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出生农村,青少年时期又在农村生活过,深知树木森林于人类的重要性。他从事革命后,无论是在繁忙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从来都很关心发展林业。1931年,他在江西兴国搞调查时发现有几个乡常年闹水旱灾,其原因之一是这里没有树木,不重视植树造林。因此,毛泽东同志在《兴国调查》的报告里写道:“山虽分了,树木只准砍树枝,不准砍树身,要砍树身须经政府批准。”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会上,毛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位举世闻名的伟人,与他在青少年时代老师对他的爱护和培育是分不开的。老师们的思想、品格、学识对毛泽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求学首先是从入私塾开始的。从1902年起至1909年,先后从师过五位私塾老师。1902年春,毛泽东先入韶山南岸私塾,拜邹春培为师,接受启蒙教育。年过半百的邹春培从《三字经》教起,再点读《论语》、《孟子》、《诗经》。毛泽东天资聪颖,读书常是过目不忘。邹春培执教两年后,深感自己的知识难以满足毛泽东的强烈求知欲望。1904年夏一天,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润之了不得,他的才学了不得。我不能再教他了。”  相似文献   

3.
笑人 《党史文汇》2002,(8):24-25
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年长于孔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老子所著《道德经》亦称《老子》,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宇宙观、社会观和人生观,虽然只有短短五千余言,但超过与之同时期的无数鸿篇巨制,可谓博大精深。一生嗜书如命的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对《老子》一书和老子思想即已非常熟悉。他在《讲堂录》里便记有:“《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1917年暑假,毛泽东与同学萧子升一道“游学”时,在…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酷爱游泳。早在青少年时期,他就经常在堰塘江河里游泳,以增强体质,锻炼自己的意志,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诗句。尤其是在他晚年,毛泽东以其惊人的胆魄,一次又一次地劈波斩浪,畅游长江。据统计,从 1956年到 1966年这 10年里,毛泽东畅游长江竟达 18次之多,这种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的顽强性格为世人所敬佩。美国著名作家斯诺在他所著的《漫长的革命》一书中就写道:“当毛出现在长江上,全世界都震惊了 !”   毛泽东决意要到长江游泳。当副卫士长孙勇回来报告说可以游泳时,毛泽…  相似文献   

5.
《支部生活》2011,(6):51-51
1956年,王明以“到苏联治病”为由到达莫斯科后再也没有回国,并陆续在国外发表一系列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五十年》一书第二编第五节《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中大肆造谣污蔑,对延安整风时期的所谓“王明中毒事件”进行恶意歪曲,攻击毛泽东强迫他住院治病,“然后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示主治医生金茂岳用含汞的药物逐渐毒害他”。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曾两次回忆自己青年时期读《共产党宣言》的情况.根据推测,在1919年12月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前,他应该已经接触过北京有关报刊上所刊登的《宣言》译文;根据有关回忆,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后,应该读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翻译的油印本《宣言》和《国民》杂志刊载、李泽彰翻译的《马克思和昂格斯共产党宣言》两种版本;1920年5月,毛泽东到上海拜访陈独秀时,很可能通过陈独秀阅读了陈望道翻译的正在核校过程中的《宣言》全译本.陈译本《宣言》正式出版后,毛泽东曾多次认真研读,受到深刻影响,以致毛泽东在日后的回忆中均强调自己青年时期所读的是陈译本《宣言》.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读《水浒》时发了一些议论毛泽东酷爱古典文学。他一生中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著作。在这些古典文学著作中,他最偏爱的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官场现形记》。对这四部书,他说不清读了多少遍。其中的《水浒》,是他在青少年时代就读过的。在他此后的人生历程中,打仗时,他读过《水浒》,也运用过《水浒》中的计谋;建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党在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他青年时期曾留学日本 ,接受明治维新的教育 ,并积极参加爱国活动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为《新青年》) ,宣传革命思想 ,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他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称“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在 192 0年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在党的“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在党的“二大”和“三大”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在党的“四大”和“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192 7…  相似文献   

