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8年5月马英九作为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入,在“5·20就职演说”中进一步阐明其“活路外交”政策,并通过之后在执政中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加以落实,自此马英九“活路外交”政策从理念的阐述开始进入外交实践阶段。“活路外交”政策作为台湾“外交”的新出路,正是力图建立两岸发展、国际参与的“暂行架构”,让台湾能有一定的国际空间,也就是“大陆同意的台湾参与国际事务”新模式,具体做法则是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就国际空间展开谈判。随着马英九“活路外交”政策的清晰化与付诸实践,两岸交往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交往次数明显增多,交往层次明显提升,交往内容明显扩宽。  相似文献   

2.
在两岸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台湾制定了采认大陆学历的政策。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政策始终没有付诸实施。从长远来看,台湾采认大陆学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全球化、国际化的严峻挑战,台湾应积极提升其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而不是消极应对;大陆则应正视台湾采认大陆学历政策的变化,力求打造强势品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吸引更多的台湾学生来大陆留学,进而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民进党的政治走向,特别是其大陆政策走向已经成为岛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陆政府希望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岸关系主题的形势下,民进党能够顺应两岸潮流,在两岸政策上有积极、正向的转变。但纵观台湾岛内外的政治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无特殊情况,民进党的大陆政策难有实质性的转变,这也意味着未来"民共关系"发展的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4.
"大陆形象"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两岸和平发展氛围下,作为一种"软实力"的"大陆形象"日益凸显。良好的"大陆形象"塑造有利于大陆同胞增强自信心和竞争力、有利于对台湾地区形成吸引力,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更是关系到中国形象的前途和命运。由于西方社会媒体、台湾政党政治以及台湾媒体市场化取向扭曲了"大陆形象",中国大陆需要对"大陆形象"作明确的形象定位。积极发展信息公开、媒体解限、文化交流等"软实力",获取台湾同胞的认可。要注重提高公众形象意识,注重民间力量对塑造"大陆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因应入世的需要,台湾在两岸加入WTO后,对大陆经贸政策做了一系列的调整。本文在阐述这些政策调整动向的基础上,分析了台湾对大陆经贸政策的调整背景.并对其未来走向进行了探讨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 ,两岸关系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在台湾岛内 ,陈水扁正加速推动“渐进台独” ,与李登辉的“急进台独”有合流趋势 ,使两岸关系蒙上新的阴影 ;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 ,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 ,一段时间内“政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 ,但从总体上看 ,两岸政治关系还在不断前进 ;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 ,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而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 ,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力所能阻挡的。在影响两岸关系的上述因素中 ,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是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陆和台湾政治关系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关系定位是两岸关系深入发展必须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大陆和台湾分别提出过“合法政府对叛乱团体”、“中央对地方”、“两党”、“两区”、“两府”、“两体”和“两国”等定位模式,但都没有为大陆和台湾所共同接受。“胡六点”对于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关系定位提出了新的主张。根据“胡六点”的观点,可以采取将政治关系定位“议题化”和“阶段化”的方式,通过大陆和台湾阶段性的谈判协商,解决政治关系定位问题。根据大陆和台湾关系发展的现状,“两岸”是现阶段政治定位模式的最佳选择。“两岸”模式为大陆和台湾当前的政治关系破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将为结束大陆和台湾的政治对立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8.
