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本世纪70年代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公诸于世,哲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研究人类学问题目的意图的探讨众说纷纭。本文主要根据收集在马恩全集45卷和19卷的马克思的有关著作以及恩格斯的有关著作,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研究人类学问题的目的意图作初步探讨。一、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古代人类学问题,是对他们本人早已开始的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进程研究工作的继续和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研究的几个问题冯景源《历史学笔记》是马克思晚年继《人类学笔记》之后,留给后人的一部重要的巨著。《历史学笔记》因翻译出版的时间较晚、文字数量大,研究它的困难和疑点多.因而目前仍“鲜为人知”。但《历史学笔记呐容丰富,涉及面较广,它...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克思晚年探索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马克思晚年探索的几个问题启良近年来,随着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的公开出版,对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我国理论界的重视。这是因为,晚年马克思的研究兴趣发生了明显的变动,由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转到对古代东方社会的考察,尤其对俄国...  相似文献   

4.
自1972年,美国人类学家劳伦斯·克拉德整理出版了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以来,晚年马克思成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国内,许多学者研究了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特别是关于俄国有可能不  相似文献   

5.
<正>郑一省教授主编的《传承与交融—多维视野下的海外华人与中国侨乡关系研究》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0月出版。全书分为四部分,56万余字。首先,该书的内容涉及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文学、教育学等众多的学科领域,在问题的探讨上展现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特点,由此构成了该书内容的综合性与丰富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30年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曾在西方学术界引发了关于“两个马克思”——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争论的思潮。70年代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发表后,西方学者又宣称发现了“第三个马克思”——一个文化人类学家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王志林  余冰 《理论月刊》2007,1(3):19-22
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中所反映出的思想与马克思《资本论》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从其本质上说是一贯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中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资本论》中思想的逻辑延伸.  相似文献   

8.
投稿须知     
《贵州民族研究》是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辟有民族工作、民族理论、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历史、民族学、民族风俗、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调查研究、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为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特对来稿作如下要求:1·来稿请用电脑打印稿,并附寄磁盘。2·篇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3·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信息,不需评论、解释,不超过200字。4·关键词不超过8个词。5·篇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均按序译成英文,且务必撰写准确、规范。6·作者…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尚未完成《资本论》创作出版的情况下转向了人类学研究,其间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其转向人类学的动因,既是出于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对现实革命斗争实践特别是对俄国前途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认真研读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东方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问题、人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及当代学术研究等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周恩来赞叹的伏波将军及其他(二)安明二、毛泽东与《后汉书》为了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推崇的《后汉书·马援列传》,先让我们领略一下毛泽东从青少年至晚年,对《后汉书》—一尤其是对马援和与马援生死荣辱攸关的光武帝,以及类似马援的一些东汉人物史事的索求、引用...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在研读、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的基础上,写作并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1884年10月3日在苏黎世出版。这本著作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需要,彻底批判当时各种唯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对原始社会的家庭问题十分重视,他在《人类学笔记》“摘要”中,突出家庭在原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原始社会的家庭关系和生产关系,阐述血缘家庭是第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形式;论述家庭和生产力是划分原始社会历史不同时期的标准,探究原始社会本质及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0月11-12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跨界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口流动与跨界民族"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延边大学召开。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国家民委巡视员、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忠彩、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赵杰等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14.
谁是被猎者?     
如今出版印刷业发达,想读完即使仅限于自己买到手的书,也绝对不成。于是,就如报纸文娱版介绍电影分几个星级表示非看不可、可看可不看、不值一看几类一样,插在架上的书也有可看可不看以备查用的一类。俄国前《真理报》总编辑维·戈·阿法约西耶夫著的《<真理报>总编辑沉浮录》就属这类。乍看书名,以为是作者写别人的,考虑到一位友人正在研究新闻问题,于是买回来插在书架准备转送他。某日偶然拿起来翻翻,才知道是作者自己的回忆录,它的准确译名应当是《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在<真理报>二十年)》,于是就忍不住先睹为快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很关心“人”,这在他早、中期著作以及逝世前十年所作的“人类学笔记”(亦称“民族学笔记”)中,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在此,笔者拟就三个比较带争议性的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一)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形成的规律。 关于人类的形成问题,过去有许多学者由于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都以此为据,认为人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实际上这个命题包含着一个明显的逻辑矛盾:既然劳动创造了人而劳动又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征,那么当劳动创造人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主体性是经济学整体结构的基础框架。怎样设定了主体性也就怎样地引出了经济理论模型。经济学在完成了由伦理人主体向经济人主体的转换之后,出现了马克思经济主体性思想,而马克思关于经济主体性的早期思想,因其三个基本逻辑点而自成体系,并由此确定了他后期经济思想的必然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属于经济学主体性的第三期发展。马克思早期经济主体性思想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  相似文献   

17.
<正> 《查令十字街84号》作者海莲·汉芙是一位居住在美国纽约的职业作家;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则是英国伦敦一间著名的旧书店;译者陈建铭,曾在台北诚品书店就职。书与书缘,使《查令十字街84号》在出版三十几年后,终于  相似文献   

18.
论《山海经》的神话性质——兼与罗永麟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是一部以神话为主流,而包罗宏富的多学科的书。它除保存有大量的神话资料而外,还涉及到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宗教学、哲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医药卫生学等等,被称为古代人们的生活日用百科全书。何以有此现象,只能从神话本身的性质去探讨并解答。  相似文献   

19.
杨昌文,副研究员。1938年10月4日出生在今福泉市冬青树的个苗族家怎196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五年制),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贵计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主任、《资计1民族研究编委。系贵州省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会理事。入编忡国民族民间医生名利(一)和《苗族人物》。主要从事苗族文化、医药民族学研究。主编佛采苗族,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苗族篇》(国家八五重点课题)、情州省志·民族志》苗族篇、满族篇、羌族篇。是冲国民族文化大观…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学”之所以在90年代以来备受民族学界、文化学界关注 ,其缘由一是民族学过去较为欠缺文化研究 ,①而文化学若脱离具体实证对象易流于空泛 ;二是“民族文化学”是一门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研究对象的边缘性交叉学科 ,它在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文化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中嫁接、孕育而脱胎 ,它尊奉文化人类学为背景学科、母体学科 ,吸收百年来人类学理论精华 ,从中寻找理论解释 ,建构适用于特定对象的研究模式、原则及方法。这一尝试 ,体现了该学科建设参与者在人类学本土化实践中的努力。《民族文化学》 (张文勋、施惟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