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渠红丽 《前沿》2013,(2):140-141
文化多元化和种族多元化是美国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文化多元化和种族多元化在文学领域上具体体现的美国少数民族文学,也已在美国得到了承认和广泛接受.当前伴随着美国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美国的少数民族文学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笔者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去探索美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崛起,希望对推动对美国文学的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小学(华小)是以华语为媒介语的小学。现今一些华小,学生的族群背景已开始从单一种族走向多元种族,即从早期以华裔学生为主到近期非华裔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学生来源不再维持单元化。多元化的学生背景给教学和行政带来了改变,尤其是校内的交际语言。根据对一所多元种族学生的华小所进行的观察,全校学生不只是华裔,三分之一是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校内的各族学生并用华语、马来语或其他各自母语来沟通。老师中也包括不谙华语的马来教师,因此校内行政运作的语言是华语和马来语并用,但逐步转向单用马来语。华小的各种改变和现状调查对国内外关心华文教育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华小学生和教师的族群和母语背景不再单元化,意味着华文教育本质发生变化。华小走向多元化,是华文教育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3.
刘涛 《八桂侨刊》2023,(3):50-58
华人移居加拿大始于19世纪60年代,但在加拿大的各种移民政策的影响下,华人社会的人口和社区有着复杂的变化过程,华人社会也随之不断地变迁,并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代加拿大华人社会呈现出教育背景、社会经济背景、语言文化背景多元化的特点以及与加拿大国家多元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人口素质差距是云南省和其他兄弟省份的差距之一,人口素质的差距已经严重制约着云南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人口素质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心理素质的差距。民族心理素质是指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长期受地理、人文、习俗、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状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人口素质往往又反映在民族素质方面,而云南少数民族心理素质差距又呈多样性的特点。分析研究民族素质的差异性,有利于寻找对策,对症下药,从而全面提高民族干部的综合素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差异性,在人类社会中是普遍的问题,任…  相似文献   

5.
1971年,加拿大联邦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公正和促进民族间的和谐,宣布推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这项政策的核心是承认各民族文化的存在,反对种族和民族歧视;承认各民族对加拿大国家的贡献,主张各民族平等。为此,加拿大联邦政府先后制定了《加拿大人权法》、《权利和自由宪章》等法律法规,并建立了联邦政府和各省、币“多元文化委员会”和“人权委员会”,提倡“做一个加拿大人”这一既不突出也不贬低某个民族的口号。多元文化主义是加拿大人人都要遵守的法律,不仅属于加拿大的过去、现在,而且属于加拿大的未来。这是加拿大…  相似文献   

6.
五、民族(一)不定项选择题1、民族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这是由于民族具有A.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B.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祖先C.共同的生理特点,如肤色、体型等D.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心理素质答:(A、D) 辨析: 本题所考查的知识是“民族的基本特征”。此题要求学生区别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特征、民族的特征以及种族的特征。B项的干扰性在于用氏族、部落的特征代替了民族的特征。C项则用种族的特征代替了民族的特征。2、在资本主义社会,民族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在政治上实现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可以分为普遍性民族教育政策、差异性民族教育政策和多样性民族教育政策,三者共同构成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有机体系。差异性民族教育政策又可分为积极差异性民族教育政策和消极差异性民族教育政策。多样性民族教育政策既要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  相似文献   

8.
席锁柱 《前沿》2013,(5):9-1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和灵魂。每个民族形成的独特文化和传统都是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条件。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历史上,游牧文明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几千年的生态安全保障,而在荒漠化日益威胁我国北方乃至全球的今天,游牧文明的现实与战略意义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重要。本文在牧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游牧文化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权法上的少数人主要指一个国家内部拥有民族、种族、宗教或语言上特征的少数人群体.少教人权利保障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对待少数民族或种族、社群的政策和做法问题.少数人权利保护的基本理念是平等和多元,且平等应指实质平等.少数人权利的保护模式主要有同质化、同化、平等整合、不平等整合、融合和分裂等六种做法.我国的民族自治政策是平等整合和多元主义相结合的一种制度模式.实际的法律执行过程需要强化实质平等理念的教育,以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一、新加坡社会治理概况(一)建设一视同仁的多种族包容社会新加坡很小,建国总理李光耀曾经说,一个小岛想成为一个国家是政治上的笑话。但是,这么多年来,新加坡的社会治理已举世闻名。新加坡建国时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种族和谐问题,相比于中国56个民族,新加坡只有三大种族。但是不同于中国少数民族基本上是住在一个地方,新加坡的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每天都在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居住。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在建国初期语  相似文献   

