“教授”或“准教授”的身份发表一通对青年的“忠告”,在我是颇为难了一番的。何以如此?一是关于“忠告”,这类话题恐怕已经是说滥了的,你看书店中有多少励志的图书;二是古人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更何况动辄给人以“忠告”,鲁迅就说过吗,“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如果盲人瞎马,引入危途,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三是从目前中国的发展形势看,多元化趋势已是不争的…  相似文献   

3.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5):64-64
跑步比赛 学校运动会,我是终点记录员。男子一万米长跑快到终点时,第二名大喊:“前面那位帅哥!”第一名果然回头……结果.原来的第一名变成了第二名.无题“看新闻了吗?鲁迅的儿子姓周!”“鲁迅是笔名,本人姓周。”“你蒙谁呢!周迅是女的!”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与新月派的论战,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论战的是非,已有定论。关于新月社的性质、地位和历史功过,本文不打算涉及,仅就闻一多先生对鲁迅的“忏悔”谈点看法。闻一多说:“我与鲁迅先生从未会见过”。是的,他们两人没有会见过,连文字上的交往也未曾有过。那么,闻一多先生为什么要向鲁迅“忏悔”呢?  相似文献   

5.
理想,什么是理想?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自己的奋斗目标,自己给自己描绘的宏伟蓝图。我们八十年代的青年,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正处在“第三次浪潮”的冲击时代,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伟大抱负。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作家轻轻吟咏:“七十年的梦该有多少?所有的梦都忘记了,唯有希望、理想的梦在我前面”,“希望、理想牵引着我的灵魂向上。”但“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他的理想总与时代和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譬如:鲁迅  相似文献   

6.
周末在街上散步,碰到一个70多岁的老党员。他问:“听说现在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说:“是的。”他又问:“你说,什么叫‘先进’?用啥来衡量?”我说:“先进的标准多着呢。”这时他就有些激动:“我看那三句话说的非常好,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豁得出来。”接着,这位老党员又讲了很多:“我们那时候,打仗共产党员要冲在前面,吃苦共产党员要抢在前面,有了好事共产党员要让在前面……”回到家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位老党员的话。既然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前边要加“保持”两个字,…  相似文献   

7.
作为学科概念的“徽学”,在20世纪0年代就已经提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徽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内涵的认识也越越迫切。《探索与争鸣》开展对徽学的论,既适合了这一需要,也是把徽学作新的学术生长点推向学术界、引起学术注意的一个很好的举措,前面各期所刊的文章都给我们很有益的启迪。200,我曾经在《徽学》“发刊词”里表述这样的认识:徽学“是以大量的徽州文与文书以及物质文化遗存为基础的,以史上的徽州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进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因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徽学研究的学术思路做法。徽学的学术基础以地名“学”的学问并…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逝世一个月以后,《中流》半月刊,《作家》月刊,《译文》月刊,全出版了。这三个刊物不独是鲁迅先生生前所支持的,而且在本期全刊有鲁迅先生逝世时的各种照片和纪念文章。我把这三份刊物带到了万国公墓鲁迅先生坟前当场焚化了。尽管我这种感情是浅薄的‘、幼稚的,甚而至于“迷信”的,……但由于自己被当时悲痛的心情所激荡,竟是“明知故犯”地这样做了。在今天看起来,我认为也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g想不到当时竟被张春桥一伙中的什么人看见了,作为“材料”,接着就在他们所办的小报上刊载了一篇文…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25周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70周年,7月4日是鲁迅任教厦门大学80周年。鲁迅在厦门时间虽短,但其生前逝后有不少与厦门相关的人和事。身历其境或知情人士已先后离世,如1936年厦门文化界举行鲁迅追悼会的14位发起人和主持人,现尚在世的仅我一人。我已年过90,岁月无情,寿命有限,下一次逢五逢十纪念,我很可能也不在人世了。如不趁着记忆尚未衰退时,将所历所见纪录下来,将是一生的遗憾。这是我在落笔艰难情况下,勉力记叙这篇文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雍玲玲 《黄埔》2007,(3):39-41
无论是鲁迅先生的传记还是黄埔军校的文史材料,关于“鲁迅与黄埔军校”的记载比较少,只有鲁迅在广州时被邀请去黄埔军校进行演讲,记录比较详细。笔者认为,鲁迅和黄埔军校最有渊源的联系也就这次“鲁迅造访黄埔军校”之事。  相似文献   

11.
“鲁迅活着会如何?” 按照现在有些时髦的“颠覆主义”立场,这样的设问,本身就带有神化鲁迅的倾向,显示鲁迅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话语霸权”。倘非如此,为什么不假设别的什么人,而偏要假设鲁迅活着会如何呢? 从这“颠覆”的立场上看,我读到了颠覆者无可奈何的心态。鲁迅的存在,强大到这个地步,以至于“颠覆”者自身也无法取而代之。现代中国人无可改变地被投射了鲁迅的影子,鲁迅成了知识分子无法回避的思维起点。阿Q、闰土、祥林嫂等形象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即使想“努力排斥”掉,也无法收效。 假如硬要对知识…  相似文献   

