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利时在欧洲只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家,面积只有3052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014万人。但是,它是一个“宽泛的国家”,不仅与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接壤,而且还地处欧洲的中心,因此被人们誉“欧洲的心脏”。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个被法国大作家雨果称为“世界上最美的  相似文献   

2.
近代史上的法国不仅加入欧洲列强的海外扩张,同时也与周边强国兵戎相见。1945年,法国人意识到时代的变迁,开始探索如何在追求"伟大的法兰西"的同时,避免与周边国家陷入冲突的可行之道。二战结束后至今,法国难以重振其历史上的强势地位,但它却从容地享受了近70年的周边和平环境。此间,法国不仅没有与其他欧洲国家产生摩擦,反而与前对手德国通过协商推动了以两国合作为基础的欧洲和平。  相似文献   

3.
刑事调解在欧洲的复兴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的出现以及近现代国家司法权的逐步加强和统一,刑事审判在刑事案件的处理方式中几乎占据了垄断性地位。但是近几十年来,刑事调解正在世界范围内复兴。尤其在欧洲,刑事调解发展非常迅速。英国、法国和德国、挪威的刑事调解是欧洲刑事调节的三种典型模式。支持欧洲刑事调解发展的理论主要有被害人学理论、非犯罪化理论、恢复性司法理论等。正是对这些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的选择及组合形成了欧洲刑事调解多样化发展的特征。而欧洲理事会和欧盟正致力于欧洲的刑事调解的规范化,这将是欧洲刑事调解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欧盟15国布鲁塞尔特别首脑会议批准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和芬兰11国为首批加入欧元区的国家,并确定了各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欧元启动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会促进欧洲经济增长、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和加强欧洲的“大国地位”,同时也将对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和欧美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尽管犹太妇女在犹太会堂中的地位依然受到传统的犹太律法及习俗的束缚,但是在中世纪的西欧,尤其是在12-13世纪的法国和德国,犹太妇女在犹太会堂中的地位仍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她们不仅拥有自己的会堂或者祈祷室,而且有自己的领唱员(cantor),犹太妇女不仅在安息日而且在平时也去会堂进行公共祈祷.除此之外,犹太妇女还积极地参加会堂的慈善活动.这不仅丰富了犹太妇女的精神生活,提高了犹太妇女的宗教和社会地位,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犹太妇女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6.
默科齐     
《时事报告》2012,(2):68-69
在拯救欧债危机的过程中,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两国领导人默克尔和萨科齐甚至被欧洲媒体称为“默科齐”。  相似文献   

7.
应德国汉堡大学的邀请,广西行政学院考察团对汉堡大学进行了学术访问。并考察了德国、比利时、荷兰、法国。摩纳哥、意大利、凡蒂岗七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我作为考察团的一员,有些体会,觉得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欧洲七国的经济特点(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在这七个国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在西方国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有较大的区域性影响,是西方最强七国集团的成员国。这三国还代表了欧洲西方国家的三个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若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尺度,第一层次是德国、荷兰…  相似文献   

8.
法国公务员制度简介(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面积5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5800多万。法国经济发达,是西方经济强国之一,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居世界第四位。法国属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即国家权力中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掌握行使。  相似文献   

9.
尚鸣 《观察与思考》2005,(10):14-17
1945年5月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正式宣告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5月9日被宣告了欧洲胜利日.时光飞逝,转瞬之间,世界又迎来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庆典.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总统布什、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内的约50个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了2005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仪式.……  相似文献   

10.
高静波 《人民公安》2005,(15):58-60
2005年3月6日至3月18日,我随安置帮教工作考察团,赴德国、法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工作进行考察。为期两周的欧洲之行,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空间上的跨越,而且是一次思想认识上的跨越,领略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了解到德、法两国社会制度以及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方式和措施,见闻颇多,收获颇丰。中国与德、法两国的安置帮教工作之比较我参观了德国三塔傅监狱,实地走访了法国93省圣丹尼帮教中心和92省塞纳帮教中心,前往德国汉堡市司法局、法国国家就业局以及德国汉堡服刑者服务协会、德国社会融入帮助协会、法国帮教协会,与德、法…  相似文献   

