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珍爱绿色,把人们赖以生存的大地尽可能多地让给绿色,是人类的一大觉悟。绿色是生命,它的多少,已成为当今世界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生存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在这世纪之交千年握手的第一个春天里,中央把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早春的北京,阳光灿烂,风吹云散。位于西北部的唐家岭村旧址上,只见推土机奔走轰鸣,太脱拉往返穿梭,不时扬起一阵阵沙尘。未来,部分拆迁土地上将会建成一座森林公园。曾几何时,密集冰冷的钢筋水泥,成为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3.
杨柏 《当代贵州》2009,(18):64-64
贵阳静态的气候与生态比较优势。作为一个存量,会保有一个相当的时期:但作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在要素变量上存在随时被赶超的可能。林、水、生物互动的生态城市“杭州模式”应成为贵阳未来发展的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效卫 《新湘评论》2014,(20):59-60
莫斯科是举世闻名的"绿都"。这里的绿不是在楼房之间栽种一些树,而是在森林中"栽种"一些楼房。莫斯科的森林公园规模大、野趣多,如东北城郊部的驼鹿岛森林公园达110平方公里,可踏青远足,可采蘑垂钓,可"探险"科考……森林公园加上近千个大小公园和街心花园,使得拥有1400万居民的莫斯科喧嚣繁华而不失葱郁幽静。  相似文献   

5.
早春的北京,阳光灿烂,风吹云散。位于西北部的唐家岭村旧址上,只见推土机奔走轰鸣,太脱拉往返穿梭,不时扬起一阵阵沙尘。未来,部分拆迁土地上将会建成一座森林公园。曾几何时,密集冰冷的钢筋水泥,成为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     
《当代党员》2008,(3):11-11
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提升,建设“生态城市”(Eco—city)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共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强调城市建设发展要充分融合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特征是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材料;城市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全面的协调共生网络;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始终具有最佳的生态位和最强的自组力。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0,(3)
<正>美丽的呼和浩特市被誉为"塞外绿色明珠",这里山清水秀,水草肥美,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独特。是崛起的崭新城市,是京津地区的后花园,也是理想的旅游圣地。为了改善呼和浩特市的生态环境,呼和浩特市委、政府历届领导班子都将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9.
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曙达 《新视野》2006,(5):32-34
“生态城市”是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的理想城市模式。生态城市具备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等五个基本特征。北京在2002年发布了《北京奥运行动规划》,首次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经过近年大力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目前已具备了建设生态城市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文基础。但在山区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水资源状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北京应通过制订实施符合市情的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并与当前制订的“十一五”时期的各项规划相衔接,将生态城市的建设放入优先发展时序中。  相似文献   

10.
夏开益 《当代贵州》2007,(15):57-58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城市普遍存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个性缺失、文化内涵贫乏、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城市,必须强力推进城市的生态化、民族化和现代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彰显城市特色,培育城市文化。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品牌,使城市充满个性,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1.
夏开益 《当代贵州》2007,(14):57-58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城市普遍存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个性缺失、文化内涵贫乏、服务功能不全等问题。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城市。必须强力推进城市的生态化、民族化和现代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彰显城市特色。培育城市文化,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品牌,使城市充满个性,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将认真M行乡村生态振兴专班及生态环境建设专责组工作职责,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统筹乡村生态系统治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要,为实现全省乡村生态振兴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公共艺术是当代城市建设中最具活力的行为艺术,从贵州省城市建设现状来看,解决公共艺术创作中所涉及的问题是关系到贵州省打造公园大省形象的关键。如何在城市建设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公共艺术进行创造发挥不仅关系到都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内在品质的开发提高,还关系到对环境艺术的重视及创新,开拓出富于东方传统的文化经典等系列问题。特别是面对我省这样一个经济落后、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民族文化特色较为浓郁的省份,应有效地将城市建设与经济文化相联结,让其更好地作用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并提高整个国民的审美素养。一、我省独特的自然…  相似文献   

14.
朱江 《当代贵州》2013,(7):32-33
贵州省在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状况的同时,紧紧围绕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强绿色通道建设、城郊绿化、城镇绿化、园区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矿区、森林校园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山川秀美的多彩贵州。10年来,贵州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省森林面积731万多公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城市的内涵,是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是丰富多彩的城市表情背后朴素而洗练的注解。  相似文献   

16.
章其波 《唯实》2021,(3):74-76
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既是展示城市特色和魅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宿迁自1996年建市之初就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目标.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为营造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宿迁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综合系统,是由诸多因素共同组合、协调作用所决定的。正确认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内涵,分析太原城市生态环境之状况,有利于探索切实有效的太原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为目的,使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有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避免因认识错位导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化是城市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实现人、城市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柏 《当代贵州》2007,(11):50-50
森林是森林城市或森林国家的最鲜明的主题。一个突出而清晰的表现应该是,森林不但会随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内,甚至还以文化的方式,植入人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