2005年以来,大陆推出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地区农民、渔民、学生、商人、医生等各界人士的新举措,对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增强了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赢得台湾民众的好感,有助于培养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为两岸最终统一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毒品犯罪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刑法在毒品概念、分级制度、毒品犯罪对象和行为类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陆刑法在毒品犯罪对象、行为类型等方面有着较为完整的规制体系,台湾“刑法”在毒品分级制度和使用行为犯罪化问题上迥异于大陆刑法。研究还发现,台湾“刑法”的毒品分级制度、毒品目录更新机制、对制毒设备和施用毒品的器具的刑法规制值得大陆刑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
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是影响两岸关系稳定和发展的一个敏感问题,历来为两岸所高度关注.在马英九时期,两岸保持默契,台湾在加入国际组织方面有所突破.但在2016年5月20日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如何处理这一问题,亟待研究.回顾和梳理两岸在台湾加入国际组织方面的博弈历程可以发现:台湾单方面的“硬闯”无济于事,解决该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台湾必须跟大陆积极协商,取得大陆的认可或同意.未来大陆处理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要坚持5条原则:“一个中国”原则,先两岸、后国际原则,政经分离原则,个案处理原则,暂时维持现状原则.台湾参与某些国际组织的活动,必须使用适当身份、名称,否则就会破坏“一个中国”原则.处理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问题,不能仅着眼于当下,更要与未来两岸统一后的制度安排相挂钩.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台湾当局“拒统实独”的路线,要加强对“一国两制”内涵的宣传;针对台湾民众求稳怕乱的忧患心态,要加强做好后期黄埔同学和同学二、三代的工作;针对两岸经贸往来不断升温的趋势,要加强“台湾离不开大陆,大陆离不开台湾”的宣传;针对台独势力“境外决战”的构想,要加强对“以武拒统”危害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两岸关系处于两个政权对立状态。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由武力解放台湾逐步改变为和平统一。90年代以后,随着台独势力的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分裂,遏制台独,就开始成为中国大陆两岸政策中的核心内容。近一年来,在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大环境的影响下,两岸关系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在新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积极、稳妥、务实的对台政策,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重大转折以来,一系列民调数据和2012年大选结果显示,“统派”在台湾社会的边缘地位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反映出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异化问题仍相当严重。大陆必须注重关于“和平统一”的论述。当前最主要的是加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之间的连接,并利用各种可能的途径,促进台湾社会“中国认同”的重塑,奠定两岸统一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4.
民进党“执政”5年多来顽固推进“台独”,刻意制造两岸紧张局势,使台湾政治混乱、“外交”孤立,经济下滑,社会动荡,族群撕裂2004年底,岛内分裂势力的气焰尤其嚣张,公然抛出了在2008年前实现“公投,制宪,建国”的“台独时间表”,并摆出了要裹胁台湾民众不顾一切往前冲的架势一时间,似乎无论是本岛的“泛蓝”力量。还是大陆以及国际社会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制约与遏制,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共中央自2005年初开始,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对台政策,取得了争取台湾民心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马英九第一个任期内最突出的成就是两岸关系尤其是两岸经贸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一时期,台湾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红利”,避免了台湾经济被“边缘化”。马英九连任以来,两岸经贸合作逐步进入“深水区”,面临着不少困难。在此背景下,系统性地研究马英九两岸经贸政策的影响因素十分重要。马英九两岸经贸政策受到经济因素、其政治性格、美国因素、台湾民意因素和选举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国家认同观的视角看待台湾当局两岸统独政策,是研究台湾政治发展和两岸政治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国家认同观下,蒋介石、蒋经国时期形成了“两岸统一”政策;在“台湾定位”国家认同观下,李登辉时期制定了“两岸分治”政策;在“台湾”国家认同观下,陈水扁时期推行了“台湾独立”政策;在走向“一个中国”国家认同观下。马英九时期确立了“两岸终极统一”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新潮流系转型为“台湾新社会智库”,重新稳固了在民进党内的权力核心地位,扩大了地方经营版图.作为民进党内最具战斗力、影响力的派系,新潮流系势必对民进党的未来两岸政策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台湾大选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3月 ,台湾将举行第 11届“总统”大选。目前 ,台湾执政与在野形成两大势力 ,他们竭尽全力为争取更多的选票而营造有利的氛围。但他们对国际因素 ,尤其是美国因素在大选中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在台湾问题上一直采取着“以台制华”的政策 ,尽管由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美国在不断调整其全球战略的同时也在调整其对台湾的政策 ,但支持台湾“拒统”是美国的一贯立场。为此 ,对于台湾的政党竞选 ,美国自然会积极介入 ,甚至施加压力。无论对民进党陈水扁 ,还是对国民党连战、亲民党宋楚瑜的支持与否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大陆和台湾的关系获取其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在积极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我党的政党交流的政策经历了“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再到“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直至目前“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的转变过程。本文旨在以史实数据为基础.归纳总结我党两岸政党交流政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九二共识”的不断空洞化以及法理保障的缺乏,维护和保障两岸和平发展的持续性发展难度加大。两岸关系的发展需要对“你是谁,我是谁,我们谁”作出清晰的认知和共识,两岸政治定位激发了两岸学者的探讨和各种主张的提出。台湾学者张亚中提出“一中三宪”的定位基于两岸现实,符合两岸发展方向和中国前途,也为完善“九二共识”提供了思路。但是“一中三宪”还存在诸多质疑之处,值得学术界考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