9.
罗明     
罗明,又名善培,出生于大埔平原乡岩霞村。青少年时期,他受“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先后阅读过《向导》、《中国青年》、《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思想。1923年夏天,在全国各地掀起取消“二十一条约”,收回旅顺、大连  相似文献   

10.
李安葆  程安辉 《湘潮》2005,(10):13-14
毛泽东常以诗词反映革命斗争实践,表达自己的情思。他的诗词,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在长征时期写的诗词更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长征: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产期从毛泽东现已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中,以红军长征时期的1935年和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1961年创作的诗词为最多,每年各写诗词达8首。若将长征前夕写的《清平乐·会昌》和长征后期写的《沁园春·雪》算在内,则长征时期写的诗词多达10首。那么,长征时期就成为毛泽东诗词创作最多的时期。为什么毛泽东在这两个历史时期创作的诗词特别多呢?这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密切相…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文学史上,元代杂剧中最负盛名的王实甫的《西厢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不止一次地读过,且读的是清代大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批本”。1941年,毛泽东在《驳第三次“左”倾路线》一文中就提到:金圣叹不愿意抹杀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偶尔写出的几句好话。五六十年代之交,毛泽东多次读《西厢记}),说《西厢记》。1958年3月,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叫工作人员给他找来一本《西厢记》阅读,看后似觉有所不足,于22日给秘书田家英写信:“请着人再找一部金圣叹批注的《西厢记》,金批本与此本有些不同。”①就在这一天的会议上,毛泽…  相似文献   

12.
艾思奇,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以一本《大众哲学》影响了大批青年投身革命、奔赴延安。1937年,他从上海来到延安。在欢迎会上,毛泽东亲切地说:“噢!搞《大众哲学》的艾思奇来了,你好呀!思奇同志,你的《大众哲学》我读过好几遍了。”  相似文献   

13.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自学过英语。但是,由于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他的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全国解放以后,有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习英语成为他的一种爱好。 1954年,我到他身边工作时,他已年逾花甲。他第一次同我在一起学英语是在同年的11月。毛泽东那时熟悉的单词和短语还不多,我们先从阅读英文版《人民中国》、《北京周报》杂志、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和英文参考的新闻通讯、时事评论和政论文章入手,以后逐步学习《矛盾论》、《实践论》、《莫斯科会议宣言》的英译本。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的思想”),这个术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意义。第一,它可以用来表示毛泽东漫长的一生中他的质朴的思想。显然,这些思想分别是他各个时期著作的源泉。第二,从五十年代到毛泽东逝世(或者甚至直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止,它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即任何时候都被视为正统的学说。这一学说集中在1951年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和其他公开出版的毛的讲话及著作中,文革时期作  相似文献   

15.
正毛泽东是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毛泽东平易近人,喜欢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在他的思想组成中,除了马列主义理论外,还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慧的光芒。一生嗜书如命的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对《道德经》一书和老子思想即已非常熟悉。其后,毛泽东对《道德经》这部书深有涉猎,而且引用精当,致成名句。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极为丰富,后人只是对他思想的实践、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经济管理思想在建国初期多见于他在这一时期的文章、报告和讲话中,其中1949年3月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简称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较为集中的表达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管理思想。一、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阐述的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北伊利诺思大学政治科学助理教授布兰特利·沃马克所著《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础(1917—1935年)》一书,1982年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沃马克在这本书中研究了毛泽东从最早时期到长征开始前的著作,追溯了从1917至1935年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和实践,并由此论述毛泽东的政治思想的发展。他认为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1917至1935年,第二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创建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艰难的战争年代,毛泽东仍以极大的精力领导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1927年至1934年的8年中,他领导了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工农业生产,对外贸易等项经济建设工作;全面提出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著作中。研究江西苏区时期毛泽东领  相似文献   

20.
提起凯丰这个名字,许多人自然地会想起他在遵义会议上挖苦毛泽东的情景:“你算什么马列主义,顶多是看《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打仗。”但对凯丰整个人生轨迹,人们大多或只知一麟半爪,或语焉不祥。凯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一贯反对毛泽东吗?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做了些什么?本文作者花费半年时间,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数十种报刊,终于为我们刻画出一位完整、清晰而真实的凯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