11.
决定欧洲前途命运的砝码,似乎正掌握在法国民众手中。5月29日,法国就《欧盟宪法条约》(简称欧宪条约)举行全民公决,法国人的选择对欧宪条约乃至欧洲一体化建设进程都将产生巨大影响。理性地看,法国人接受欧宪条约无疑是利大于弊。诚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所说,欧宪条约能使欧洲在安全、外交、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反恐等领域加强合作,使欧洲变得更强大有力,只有在一个强大的欧盟内部,法国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欧盟变弱就意味着法国变小。法国人的选择之所以如此被看重,是因为法国是欧盟外交政策的积极主导者,是欧洲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建…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20)
<正>欧洲难民问题仍在持续发酵,德国作为此次难民潮中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预计今年全年接收近80万难民。难民福利待遇较好、申请难民获批几率高,是难民偏爱德国的主要原因。因为开放接受难民的政策,德国在此次难民危机中除了被世界人民点赞,还受到了其他拒绝实行难民摊牌计划国家的指责,被扣上"道德帝国主义"的帽子。但无论如何,对于此次欧洲难民潮,德国接收难民的做法,是值得接受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不久,英国首相布莱尔就在一次公开的谈话中呼吁欧洲与美国联合而成为一个单极力量,从而能共同解决各种世界问题而不再像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那样发生争执,而美国的决策人士则更是以变本加厉的单边主义行为试图建立单极的国际格局。但是,法国以及俄罗斯的领导者们则很不满意美国所竭力追求的单极化国际格局,积极地主张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法国《世界报》曾明确指出,法国总统希拉克主张欧洲在多极世界中成为制衡美国的力量。由此可见,伊拉克战争之后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十分值得我们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一毋庸置疑,就整个伊拉…  相似文献   

14.
薛原 《探索与争鸣》2024,(2):162-176+180
欧洲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是一个难题:它们往往在作为民族国家的坚守、对共同政治文化的接受,还有作为“欧洲人”的共同身份这三种立场之间摇摆不定。在欧洲逐步迈向“超国家”共同体的今天,德国的集体认同对于认识欧洲民族国家与欧洲国家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它深刻影响着德国国内的稳定和团结,主导着其外交和安全政策走向,也构筑着德国未来发展的愿景。二战以后,德国以逐步削弱“德国性”、接近“西方”的方式获得国家集体认同。这就是代表德国民族主义的“主导文化”以及代表政治文化的“宪法爱国主义”的争端之所在。而这一对矛盾,在欧洲层面可以得到疏解和升华。欧洲文化价值共同体与欧洲宪法爱国主义合一的愿景,可以成为德国乃至其他欧洲国家集体认同构建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德国分疆裂土,并成为欧洲冷战中心,是东西方争霸的“前沿阵地”,它的分裂极大地削弱了西欧对抗东方阵营的力量。由于德国的重要地理位置等因素,这迫使西欧必须联合西德,壮大联合力量共同应对来自东方阵营的威胁。所以,德国的分裂有助于欧洲早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从巴黎乘坐旅游大巴沿高速公路行进约5个多小时就到了布鲁塞尔。一路上不需停车即可进入比利时,有国界但没有边防海关,这是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待遇。布鲁塞尔市是比利时首都,也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总部所在地,名目繁多的国际会议常在这里举行,因而被称为欧洲首都,同时又有"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称。坐落在市中心的冈巴拉斯大广场典雅精致、美轮美奂,被法国作家雨果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  相似文献   

17.
张茉楠 《传承》2011,(1):46-46
养老问题从来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法国不断升级的罢工事件正演变为一场欧洲社会危机:从法国、德国、西班牙到意大利、英国和比利时,罢工像流行病一样在欧盟国家蔓延,而其背后所反映的却是欧洲高福利社会和养老模式的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18.
9月初,应《欧洲时报》邀请,笔者随四川省新闻代表团赴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进行了考察访问.其间,代表团与《欧洲时报》在加强四川对外宣传方面交换了意见,协商了措施,参观考察了法国《解放报》,在德国对四川嘉陵汉堡贸易公司进行了调查考察.在短暂的十七天时间里,走访了十五个城市,行程5千公里,尽管行色匆匆,然而,浮光掠影的见闻却在脑海里刻下了难忘的印迹.  相似文献   

19.
论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妇女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显娅 《前沿》2001,(2):61
启蒙思想研究在法国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著述颇多 ,然而研究启蒙思想家妇女思想的文章却寥若星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不愧为世界思想史上的璀璨明星 ,他们在理性的法庭面前重新审视了一切 ,包括历来被贬低的女性。本文就他们的妇女观做一初步的探索 ,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20.
杨泽斐  何乐 《群众》2017,(6):60-61
一个多世纪前,欧洲巴尔干半岛的零星火苗最后酿成了燃烧世界的熊熊大火.此前50年,“铁血首相”俾斯麦从“实力政治”出发,娴熟运用外交技巧,“五球不落”、“三皇同盟”,在列强间纵横捭阖,营造出有益于德国崛起的国际环境,史称“俾斯麦体系”.但是,随着威廉二世继位,俾斯麦被弃用,特别在外交领域,德国决策层意图加速崛起,抛弃战略节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