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始作俑”的库恩,其科学观中所包含的强调科学活动的主体性、非价值中立性以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科学的非进步性等内容,对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化、开放性,反对整体性、统一性等的主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库恩本身表达的仅仅是一种历史主义的科学观,他的主要目的是将科学理解为我们参与其中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2.
郑安文 《学理论》2013,(21):102-104,126
病态成功观是指在成功观问题上人们非理性、非健康的理解、认识及其追求。当代中国社会,由于深受传统文化、西方价值观、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导向,加之成功观教育的缺失或误导,造成病态成功观在社会的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并对我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成功的理解过于极端、狭隘;把成功与失败完全对立起来;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等等。致使社会主流道德迷失与价值崩溃。必须及时对这种病态现象加以治理,才能创建一个和谐健康、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郑安文 《学理论》2013,(9):184-186
从成功观的内涵解读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成功观的误区,诸如把上名牌大学与成功画上了等号;把高学历与成功画起了等号;把权力、金钱与成功画上了等号;把成功与失败完全对立起来等。帮助大学生走出成功观的误区,树立科学的成功观,才能有助于其快乐健康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4.
欧内斯特·海明威,这位美国现代极负盛名的作家,对我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他的整个生平,特别是对他等身著作的评介,则知之不多。已有的一些评介,或失之浅露,或带某些主观随意性,且我国的传统,多为名人讳,秉笔直书其不足或乖戾处者更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这本《海明威传》,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正如许多研究海明威者的论断:海明威本人就是一部自我矛盾的杰作。这种矛盾贯串他的一生,渗透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11,(14):26-26
海明威迁居古巴哈瓦那以后,过着一种类似隐居的生活。一位纽约富商慕名前来拜访,并一再要求海明威在他的日记本上签名留念。海明威知道这位来访者是依靠掠夺土地、买卖地产发了大财的,他不喜欢与这种人交往,但又推不开富商的纠缠.于是他用手杖在沙地上画出了一个签名,  相似文献   

6.
特里·伊格尔顿从政治视角观察后现代主义,他以独特的政治逻辑和理论观点指出了后现代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共谋的"一丘之貉",因此它势必会危害社会主义理想。伊格尔顿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后现代主义的政治起源、政治本质和政治前途所进行的深入剖析与逻辑论证,有利于我们正确地从整体上把握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性质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探索建设性后现代社会的道路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斐 《学理论》2009,(18):83-84
作为“迷茫的一代”的代言人,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很多作品成了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尽管不是他的代表作,但是从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的写作特点,如:小说中硬汉形象的塑造、冰山理论以及他的语言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一天的等待》中的人物塑造方法和语言特点及变异,对海明威的写作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沈金 《侨园》2014,(9):36-36
晚唐诗人崔涯与另一个诗人张祜(音hu)齐名,两人都生活在扬州。张祜人们非常熟悉,他那“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早已成为经典名句,连著名诗人白居易、杜牧对他的诗也有很高的评价。当然,崔涯也非等闲之辈,尽管他流传下来的诗歌只有十来首,可在当时名声却很大。崔涯的才华与名声,还使他获得了一段美满姻缘:娶了扬州总校雍某的女儿为妻。  相似文献   

9.
李映涛 《学理论》2010,(7):127-128
巴斯因为其在小说创作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创新,成为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客迈拉》是一部典型的元小说,同时借助戏仿的手法展示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织,时间和空间错乱的奇异世界。滑稽、嬉戏、讽刺的手法加上深邃的理性思辨使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被解构,小说的虚构本质被揭示,人们对艺术和现实的固有理念被消解,这展现出世界本身和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身为文人,很少有完全不关心名声的。鄙视名声,在未出名者固然难免酸葡萄之讥,在已出名者也未尝没有得了便宜卖乖之嫌。他也许是用俯视名声的姿态,表示自己站得比名声更高;真让他放弃,重旧默默无闻,他就不肯了。名声代表作品在读者中的命运,一个人既要发表作品,对之当然不能无动于衷。 诚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天才被埋没,未得到应有的名声,或者被误解,在名满天下的同时也遭到  相似文献   

11.
多一点耐心     
生活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缺少的,那便是耐心。有时候我们对过去遭受的失败怀有很大的懊悔,那是困为有很多失败并不是因为我们力所不能及,并不是因为没有一点成功的希望,而是因为我们没能沉住气,在不该出手的时候出手了!在不该放弃的时候放弃了。我们常常说,困难和挫折在考验着我们。它们在考验我们什么呢?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考验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耐心。耐心是一种信心。对自己、对成功有足够的信心,才能有足够的耐心。我见过*位高中生,临近高考,别的同学都投入紧张的复习,而他却三心.*意,学不进去。原来他平时落下的功课太多…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以改革传统教育理论、实现儿童本性回归为己任的美国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经历了探索成形、兴盛普及和衰落颤变几个阶段。探析其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资本主义历史新阶段,反传统理论的后马克思主义运用后分析哲学、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手法来解构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否认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摒弃了传统的革命主体,瓦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后马克思主义从"阶级的退却",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妥协,陷入了经验主义的误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构成了多元主义的挑战和背离。我们要审视全球资本主义的演变,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增强工人和劳动群众的全球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4.
象征主义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珊珊 《学理论》2009,(17):181-182
本文对海明威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象征主义描写作了较为仔细的研究和分析。海明威用其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死去的豹子、雪、秃鹰、坏疽等事物的象征意义,深入揭示了死亡的主题。而作者对主人公的描写也是自我感悟、自我反省的一个过程。他用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他对死亡的理解也到达了一个超脱的境界,人生的结束并不是幻灭,而是重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自觉的层面审视历史人物,以社会发展的大视野,多维度考察历史人物行为,才能突破对历史人物价值判断的传统思维。以此研究项羽,对项羽的性格与行为特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往认识的合理与矛盾等,都会有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迷茫的一代"的代言人,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很多作品成了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尽管不是他的代表作,但是从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的写作特点,如:小说中硬汉形象的塑造、冰山理论以及他的语言特色,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一天的等待》中的人物塑造方法和语言特点及变异,对海明威的写作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1,(7):26
海明威迁居古巴哈瓦那以后,过着一种类似隐居的生活。一位纽约富商慕名前来拜访,并一再要求海明威在他的日记本上签名留念。海明威知道这位来访者是依靠掠夺土地、买卖地产发了大财的,他不喜欢与这种人交往,但又推不开富商的纠缠,于是他用手  相似文献   

18.
王元 《各界》2013,(3):39-43
西汉的袁盎,是历史上颇有魅力的人物,他能言直谏,意气慷慨,既为朝廷重臣所佩服,也为江湖大侠所敬重。司马迁称他“好声矜贤,竟以名败”,最终却因为名声而死,是“善谏而不顾身”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文化政治之争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国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在西方政治哲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对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文化思想进行了批判与解构。使这一文化之争超越了"文本革命"的范畴,成为一种政治实践。本文着重分析这一文化政治之争的两种形式,即激进的文化政治与保守的文化政治、文化多元主义与当代自由主义。本文认为,这一文化政治之争反映出的政治观,主要是一元观与多元观的对抗。它从理论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促进了政治哲学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惠州,蔡育民名声很大,当地人称他为“蔡十杰”。他从1991年开始担任惠州纺织工业集团(下称纺工)总经理,曾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使惠州纺织工业从一穷二白迅速崛起。从1993年起,这家企业的产值、利润开始呈现“奇迹般的增长”。当年8月,蔡育民被评为“广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