12.
开心乐园     
比你更糟一个人心急火燎地跑向公共厕所,但厕所前排着长队,他只好站在最后,好不容易等到前面只剩下一个人了,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对前面的人说:“我快憋不住了,能不能让我先进去?”前面的人紧握着拳头,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至少还能说话!”梦话妻子关心地对丈夫说“:老公,你近来老是说梦话,要不我陪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丈夫惊慌地答道:“不用,如果医生给我治好了这毛病,那么我在家里的这一点点发言权都没有了!”人民老师:“同学们,跟着我念‘爱祖国,爱人民……’”小明:“老师!我们是人民吗?”老师:“当然是了!我们都是人民!”小明转过来…  相似文献   

13.
唐弢同志在《思想战线》1981年第4期上发表的《鲁迅和周木斋——四十多年前文坛上的一桩公案》,公正地评价了周木斋以及他和鲁迅的关系,批评了那种硬把周木斋打成“反动文人”的不符事实的臆造,读罢令人有舒一口气的快感。诚然,鲁迅与周木斋之间有过笔墨交锋,鲁迅对他有过批评,这是事实。而且,周木斋文中的一些观点,特别是挖苦鲁迅“不失为中国金钢钻招牌的文人”的说法,也是不对的。但是,鲁迅和周木斋本人在生前怎么会预料到,就因为这么一点“笔墨官司”,竟会使一个进步的贫困一生的知识分子成了一个“反动文人”的呢? 这样随随便便可以断人以莫大罪名而不  相似文献   

14.
事由心生     
下雨了,大家都在往前跑,唯有一个人不急不慢,在雨中踱步。有人问:“干吗不跑?”回答是:“急什么,前面也下着雨呢!”这不是淡定。有个选秀冠军说:“只要我喜欢的人喜欢我就好,不要所有人都喜欢。”这却是淡定。  相似文献   

15.
说鲁迅幸运是因为鲁迅先生早早就去世了,我一想到他老人家假如活到现在就替他不寒而栗:以鲁迅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性格,以鲁迅嘻笑怒骂的文风,不被论敌们告个倾家荡产才怪呢!梁实秋、陈西滢、林雨堂、顾颉刚……他“侵犯”了多少人的“名誉权”哪,他给多少人造成了“精神损失”哪,而且都是能跟法院拉上关系的主儿! 幸运的是,那时候的文人们都还很  相似文献   

16.
“以□□落实□□”,表面上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答案十分简单,决窍就在于前面填什么后面就填什么。譬如前面填“文件”,后面就填“文件”;前面填“会议”,后面就填“会议”。倘若不信,有例为证。   先来看看“以文件落实文件”。某县为了减轻农民负担,陆续出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真伪     
1928年春,鲁迅收到一 位女大学生马湘影的来信,说年初在杭州孤山承蒙先生允许,给我经常通讯并指导…。鲁迅当即回了一信,说我已十年没到杭州去了,孤山见面一事,纯属子虚乌有。鲁迅又托住在杭州的青年作家许钦文打听,才知道是有一个姓周的人,在城外教书,自称“鲁迅”,他说作过一本《彷徨》,销行八万册云云。 这段冒充鲁迅的历史轶事,最近在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中播出了。情节有点变动:鲁迅和许广平站在假鲁迅院外土墙边,听他如何陶醉自吹。他俩淡淡苦笑,一走了之 这个骗子属于“小儿科”,鲁迅并没有愤怒揭发,而…  相似文献   

18.
高耀 《协商论坛》2008,(11):62-62
渥道夫在一家超级市场担任收款员,有一天,他与一位中年妇女发生了争执。 “小伙子,我已经将50美金交给你了。”中年妇女说。 “尊敬的女士,”渥道夫说,“我并没收到您给我的50美金呀,超市有自动监视设备,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样,谁是谁非就很清楚了。”中年妇女跟着他去了。录像表明:当中年妇女把钱放到桌子上时,前面的一位顾客顺手牵羊给拿走了。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青年时期,就走上了寻找革命真理的道路。1902年2月2日,他购读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以后,又看了丘浅治郎的《进化论讲话》等书,对进化论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进化论是一股时代思潮,影响非常大。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严复等,受进化论的影响很明显,就是孙中山,他在《答翟永斯教授书》中也谈及“于西学则雅癖达尔文之道”,茅盾则说“进化论,当然我研究过,对我有影响”。鲁迅说得更明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鲁迅一生反对思想禁锢和阅读强迫,但他死后却被竖立成一个“牌坊”。这是鲁迅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无奈。还原鲁迅不仅要把“神”还原为人,还要正视后人的争论:“鲁迅是黑暗的吗?鲁迅是否已经过时?我们是否还需要鲁迅?”其实音迅从没要求不朽,相反,他盼望速朽。但显然,我们的世界依然存在先生所愤恨的“瞒”和“骗”。——题记为什么要选这么一个题目?还是先从一件小事说起。一位同学告诉我,他看了在学校放映的电影《鲁迅》,非常感动。我对这部电影的印象也很不错,能拍成这样,是很不容易了。在拍摄过程中,编剧和导演曾经征求过我的意见,因此我注意到编剧的一个陈述,即强调鲁迅“兼有‘儿子’、‘丈夫’、‘父亲’、‘导师’、‘朋友’等几重身份”,整部电影也是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