11.
在加拿大各地,到处可以体会到“多元文化”政策带来的社会活力。从温哥华的印第安文化遗址,到蒙特利尔连绵整个夏季的多民族风格烟火节,再到首都文明博物馆那两年一度的加拿大移民文化展览,显示出组成加拿大民族大家庭的60多个民族之花竞相开放的盛景。更耐人寻味的是去年5月间一些省招募新警察也明确宣布: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不少地方议员已提出,政府部门(包括警察部门人员)的种族比例应和当地人口的种族比例大体相等。而在“龙的传人”聚  相似文献   

12.
语言人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人权,是在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人使用的语言濒危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人权主张。少数民族语言人权关系着民族问题处理、世界语言多样性保持等重要问题,具有学术、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研究价值。少数民族语言人权是社会实践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归属具体学科范畴,哲学对其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因此,语言人权问题可以用概括性的哲学思维来分析和思考,并根据哲学问题的方法论来对相关问题的进展提出指导性建议。哲学语境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人权分析和研究可以使该问题研究脱离具体问题现象的羁绊,在理论高度上形成更为客观真实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张文元 《理论月刊》2007,(6):123-125
语言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属性。这表现在:语言为社会服务,社会离不开语言;语言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音义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出发,本文获得了对语言问题的一些有价值的认识与见解:(1)以便把语言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分开来。(2)以便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语言规范。(3)以便认识语言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相似文献   

14.
刘瑾玉 《前沿》2009,(5):194-196
“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人类社会未来生存和发展方式,高等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省政府扶持、多伦多市带头、约克大学推广、多方机构合作和资金投入等角度分析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在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和成绩,希望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今天的社会,是一互动型的开放社会,人与人之间跨越民族、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互动趋向普遍存在,呈发展的趋势。而语言作为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在我国广大民族地区,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现象──双语及其所起到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他们在观察和研究这一语言使用情况时注意到,双语在促进民族间的情感沟通、发展不问民族间的贸易关系、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都起着直接或间接的积极推动作用。双语是指一个民族在通晓本民…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Canada长期以来,加拿大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民族特征著称于世。云南省则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省份,并为其保护、传承和创新付出不懈努力,成效卓越,经验可鉴。但同时,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多样性也面临异化和消失的困境。为交流双方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措  相似文献   

17.
罗依平  谷冲 《创造》2020,(2):8-14
少数民族乡域社会治理是在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作用下,对乡域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可以从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乡域社会治理两方面对其内涵进行阐释。少数民族乡域社会治理的价值在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乡域社会治理的完善将会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方式的规范化及治理成本最小化和治理效益最大化加以推进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18.
子女教育是继投资问题后,成为大陆台商另一个无可避免的大问题。在大陆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叶先生,出身淡水“田侨望族”,“家”在加拿大多伦多。经营食品业的方老板,从事合板业的张总,则定居在美国L.A.,每逢三节和休假,中正机场仅是划不到东方航空特惠机票,华航又刚好有便宜包机票时,姑且利用机会回台湾,看看老人家、老朋友过境的地方。他们说,这样赶,真的很累!很烦!但儿子、女儿“上学的家”,不是在加拿大多伦多,就是在美国L.A.,为了儿女的前途,只好拼了一身老骨头当“空中飞人”,且不说维持一个“家”和学杂费的开销,…  相似文献   

19.
一、民族≠氏族 氏族和民族都是人们共同体,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氏族存在于原始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氏族极易分裂,很不稳定。 民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一般经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步发展而形成的。民族以共同地域为基础,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为基本特征。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不会很快消失。 二、民族≠种族 种族是以头发、肤色、体形等生理遗传特征来区分的。这种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因此,种族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一…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虽然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和种族等先赋因素或关系对人们获得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已经不再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